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大远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离线必做作业答案

浙大远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离线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1章一、名词解释:1. 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身体和心理异常2. 亚健康:指身体虽然没有患病,却出现生理功能减退、代谢水平低下的状态。

主要是表现是疲劳、胸闷、头疼、失眠、健忘、腰酸背痛、情绪不安、做事效率低下等。

因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所以也叫第三状态。

3. 病因: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二、填空题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动物实验学、临床观察、和体外实验。

2.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自稳调节紊乱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因果转化规律、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三、简答题1. 简述死亡过程分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此期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抑制或丧失状态,死亡即将发生。

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抢救,生命仍可复苏。

2.临床死亡期又称躯体死亡期或个体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大脑皮质扩散至皮质下部位,延髓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临床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5~6分钟,若时间过长,则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病人生命仍有复苏的可能。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终止,出现不可逆变化。

此期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

而且,随着此期的进展,会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

第2章一、名词解释:1.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体积缩小。

2.化生:有一种分化成熟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3.变性:基本解释[denaturation] 物体的性质发生改变详细解释1. 物体的性质发生改变。

如:变性酒精。

4.坏疽:组织坏死后又继发了腐败菌的感染,燃烧通常呈黑色。

二、填空题1. 适应反应表现有:增生、肥大、萎缩和化生四种。

2. 病理性钙化的类型有两种: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3.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包括:血肿机化期、骨痂形成期、骨性愈合期和骨折改造塑形期。

三、简答题1. 举例说明常见化生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为化生(metaplasia)。

并非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一般只能转变为性质相似的细胞。

机体的一种组织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在形态和机能上变为另一种2. 何谓玻璃样变?试述其类型、形态特点。

::玻璃样变性的类型:1,纤维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性。

2,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样。

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3. 请各举一例:心、肺、肝、肠、脑、胰有坏死的疾病,分别说明其坏死属哪种类型? :心脏:心肌梗死、凝固性坏死。

肺部:肺结核凝固性坏死。

肝:肝脓肿,液化性坏死肠:肠梗阻湿性坏疽,脑:脑梗死液化坏死胰腺:急性胰腺炎,液化坏死。

4. 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①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②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③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④结局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

第3-4章一、名词解释:1.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 心衰细胞: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漿内形成含铁血黄素,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3. 槟榔肝: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

称为槟榔肝。

4. 栓塞:正常血液循环、异样物质、阻塞血管腔的过程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6. 肉芽肿性炎: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多少不同的炎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7. 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高烧、寒战、皮肤、黏膜出血点,肝脏和淋巴结肿大,称为败血症.二、填空题1. 血栓形成条件有: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管状态改变和血液凝固性增加。

2. 梗死类型有: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和败血性梗死。

3.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变质、渗出和增生。

4.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5. 化脓性炎有三种类型:脓肿、蜂窝组织炎和表面化脓及积脓。

三、简答题1. 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三者相互关系:(1)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2)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远处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3)任何原因出现的血流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梗死一般是由动脉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而坏死,但静脉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滞导致缺氧,亦可引起梗死。

2.联系:血栓可脱落成为栓子引起栓塞,引起栓塞的栓子中最常见的即是血栓栓子,血栓形成和栓塞都可引起梗死。

2. 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坏死组织液化形成含有脓液的腔,有时周围形成明显的脓。

3. 简述肉芽肿与肉芽组织的区别。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还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为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以下重要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肉芽肿:是以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的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肉芽肿性炎是属于以增生为主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包括感染性肉芽肿(比如结核形成的结节,伤寒)和异物性肉芽肿(比如残留的手术缝线,刺入机体内的异物)。

免疫应答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因此肉芽肿可定义为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随或不伴随其他炎症细胞的出现。

第5章一、名词解释: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市区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癌前疾病: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

3.原位癌:原位癌又称Bowen氏病,或上皮内上皮癌。

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角结膜交界处,肿瘤与邻近正常组织有明显界限。

发展缓慢,可在若干年内局限在上皮内,病理检查显示为一种无规律的表皮增生,属于真正的上皮内上皮癌。

切片中可见上皮细胞极性紊乱,正常上皮细胞被许多异形或多核奇异细胞所代替,常见角化和不全形化分裂相,上皮基底膜完整,一般预后良好。

4.上皮内瘤变二、填空题1.肿瘤生长方式有三种:外生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2.癌是指发生在的恶性肿瘤;肉瘤是指发生在的恶性肿瘤。

三、简答题1.何谓转移?举例说明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

:①淋巴道转移:癌细胞很容易侵入淋巴管,被淋巴液带到淋巴结而生成转移瘤。

癌细胞初起在淋巴结缘窦时,淋巴结不肿大,肉眼所见大致正常。

随后,癌细胞逐渐在淋巴结内生长始造成淋巴结的肿大而坚硬。

如子宫颈癌可发生宫旁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常见液淋巴结转移等。

局部淋巴结转移后,癌细胞又可沿其侧枝逐步扩散,转移至远隔部位之淋巴结。

当瘤细胞经由胸导管进入左锁骨下静脉时,即可造成血行播散。

若淋巴结或淋巴管被瘤细胞阻塞和破坏时,淋巴液可产生逆流现象瘤细胞又可随之向逆流方向转移。

②血行转移:瘤细胞若是进入血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的死亡,有的仍然存在。

活的瘤细胞可随血液流到身体任何一处停留生长,发生血行转移。

实验证明从小鼠尾静脉注入瘤细胞,四小时后,动脉血仍可见活的瘤细胞,大约三天左右就有18~20%的瘤细胞开始繁殖。

肺和肝的转移瘤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侵入体静脉系统的瘤细胞多在肺内停留,而侵入门静脉系统的瘤细胞多在肝内停留的缘故。

如骨肉瘤形成的肺转移,胃癌形成的肝转移。

③种植转移:内脏的恶性肿瘤侵入浆膜面后瘤细胞脱落,可以附着于其他器官的浆膜上面发生转移瘤。

如胃癌的癌细胞进入腹腔后,可种植在卵巢等。

肿瘤侵犯浆膜面后,局部可引起粘连并有浆液和该细胞渗出,在渗出液中可含有瘤细胞。

所以,通过可疑的胸水、腹水查找癌细胞对诊断很有帮助。

2.试述肿瘤的异型性、分化程度及良恶性的关系。

:⑴肿瘤的异型性为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⑵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为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⑶肿瘤的异型性愈大,分化程度愈低,则肿瘤更倾向于恶性,反之则很可能为良性。

3.试对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4. 某患者,近一个月来左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发现两处疑有融合,请你考虑有哪些疾病可能?在病理上(镜下.肉眼观)如何鉴别?第12章一、名词解释:1.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发生血管官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道性心机缺血,导致以发作。

2.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硬化后,导致心肌持久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的表现。

一般以往均有心绞痛病史或有高血压病史,肥胖病、糖尿病、情绪激动、饱食或大便后均可诱发。

起病急,类似心绞痛病史的前胸剧痛,但持续时间久,疼痛同时伴恶心、呕吐、大汗或心动过缓,常伴有休克、各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等表现。

3.风湿病: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浆膜、血管及脑等。

二、填空题1.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有:脂纹期、纤维斑块期和粥样斑块期。

2.良性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变可分为:体循环动脉舒张压、原发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三期。

3.晚期良性高血压病脑病变有:细动脉硬化、肌型小动脉硬化和弹力肌型及弹力型动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