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风险(P3)
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预期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包括盈利和损失的不确定性,在保险理论与实务中,风险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2.保险(P22)
是指集合同类危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危险的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的财产转移机制。
3.保险合同的终止(P80)
是指保险期限内,由于某种法定或约定事由的出现,致使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归于消灭。
4.损失补偿(P59)
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被保险人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获得保险赔偿,用于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被保险人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5.代位求偿(P61)
是指在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自支付保险赔偿金后,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取得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6.可保风险
指符合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
7.投机风险(P4)
指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
8.纯粹风险(P3)
指只会产生损失而不会导致收益的可能性。
9.人身保险(P140)
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其投保人按照保单约定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在合同期限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保险事故或达到人身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由保险人依照合同约定承担付保险额的
责任。
10.再保险(P172)
也称分保,是对保险人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保险。
通过与其他人订立再保险合同,支付规定的分保费,将其承担的危险和责任的一部分转嫁给其他保险人,以分散责任,保证自身业务经营的稳定性,是保险人向另一个保险人投保。
二、简答题
1.简述保险的基本职能与派生职能(P33-34)
基本职能:①分担危险②补偿损失
派生职能:①融资②防灾防损③分配
2.概述保险合同签订的基本流程(P76)
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填写投保单→将投保单交付投保人→保险人承诺后合同成立
3.概述近因原则的类型(P57-58)
①单一原因情况下的近因认定
②多种原因存在时的近因认定
A.多种原因同时并存b.多种原因连续发生c.一连串原因间断发生
4.简述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P46-47)
含义:指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以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的虚伪、欺骗和隐瞒行为。
内容:①告知②保证③弃权④禁止反言
5.简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和联系(P227-230)
区别:①保险的目的不同②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③经办主体和管理特征不同
④实施方式不同⑤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⑥保险的资金来源不同
⑦保险给付标准依据和保障水平不同⑧保险对象不同⑨与财税的关
系不同
6.概述人身保险合同主体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什么
基本权利:
7.简述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及其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P59)
含义:①有损失有补偿,无损失无补偿②补偿以损失为限
意义:①能维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真正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②能防止被保人通过保险补偿而得到额外利益③能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
8.简述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坚持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P51、P56)
含义:在订立人身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保险人在承保时,应认定投保人对被保险人所具有的的保险利益;但在人身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丧失保险利益的,合同并不因此无效。
(P52)
意义:①为了防止赌博行为的发生②为了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③保险利益原则规定了保险保障的最高限度,并限制了赔付的最高额度(P56)
三、论述题
1.阐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P227-230)
区别:保险的目的、权利与义务、经办主体和管理特征、实施方式、关系建立依据、资金来源、给付标准依据和保障、对象、与财税的关系都不同。
社会保险在于劳动者的生活获得基本保障建立在行动关系的基础之上,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专门职能部门来经办,采取强制方式实施,具有相关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社保政策,由政府财政拨款、企业缴纳的保费或劳动者个人缴纳保费,取决于能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水平,保障社保法规定的劳动者,是国家财政收入分配的表现。
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在合同关系上,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采取自愿原则,以保险合同为依据,资金来源于保险客户所缴纳的保险费,奉行多投多保、少投少保的原则,对象多样,由个人根据需要投保,需要向国家缴纳财税。
联系: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动互制。
2.论述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P50-51)
如果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未尽告知义务,如对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没有明确说明,根据我国《保险法》,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未做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承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非法的
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保险公司和有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处以罚款,限制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或者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对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对于投保人因重大过失而未如实告知,当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担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对在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在《保险法》第十六条和第三十三条都有相应的规定。
3.一英国居民投保了意外伤害险。
他在森林中打猎时从树上跌下受伤。
他爬到公路边等待救助,夜间天冷,染上肺炎死亡。
问保险人是否承担给付责任。
本案例中,导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有两种,一是从树上跌下,另一个是染上肺炎。
前者是意外伤害,属于保险责任;后者是疾病,属于除外责任。
从树上跌下引发肺炎疾病并最终导致死亡。
所以,死亡的近因是意外伤害而非肺炎,保险人应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四、计算题
某A车主将其所有的车辆向甲保险公司投保了赔偿限额为5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B车没有投保。
后造成交通事故,导致B车辆财产损失12万元和货物损失4万元,A车辆损失10万元和货物损失4万元。
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A车主负次要责任,为40%;B车主负主要责任,为60%,按照保险公司免赔规定(负次要责任免赔5%),则:
1.甲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10万× 40% ×(1 -5%)= 3.8万
2.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12万+4万)× 40% ×(1 -5%)= 6.0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