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与戒断PPT课件
药物依赖与戒断
1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药物耐受性( drug tolerance ):是指长时间使
用某种药物后,药物的效应逐渐减退以至消失;或如果获得同样 的药物效应需要不断增加药物的剂量的现象。
(二)药物依赖性 :是指在生理和行为上不同程度地使用精神活
性药物作为生活的要事,表现为极度渴望获得和使用这类药物, 并有长期寻求这些药物的行为。(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 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要持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 为或其他反应。)
Gi, Gs
Gi, Gs
配体门控性离子通 道 Gi
致幻剂
部分激活5-HT2A受体 Gq
苯 环 利 定 拮抗NMDA受体
(PCP)
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
13
细胞和分子机制
目前认为,多巴胺通路对奖赏效应起主导作用。
正常的奖赏效应是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维持机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的必要条件。
药物成瘾过程 —— 一种特殊的恶性学习记忆过程。
3
生理依赖性 是指反复使用具有依赖性潜能药物所造成的一种适应
状态.
精神依赖性 是指使人产生一种对药物欣快感的渴求,这种精神上
不能自制的强烈欲望驱使滥用者周期性或连续性地用药
4
(三)强化效应( reinforcement effect ):是指药物或
其他刺激引起的个体强制性行为。
1,正性强化效应( posi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 ) :是指能引起欣快或精神愉悦的感受,促使人或动物主动觅药
5
基本概念
(四)脱毒( detoxification ):是指能逐渐清除体内毒品
,减轻主观不适感,减轻可观察或可测量的戒断症状,预防突然 中止体内毒品后产生健康风险的治疗过程。
治疗目标:1,去除毒品,从毒品依赖变成无毒状态; 2,帮助毒品成瘾者长期处于操守状态。
(五)复吸( relapse):是指经临床脱毒治疗或以其他方式
(如强制戒毒)及其他原因(如关押劳教)停止使用依赖性药物 一段时间后,该个体又重新滥用依赖性药物并再次形成药物依赖 的现象。
6
第二节 依赖性药物分类
麻醉药品: 阿片类(如吗啡、二乙酰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美沙酮);可卡因类(如古柯叶、古柯糊)及大麻类
精神药品: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给滥用者精神和身体带来严重损害!
临床表现包括:
精神障碍、心渴求与强迫性觅药行为
—— 精神依赖性的特征性表现。 (追求药物的精神效应和避免戒断 症状的痛苦)
15
总之,依赖性药物最初影响突触细胞外功能,它对脑功能的诸 多作用最终是通过细胞信使系统(如G蛋白、CAMP)的复杂网络 才得以实现。几乎涉及所有的神经递质如DA、5-HT、GABA、NMDA 和组胺,以及广泛的分子和细胞变化过程如受体调节、离子通道 、细胞内信号蛋白和基因表达等。
14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中枢兴奋药及致幻剂(如麦角酸二乙胺、麦司卡林、西洛西 宾等)。
其它: 烟草(tabacco)、酒精(alcohol)、挥发性
溶媒(volatile erganic solvents)。
7
8
9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机制
10
神经解剖学机制
一、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许多部位都参与了药物依赖的形成和发 展。研究表明介导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中枢神经部位有明显的差 别,不同的神经核团介导的戒断反应症状亦有所不同。 1,参与身体依赖的脑区有蓝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侧丘 脑、下丘脑、杏仁、黑质、苍白球,中缝大核,延髓旁巨细胞网状 核,脊髓等。 2,药物精神依赖性形成的主要解剖基础是腹侧被盖区(VTA),投 射到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等中脑-边缘和中脑-边缘 -皮层通路,又称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
(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又称奖赏(reward)效应。 —— 精神依赖性的基础
2.负性强化效应(nega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 ):又称厌 恶(aversion),是指能引起精神不快或身体不适(如戒断症 状),促使人或动物为避免这种不适而采取被动觅药(或寻求 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 生理依赖性的基础(可促进药物 滥用)
11
细胞和分子机制
二、中脑腹侧被盖区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 其投射纤维在伏隔核和前额皮层有密集分布,此外,还有大量GABA 能神经元及乙酰胆碱等中间神经元,GABA神经元与DA神经元有突触 联系,在正常状态下,VTA、DA神经元的活动受到GABA中间神经元 的紧张性抑制。NAc不仅接受中脑VTA DA神经元的抑制性投射,而 且还汇集了前额皮质(PFC)、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由谷氨酸(Glu) 能介导的兴奋性传入神经末梢;在DA和Glu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共同 参与下对NAc突触后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NAc内存在大量DA受体, 天然性或药物性激励刺激大多直接或间通过增加DA释放,后者作用 于DA受体(主要是D1受体)从而完成奖赏效应。
不同的依赖性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 促进NAc内DA释放,从而产生依赖性。 (见表)
12
不同依赖性药物作用的受体信号转导机制
药物
作用受体
信号转导
阿片类药物 μ 、δ 、κ 受体
Gisp
可卡因 安非他明 酒精 大麻
通过抑 抑多巴胺转运体 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
通过增加多巴胺释放 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
增强GABAA受体功能 抑制NMDA受体功能 兴奋CB1、CB2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