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专用线安全预评价

铁路专用线安全预评价

前言2006年XXX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某某集团生产主线及关联产业实施环保搬迁,新厂址选定距离主城70km外的XXX长寿晏家工业园区江南新区。

目前,某某集团搬迁工程厂区部分征地拆迁工程已实施,土石方工程实施约4000×104m3,电力、码头等配套工程均已开展。

某某物资的运输由公路、水路、铁路等交通方式共同承担。

根据其运量分析,只XXX铁路年度运入量达到煤、矿石等货物1170×104 t、送钢材等货物280×104t,共计1450×104t。

故某某集团为此新建铁路专用线,拟采用在某站接轨、企业站~某站间一期建设2条联络线分别接轨于某站两端、企业站设贯通式翻车机的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律、规章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安全预评价。

为此,某某集团特委托北京维科尔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接受委托后,北京维科尔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即组建了评价小组,依据该公司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收集了有关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资料,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和《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特编写了该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评价组2008年8月20日目录1概述 (4)1.1评价依据 (4)1.1.1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 (4)1.1.2相关标准和规范 (5)1.1.3其他资料 (7)1.2评价目的 (7)1.3评价范围 (8)1.4评价程序 (8)2项目概况 (11)2.1建设单位简介 (11)2.2项目简介 (12)2.3线路轨道 (13)2.3.1线路平面 (13)2.3.3线路纵断面 (13)2.3.4线路主要工程量 (14)2.3.5轨道 (14)2.4工程地质 (15)2.4.1自然地理 (15)2.4.2地层及构造 (16)2.4.3水文地质特征 (19)2.4.4工程地质特征 (19)2.5路基 (21)2.5.1一期 (21)2.5.2二期 (22)2.6桥涵、隧道 (23)2.6.1桥涵 (23)2.6.2隧道 (26)2.7站场 (27)2.7.1某站 (27)2.7.2长寿车站 (28)2.7.3新建企业站 (28)2.8电气化 (29)2.8.1 牵引供电系统 (29)2.8.2 接触网 (29)2.9机务设备及车辆 (30)2.9.1机务车辆 (30)2.9.2检修 (31)2.10给排水 (31)2.11通信、信号 (32)2.11.1通信 (32)2.11.2信号 (33)2.12电力 (33)2.12.2供电方案 (34)2.12.3电源选择 (34)2.13房屋建筑 (34)2.14消防设施 (35)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6)3.1主要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6)3.2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6)3.2.1设计方面 (36)3.2.2施工方面 (37)3.2.3铁路专用线运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8)3.3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0)3.4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0)3.5重大危险源辨识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41)4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42)4.1评价单元的划分 (42)4.2评价方法的选择 (42)5安全评价 (43)6事故案例分析 (51)6.1长大线许家屯站车列溜逸险性事故 (51)6.2长大线90017次军用列车刮坏行车设备险性事故 (52)7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5)7.1可研报告已经提出的对策措施 (55)7.2补充的对策措施 (55)8安全评价结论 (57)8.1项目综述 (57)8.2各评价方法结果汇总 (57)8.3综合结论 (58)1概述1.1评价依据1.1.1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3)《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15号)(15)《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号)(1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17)《铁路环境保护规定》(铁计〔1997〕46号)(1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19)《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铁运(1995)107号)(20)《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名称表》(21)《铁路货物运输规程》(22)《铁路消防管理办法》(23)《铁路建设管理办法》(24)《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25)《企业自备货车经国家铁路过轨运输许可办法》(26)《铁路集装箱运输规则》(27)《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则》(28)《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字【2005】43号)(29)《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质【2005】135号)1.1.2相关标准和规范(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99)(4)《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5)《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6)《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范》(GB4387-94)(7)《铁路工程建设设计暂行规定》(铁建函〔1996〕431号)(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1)《安全色》(GB2893-2001)(12)《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0)《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l0002.1-2005)(21)《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2—2005)(22)《铁路桥涵钢筋砼和预应力砼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3—2005)(23)《铁路桥涵砼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4—2005)(2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l0002.5—2005)(2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l0003—2005)(26)《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l0204--2005)(2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Jl0108--92)(28)《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规范》(TB1Oll9—2000)(29)《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规范》(TBl0068—2000)(30)《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l0120—2002)(31)《铁路隧道辅助导坑技术规范》(TBJl0109--95)(32)《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3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2000)1.1.3其他资料(1)《某某集团环保搬迁铁路专用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2)安全评价合同1.2评价目的安全预评价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本评价目的,是通过对某某集团新建铁路专用线,运输作业场所的有关资料详细分析,对其建设场地的实地检查,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专用线货物的调运、装卸和专用线设施方案进行安全预评价,对企业是否符合铁路专用线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条件提出初步评价结论,为铁路管理机构发放铁路货物专用线许可证和铁路货物承运人资质许可证提供依据,同时也查找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事故隐患,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为本铁路专用线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为某某集团新建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为新建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后的安全管理提供目标和基础;及铁路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促进企业实现铁路货物专用线运输的安全运行。

1.3评价范围根据合同约定和项目的情况,本次评价范围包括:某某集团环保搬迁铁路专用线工程及其相关的辅助设施,所涉及到的危险、危害因素及铁路货物专用线状况的安全条件评价。

凡涉及到本铁路专用线的环保问题,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不包括在本评价范围之内。

1.4评价程序安全预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及建议,然后形成评价结论,编制评价报告,如图1-1所示。

(1)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工程、系统的情况,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变化的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单元,为安全评价做准备。

(4)选择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单元的划分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价。

(5)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评价单元和选择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