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草案)
第一条为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租赁房屋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租赁房屋,是指承租人用于居住,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房屋。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租赁房屋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其他用途的租赁房屋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市及区(市)县公安机关负责租赁房屋的治安管理。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租赁房屋纳入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工作。
第六条租赁房屋应当依法取得用于居住的房屋产权证明
或者其他权属证明,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第七条房屋出租的,出租人或委托代理人应当自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房屋所在地公安(边防)派出所报送房屋租赁信息,并与公安(边防)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
承租人转租、转借房屋的,应当自房屋转租、转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房屋所在地公安(边防)派出所报送房屋租赁信息,并与公安(边防)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
房屋不再租赁的,出租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向房屋所在地公安(边防)派出所注销房屋租赁信息。
第八条报送房屋租赁信息应当提供下列材料的复印件,并出示原件:
(一)租赁双方的居民身份证,承租人为境外人员的,提供护照或者边境通行证;
(二)房屋产权证明或其他房屋权属证明;
(三)房屋租赁合同;
报送房屋租赁信息时应当向公安(边防)派出所提供租赁双方的职业、主要经济来源、服务处所、联系方式等信息。
第九条租赁房屋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单个房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二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四平方米,但有法定赡养抚养义务关系的以及单位承租房屋作为集体宿舍供本单位职工居住的除外;
(二)规划设计用于居住的房间为最小租赁单位,不得以分割、夹层等方式改变房屋内部结构或者以床位为单位租赁;
(三)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能作为居住房间租赁;
第十条房屋出租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看承租人身份证件,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
(二)承租人户籍不在租赁房屋所在地的,告知其到所在地公安(边防)派出所依法办理暂住或者寄住登记,承租人为境外人员的,告知其在二十四小时内到所在地公安(边防)派出所办理居住登记;
(三)集中出租房屋房间达到十间以上或者居住人员达到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治安管理制度,明确专门管理人员,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