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考察报告篇一:艺术考察报告美术专业考察报告王一夫(12级油画 XX030106)考察时间:XX年10月考察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央美、清华美院、中国油画院、798艺术区、大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宋庄艺术区、大师与大师作品展)摘要XX年10月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为期两周专业考察正式启动。
作为一名艺术生,艺术考察不单单是一门课程还是我们一段必不可少的美好经历,多走出去看多走多听,会让我们的思想得以提升。
本次考察意义重大考察的地方非常具有代表性,有国家宝藏聚集地——国家博物馆,有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有重点美术类院校——央美、清美,还有具有代表性艺术区——798、宋庄。
因而这次考察对于美术生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意义非凡,我们都倍感珍惜。
关键词: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区美术学院美术考察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主体大楼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该馆还担负着,主办各种类型的中外作品展览,进行国内外美术学术交流,建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料等重要功能我们在中国美术馆参观了黄河哺育——马建飞油画展,马建飞油画展以母亲河——黄河为题材生动展现了黄河地理风貌,运用多种手法生动描绘了母亲河黄河。
作者坚持贴近大地贴近现实的主义观,在面对陕北大自然之时,他努力思考油画的表现语言,注意把握画面的色调,画出了黄土高原的色彩意境。
接下来我又参观了重返单纯—明艺术展,此次展览意在展现吴山六十年来在中国人物画方面的探看到了吴山明先生的中国人物画,常漂亮一些技法非常熟练,我深受—吴山明先生索,我画面非启发同时对于吴山明先生对艺术的追求更让人佩服,很欣赏也很感激老先生对中国画做出的贡献,看到吴山明画的林风眠画像,百草园还有些人物画,真的很喜欢,从本次的展览中我对中国画有了新的认识,也提高了我的审美意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最后还欣赏到了王雷用报纸创造的艺术作品,真的很惊叹,也是我受益匪浅,有些事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有时候想不到,这次中国美术馆的专业考察欣赏到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收获很大也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前辈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接下来我要加强自己专业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长年推出十余个常设和临时性展览,不愧是管家博物馆真的很大很漂亮。
首先我参观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览以历代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从远古时期到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其中有很多的奇珍异宝如:三星堆面具、四羊青铜方尊、秦兵马俑、唐三彩等,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不禁让人惊叹不已,真的很佩服古代人们的精湛技术。
其次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采用了大量的文物和美术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回顾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级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带下,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通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看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也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从历史经验及教训中我们得到“落后就要挨打”由于清朝后期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等政策导致与世界失去联系,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逐渐走向了衰落的局面,因而中国近代史又称屈辱的近代史,所以历史教训我们要时刻谨记。
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爱国人士发起救亡图存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一些爱国人士发起了反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失败了,从而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责任,开始探索建设新中国,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期间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以此来鞭策我们不要忘记历史,通过考察我们进一步了解历史,从而为我们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期间也有许多优秀美术作品产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也是我做梦都想看到的,在这一时刻终于看到了真的很开心,同时受益颇丰。
最后参观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友好往来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以及“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等等,真是大开眼界,真的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的了不起,有许多名画真品技术之精湛堪称精品,同时也看到开国大典等优秀美术作品,陶瓷艺术也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央美、清华美术学院央美、清美中国两所美术学院是中国很好的艺术院校,堪称中国艺术发展的前沿,在这里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前辈,也是广大美术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多么希望能在这里读书学习,只可惜自己不争气。
在两所院校我也看了本科毕业展,通过考察发现我们的确和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中央美院清华美美的一些硬件条件比我们好,这也是其中的条件之一,担主要的还在于我们本身没有做好,需要更加努力。
通过考察发现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学生作品做的很大胆而且很有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设计材料也很独特,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题材也大不相同,真的很独到很独特,我要好好的反省寻找差距,要迎头赶上以至于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798、宋庄艺术区怀揣艺术梦想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移居宋庄、798从事自己喜欢的艺术创作,他们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断的努力着,即使北漂的生活很拮据,但是艺术家们却不放弃仍然在坚持自己的梦想追求,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回头想想这些艺术家们已经都很优秀了,但是他们还是在不断学习,我们的专业又不怎么好又有篇二:参观韩跃进画展报告参观韩跃进画展报告姓名:贾文鑫班级:热能创新动1101学号:1111170306参观韩跃进画展地点: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时间:XX年4月29日展览名称:韩跃进画展作者简介:韩跃进,1959年出生于山东济南,花鸟画家。
自幼习山水,花卉,草虫写意技法,1987年至1989年在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90年至1991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XX年在北京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班李少文工作室学习,先后师从陆抑非,舒传曦,朱颖人,卢坤峰,叶尚青,闵学林,詹庚西,李少文,张立辰,陈平等名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东岳美术馆馆长。
《瑞雪红叶》画展作品:作为一个花鸟画家,韩跃进的作品以风景为主。
本次画展一共展出了41幅作品,分别展现了作家对山水,花卉,飞鸟的各色姿态的展现,生动形象,引人回味。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比起外国油画的注重写实,更注重意境,欣赏着花鸟给人以身临期境的意境美,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幕幕现实的场景。
而画家则通过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来表达出自己的画风和精神境界。
本次画展的画作分别为:《山水清音图》,《秋艳》,《瑞雪》,《春光明媚》,《瑞雪红叶》,《浴雪》,《春风吹雪大地开》,《金秋》,《山涧》,《高处不胜寒》,《花语》,《荷塘月色》,《秋风》,《乡情》,《故乡春霞雾色境》,《槐荫》,《秋馨》,《林荫深处》,《秋籁无声》,《清韵》,《山涧溪水》,《朦胧月色》,《石榴》,《春韵》,《月色》,《河塘》,《春绿鸣禽》,《春风》,《晨曦》,《荷塘印象》,《群英会》,《林荫秋色》,《春林景气深》,《山清气爽》,《怀想情》,《荫春》,《墨韵》,《秋实图》,《清音》。
纵观本次画展,作者通过画作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自己的内心境界和画风。
作为花鸟画家,作者当然侧重于花鸟鱼虫的表现,将风景的神韵很好的传达出来,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作者对春秋的画作表现了对四季的独特理解,春节万物复苏的情形通过抽芽的枝头上几只鸣禽的欢愉来展现,秋季的情景通过一片粉红的花簇中泛着点点金黄来传达,神韵美好。
反观作者的笔法,没有拘泥于细枝末节,而是一气呵成。
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大气,侧重与神态的展现。
笔法看似随意却很细腻传神,值得品味推敲。
印象深刻的作品《浴雪》本幅画的背景为冬季落光叶子的枝条,本没有什么生气,而且还有大雪飘飞,更加增添了几分荒芜的感觉,可是作者在枝头勾勒出了5只飞鸟,左二右三遥相呼应,飞禽之间的姿态仿佛在互相交流鸣唱,充满欢快,好似在雪中戏耍的孩童。
作者用浴雪为题更体现了飞禽将雪作为浴水,享受其中,生机勃勃,无论是画面感还是神韵都异常生动,很吸引人。
《春韵》这幅画中整体以黄色为主色调,展现出了一种初春的盎然春色,黄色的鲜亮很好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在目光锁定主体的时候又发现了左上角的一只飞鸟,飞鸟展现出一种留恋观望的姿态,在一片花田中轻轻掠过,生机顿时又加深了一分,春的色彩一瞬间迸发出来,毫无保留的冲击着视线。
篇三:广州美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考察地点:广州考察时间:XX年3月12日至XX年3月13日考察意义:通过艺术考察,打开我们的思路,挖掘创作潜力,寻找创作灵感,加深对美术这一领域的认识。
考察过程与体会:(一) XX年03月12日上午——“风·雅·颂——广东美术馆开馆15周年馆藏精品展”广东美术馆于1997年11月28日开馆,至今已走过15周年。
为纪念广东美术馆15周年筚路蓝缕的路程,特举办“风·雅·颂——广东美术馆开馆15周年馆藏精品展”。
展览以“风·雅·颂”为主题的灵感来自《诗经》,《诗经》的分类向有“四始六义”之说。
诗经中对于风、雅、颂的划分体现的是一种封建礼制政权下对于艺术作品在礼乐形制和立法制度中所处地位与功能的态度和表述。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涵盖了当代中国艺术的各个层面,展览放弃了依据年代或是具体题材进行梳理和分类的方式,而是回归到诗经的划分方式,是试图以一种对艺术结构的宏观把握,来探讨当代中国艺术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风、雅、颂三个部分并不存在任何的对立或者高下之分,它们所代表的是对艺术形态与功能的不同理解与侧重,同时又是一个健康的艺术体系所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
观众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浏览与观察,必将更加明晰当代中国艺术的脉络与构成,进而总结视觉艺术在当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风”在诗经中,“国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日常生活的再现,是平民情怀和个体意识的表达。
与此相对应,“风”主要展现当代艺术作品,以非艺术的眼光来表现当代的生活与情感。
这些作品的语言多元而自由,很难在它们之中找到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但是和国风一样,各自特点鲜明。
一进门就被它震撼到了!!!“雅”诗经中的“雅”本身是一种正乐,是文人阶层审美趣味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