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书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书

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概况大平矿风力选煤系统位于大平矿原公司加工厂院内。

占地面积10647平方米,工程包括风力选煤车间、筛分车间、原煤仓、矸石仓、粉煤仓、101、102、103、201、202、203、204、205、206、207皮带机廊、转载站、电控室及更衣室等工程。

风力选煤车间:排架结构,长为31.54米,宽为31.14米,建筑面积968.28平方米,总高度18.3米,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埋深4.5m,屋面为钢结构。

筛分车间:框架结构;长为17.1米,宽为12.5米,三层,建筑面积641.25平方米,檐口高度为17.9米,独立柱基础,埋深1.8m。

原煤仓:框剪结构;直径为5.0米,壁厚200mm。

漏斗口标高为3.2米,檐口高度为14.0米。

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埋深4.65m。

矸石仓:框剪结构;直径为8.0米,壁厚220mm。

檐口高度为20.7米。

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埋深2.4m。

粉煤仓:框剪结构; 5.0×5.0米,壁厚250mm。

檐口高度为15.7米。

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埋深6.9m。

栈桥走廊:除204、206、205部分采用用砖混及框架结构外,其他为钢结构。

电控室及更衣间:框架结构,长25.6米,宽为11.22米,高度8.25m,总面积为340.68平方米,两层建筑,一层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及变压器室,局部二层为集中控制室和更衣室及仓库。

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 埋深1.8m。

工程基本概况见表1.1.11.1.2建筑设计概况建筑设计概况见表1.1.2。

1.1.3 结构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见表1.1.3。

表1.1.3 结构设计概况1.1.4施工条件概况施工条件概况见表1.1.5。

表1.1.5 施工条件概况一缆表1.1.6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见表1.1.6。

表1.1.6周转材料计划表1.2工程特点1.2.1工程位置特点1地理位置特点:大平矿风力选煤系统位于大平矿原公司加工厂院内,现有一条从南到北矿内永久公路,交通比较方便,周边无人员居住。

2场区位置特点:场区南低北高3本工程位置特点:施工场地比较狭窄,不便于施工。

1.2.2 建筑特点1平面特点:本工程平面由多个单体工程组成。

2立面特点:构筑物与建筑物通过栈桥连接3构造特点:框架结构与构筑物,立面标高变化较多,呈不规则形状1.2.3 结构特点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圆筒仓及栈桥,平面呈几何多边型,层高变化多。

1.2.4工程难点1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及仓体局部钢结构,其难点:一是必须较好的控制现浇楼板混凝土的水灰比及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以防止混凝土楼板的开裂,二是混凝土内在和成型质量要求高,必须加强模板支设质量;设备基础多标高变化大。

2质量:严格按照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施工。

该工程的特殊重要性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决定了该工程严格的质量标准,如何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程序控制和环节控制,通过“过程精品”,把该工程建造成一流精品。

4工期:该工程工期确定为90天,工期紧、任务重。

如何通过人、材、机、法、环的投入和有力的保证措施,进行科学的策划、组织、管理、高效的协调和控制,使工程按照业主的要求完成是本工程十分重要的内容。

5环境方面:该工程周边无人员居住,声、光对周边影响不大。

但该工程处于大平矿院内,所以该工程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应给与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污水的处理不要污染环境。

6安全方面:该工程虽然高度不高,但高空防坠、临边防护应是控制的重点。

7专业分包单位多。

除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水、电等安装工种外,还涉及矿内强和弱电系统。

总承包与各专业分包单位之间的配合要求非常密切,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善于管理的能力。

2 编制依据2.1编制依据2.1.1施工图纸施工图纸见表2.1.1。

2.1.3主要图集主要图集见表2.1.3。

2.1.4主要法规主要法规见表2.1.4。

2.1.5其它文件其它文件见表2—5。

2.2编制范围2.2.1±0.000以下基础工程包括:土方开挖、框架基础、筏板基,毛石条形基础、回填土。

2.2.2±0.000以上建筑结构工程、屋面防水、房间内部普通装修、外墙涂料。

2.2.3室内水、暖、电气。

2.2.4竣工移交及回访回修3 施工部署3.1各项目标指标3.1.1工期目标:2012年3月1日开工,2012年5月30日竣工。

3.1.2质量目标:主体工程力争为优质工程。

3.1.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坚决杜绝死亡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三以内;2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100%持证上岗;3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率100%;4创造优良安全施工工地;3.1.4环境目标:1减尘降噪,污水、垃圾排放符合规定要求;2节能降耗,节约生产过程中的用水、电量;3保护环境,加强现场管理,创建绿色施工环境3.1.5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公司及铁岭市有关部门的要求,达到省级标准化文明工地要求,争创“省文明施工工地”。

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服从业主的统一管理和协调,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

工地设置排水系统,主要人行道采取棚架防护。

场区有效绿化硬化,以保持场地整洁。

工地材料按总平面布置进行整齐有序堆放。

工地悬挂五牌一图,有醒目的质量、安全标牌,项目部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统一服装,挂牌上岗。

生活区和、公区和作业区分离,加强施工现场的绿化与美化工作,严格按照文明工地的要求设置。

3.1.6成本目标:成本降低3%。

3.2工期本工程工程开工日期为 2012年3月1日,竣工日期为 2012 年5 月30日。

根据施工内容,将整个工程工期安排如下:1、基础:3月1日-3月30日2、主体工程:4月1日-5月5日3、水暖电器装饰程:5月6日-5月30日3.3施工总体方案本工程造型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工期紧,为保证工期及工程质量,同时加快料具的周转次数,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作业的施工部署。

部署如下:3.3.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24小时滚班作业,做到有工作面就有人施工,连续施工不间断。

3.3.2混凝土的搅拌。

采用商品混凝土。

3.3.3在主体结构施工达到地上三层以上后,及时组织人员穿插进行室内砌筑、抹灰、水暖、电气消防等施工,以保证总工期,现场设一台砂浆搅拌机,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3.3.4装饰装修和安装阶段:本阶段应以室内装修为重点,土建和安装都必须以最大限度的为装修创造工作面,确保装修全面展开。

3.3.5收尾竣工阶段:本阶段,我方将加紧协调整个工程的配套收尾施工节奏,及时进行各项交工资料的整理,确保工程一次验收成功。

3.3.6垂直运输:安装四台塔吊。

3.3.7水平运输:主要利用塔吊,辅助机动翻斗车和人工配合。

3.4流水段划分因本工程采用平行施工方法暂不考虑流水段。

3.5 主要施工方法3.5.1基坑防护:采用人工放坡。

3.5.2基坑排水:基础挖到设计标高后挖集水坑800×800㎜,采用污水泵进行排水。

3.5.3基础土方开挖:挖掘机挖出的土方由装载机装运,自卸汽车运至甲方指定的地点。

3.5.4钢筋施工:焊接和搭接。

3.5.5模板支设:剪力墙采用自制模板,梁板柱采18厚胶合板。

3.5.6混凝土制作:商品混凝土。

3.7检验批的划分本工程划分为16个检验批,粉煤仓,矸石仓,201矸石转载皮带机廊,202矸石皮带机廓,203粉煤皮带廊,电控室及更衣室,干法选煤车间,204,205,206中煤转载机皮带机廊,原煤仓,筛分车间,101,102,103,104原煤皮带廊分别为一个检验批。

4 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大平矿风力选煤系大平扩建项目,工期紧、标准高、涉及的专业面广。

为了加强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管理,我项目部将发挥总承包优势,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骨干,组建精干高效的施工总承包项目部。

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我项目部项目实施规程进行管理。

4.1项目部组织机构4.1.1项目部组织机构项目部组织机构见图4.1.1。

项目经理陈强生产经理项目总工技术员质检员安监员材料员设备员韩建文于娟李炎车宝华张建王建李玲4.1.2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见表4.1.2。

表4.1.2 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表4.2职责分配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见表4.2。

表4.2 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分配表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包括: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2、施工平面布置依据;3、施工平面布置——交通道路及施工临时道路布置、临时设施及材料堆放场地、仓库和加工场位置、起重机械位置安排等情况的描述及消防设施配备等情况、确定水、电管网位置并附计算;除此之外,大、中型项目还可以对垂直运输机械、加工机械、材料运输及吊装机械、生活区及办公区等布置按分部工程分阶段分别描述平面布置情况,如按地下室、主体、装饰等几个分部工程分阶段来描述;4、施工现场平面管理;5、施工平面布置图等。

现场布置可附CIS策划标准图。

】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5.1.1总原则:有利生产、经济适用、安全防火、利于环保、文明施工。

5.1.2平面使用原则:施工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空间,精心安排,周密规划,合理布局。

5.1.3道路和设备优先布局原则: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种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二次运输费用。

5.1.4经济适用原则:尽量采用装配式临建设施,提高安装速度,尽快投入使用。

5.1.5阶段性施工原则: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划分基础、主体、装修三个施工阶段,现场面布置要适应各时期的施工重点需要。

5.1.6三区分设原则:行政管理区、职工生活区、施工作业区分开设置并满足防火、防护需要,且适于日常管理。

管理区设建设单位、监理及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和值班室。

5.1.7区域明确边界原则:钢筋、砂、石、水泥、模板等原材堆放,钢筋半成品加工,模板加工、配置,机电专业加工区等均考虑设置在现场内,且材料堆放应尽量设在塔吊覆盖的范围内,并有明显的标志。

5.1.8安全合理原则: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坠打击的范围。

临时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

5.1.9绿色环保原则:废弃物排放设专门的排放地点,集中管理,统一处置。

5.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依据5.2.1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及立面图。

5.2.2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5.2.3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5.2.4建筑红线、水源、电源位置。

5.2.5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

5.2.6建设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5.3 现场围护本工程在辽宁省铁岭市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场区设必要的封闭围墙维护。

5.4 现场道路确定5.4.1 现场道路布置原则1 平面布置:施工现场道路和大平矿院内永久道路形成环形,以保证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