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静静开放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
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
作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善发出内心真挚的情怀,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具体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学生能肯定自己,承受困难,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
在教育教学中做到: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
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
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提升。
2、深挖教材素材,感受生命。
《思想品德》教材提供了大量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它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感受大自然之美到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实际上就是破坏了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损坏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让学生关爱自然,从我做起,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命。
《生话在依法治国的国家》,要使学生懂得,在充分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义务,如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等,建立良好的生存环境。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让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话,要分清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3、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法律意识。
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突出,它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此,加强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教育,明确正确的解决途径。
对学生实施交通安全教育、由于有此人安全意识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在日常的生话中,会造成一此不可挽回的悲剧,而导致悲剧发生的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安全意识和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在教学“社会安全保障”时,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消防演习,使学生亲自体验并能正确掌握自救自护的本领,使自己化险为夷,当然最主要的是要采取防范措施,消灭安全隐患。
4、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领会生命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有许多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种节日主题,应充分利用好这此生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领悟源于现实生话,与生话密切相关的生命主题,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时代特征。
例如,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国际家庭日等内容讲授父母、长辈对子女的生命恩情。
结合“6·26国际禁毒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等节日开展生命教育,领会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价值。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应以热爱、尊重和关怀之心走进学生,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使学生充分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喜悦,让学生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创意的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净化心灵,从而树立起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