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朝霞同志申报特级教师事迹材料

牛朝霞同志申报特级教师事迹材料

立足基础追求卓越-----牛朝霞同志事迹材料牛朝霞同志1977年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党代表。

曾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长、全国1000名杰出校长、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全国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辽宁省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三八红旗手、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连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开发区劳动模范、开发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发区“十佳巾帼建功标兵”、开放先导区十大女杰。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先进示范学校、辽宁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辽宁省双语实验先进校、辽宁省创新教育先进校、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点、大连市五一先进集体、大连市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她兼任辽宁省双语教学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高级编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在她的带领下,开发区第七中学已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乐园,学校成功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圆满的完成了学校“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十一五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校九年来,学校无论在管理方面还是特色教育方面,已经成为大连市、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排头兵。

一、从师德建设入手,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牛朝霞同志为人正直,她爱校如家,爱师如己,爱生如子。

处处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精益求精,率先垂范,为学校建设起早贪黑,肾炎三个加号仍不休息,精神饱满地工作在第一线。

以她的人格魅力感召七中的师生,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牛朝霞同志坚信有一流的领导班子才能有一流的管理水平,七中的校级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高效、务实、互为补充,为全校教职工树立了良好形象。

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建设出一支最有战斗力、最具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

牛朝霞同志是一位学习型校长,始终坚持研读教育理论,撰写读书笔记、论文,多次代表开发区、大连市在全国、省市级的教育教学会上做经验介绍和学术交流,并受到与会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理论文章,探索课程改革方法,特别是在双语教育方面的研究探索,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前例,把握学科前沿,其双语教育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家教育部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为了适应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她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研究型师资队伍,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她坚信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已有40余人参加过省及国家级骨干教师等各类培训班。

同时大力开展校本研究,立足岗位培训,为教师的成才搭设平台,培养了一批研究型的教师,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民主、科学、人格化的管理体制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开发区第七中学享受到了作教师的快乐及加快了成材的步伐。

他们更感到是一份崇高的使命感和神圣的责任感。

如今,学校有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1人,区校级优秀教师10人。

四年来,共有12名青年教师光荣加入党组织。

牛朝霞同志强调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她提出“同频连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跨越式发展”的学校德育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了学校党、团、工、政等组织的教育功能,营造育人环境。

通过“升旗、”、“环保小卫士”、“社区实践”、“演讲”、“论坛”等活动,将校训“责任、国家、强者”内化为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前进的源动力。

在德育工作中,我校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坚持校长领导、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坚持学科渗透与教育引导相结合,让学生在环境优美、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里学习生活,通过构建良好的校风,营造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及开展多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二、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展校本研究,创办特色学校。

大连开发区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培养具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人才,教学管理上牛朝霞同志明确提出把“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生”作为工作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教学策略。

各学科都有研究课题,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模式。

1英语特色教育。

几年来,牛朝霞同志亲自承担了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高效识词、适度集中、尽早阅读、促进听说读写”的教学模式,我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英语阅读模式实验校。

2003年又成为中央教科所和《21世纪英语报》报刊阅读实验校。

她担任组长的实验课题“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已被省教科所定为省级实验课题。

期间,亲自主持编写了3000单词的学校八级考试词汇表、260篇的英文阅读材料。

她指导英语组撰写的课题实验论文2004年荣获国家一等奖。

英语特色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英语思维、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

2000年,获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大连赛区团体总分第四名;2001年获初一团体总分第一名,初二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2002年获全国英语奥赛大连赛区初一团体总分第二名,初二团体总分第五名,初三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3年初一团体总分大连市第一;初二团体总分第二,初三团体总分第三。

2004年初一团体总分大连市第一;初二团体总分第三。

英语电影配音两次获大连市第一名,张晓研同学获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

一年一度的英语节和电影配音已成为学校的重要活动和学生期盼的节日,在大连市极具影响,电视台和《21世纪英语报》做了专题报道。

2、双语特色教育。

2000年开始牛朝霞校长亲自主持地理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阶段性结题论文、实验报告等5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

在教学实践中,成熟了一批以地理学科王祝军为代表的双语骨干教师。

经过专家的鉴定学校的双语教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全国双语研究中心、中央教科所联合主办的“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于04年7月在开发区第七中学举办。

现在七中在教学上以英语教学、双语教学为龙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育特色。

03年学校成功的承办了东北三省四市外语教学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大赛活动、东北三省地理年会、辽宁省双语教学现场会等国家级学术活动,共有宫旭老师等10人次荣获一等奖。

03年、04年先后三次接待英国教育官方考察团的来访,七中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外国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

并由大连市政府推荐与英国托马斯中学结为友好学校。

3、校本课程的开发。

牛朝霞校长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并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特点,结合学校可利用资源,对校本课程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开发:即对社会科学的充实型课程的开发、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自主选修型课程的开发、对学生进行无形教育的隐性校本课程的开发。

从水资源到WTO,从纳米技术到基因科学,从海洋生物标本制作到钢琴音乐铃等等,涉及了插花艺术、街舞、西餐制作等十几门学科。

其中,特别是“以案说法”、“网上心理咨询”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收到了良好实效,大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节目分别予以报道。

每周四下午三点以后,几十个涉及科技、文学、舞蹈、环保、影视、自然、生物、体育、美术、乐器、声乐、插花艺术、西餐制作、军事与战争等诸多方面的校本活动课程,在校园里如春花般争奇斗艳。

在这里,活动的参与都由学生自愿选择,没有强迫式的学习,只有求知若渴的激情和“我要学”分得主动。

甚至有的学科是学生自己开设的,自己备课,自己组织活动,俨然一个小学者、小专家。

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和发展。

学校每学期还有计划地给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也就是我校的开展的“五节四会”。

4、国家课程的改革。

在校本研究的的基础上,国家级课程的改革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数学教学形成了“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解归一”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

2001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定为“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实验学校。

参加课题的教师他们指导的学生作文每学年每学期都有十几篇在国家级期刊上获奖。

5.校园文化建设牛朝霞校长坚信一流的校园文化才能培育一流创新人才。

校长的文化品味决定着学校的文化格调。

她注重校园内的环境文化建设,校园内的一切活动场所的构思、设施、布局、色彩的创意,包括大到校园整体风格及规划,小到雕塑、喷泉等风格及布局,都凝炼着、释放着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品质,例如,看到七中雕塑的人,都会感到雕塑无语,却传递着师长的教诲“你想知道什么,你能知道什么”的人生奋斗哲理;雕塑无语却诠释着七中的办学宗旨,即做一个不断追求发展的人;雕塑无语却警示着师生珍惜有限的时间,探索无限的空间,自强不息,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学校建立了各具特点富有教意的庭院文化、大厅文化、走廊文化(一楼为德育走廊;二楼为科技走廊;三楼为学生天地和艺术走廊);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

从雕塑到走廊的浮雕,从操场上的世界、中国、辽宁、大连地图到各种精心选择的标语都是一种无声的德育教育。

开学初,学校以校园艺术节为切入点,要求每个班级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出三块板:一块展板布置在大厅中,主要是对自己班级整体风貌的展示,包括班训、班歌、班徽、班旗还有班级同学的合影或者个人介绍;一块布板布置在走廊墙壁上,主要是以艺术为主题展现班级同学艺术风采;每个班级后面还有一块黑板板报作为学生的学习园地。

这一系列校园环境建设真正做到了“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一草一木说话”,“让班级环境布置充满活力”。

墙上的每一幅画像都是一篇感人的教材,在无声胜有声的日常熏陶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学生们肃然起敬,立誓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像名人那样为国家、为人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无形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学生的德育素质,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多维立体的教育空间。

5、科技特色教育方面。

曾先后获全国OM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团体二等奖;获全国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大连赛区团体第三名;大连市科普知识竞赛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获大连市第三届英语能力展示会一等奖的好成绩。

奥林匹克竞赛方面我校更是成绩突出。

其中数学学科:2002年获大连市“育英杯”数学竞赛初一年级团体第二名,初二年级团体第一名;2003年全国数学联赛中初三年级获团体第三名。

物理学科:获2002年全国物理奥赛大连赛区团体第九;2003年初二团体第五名,初三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

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体美, 科技, 计算机等大赛获奖中频频获奖。

获市“小百灵”合唱比赛一等奖;市科普知识竞赛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市计算机中学组团体第四;市“青旅杯”初中绘画,自制贺卡,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奖等奖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