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云南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云南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乙方∶根据不同服务职能及现有条件,逐步组建各实体。

示意图∶甲方: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接待中心运输中心房产管理中心印刷厂乙方:水电中心绿化环卫中心幼儿园医务室物资供应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乙方近期拟设以下若干中心:1、饮食中心:在现有中心基础上形成学校统一的饮食中心,负责学生食堂、浴室、开水供应等方面的经营、管理。

积极发展食品加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深加工食品。

2、接待中心:负责现有学校招待所等接待用房及教工食堂、接待餐厅的经营管理。

提供优质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负责为来宾及学校师生员工代购车船机票等服务。

3、运输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在保证学校领导用车的前提下,各部门用车实行买卖关系,车队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参与社会竞争的管理办法。

4、房产管理中心(将原科技产业处管理的房产出租职能转入该中心):负责学校的房产,非耕地和固定资产管理、做好住房分配,出售,租用以及房地产管理费用的收缴及房地产开发管理以及学校通信网络等电信服务管理等工作。

5、印刷厂:负责学校部分教材、讲义、试卷等印刷经营业务。

6、水电中心:负责学校水塔、室内外上下水管网等设施及供电设施、线路的管理及维修服务,负责全校水、电的正常供给及费用的收缴。

7、绿化环卫中心:负责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校园公共设施管理,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保洁,以及各种苗木、花卉的培育、管理及经营。

8、幼儿园:在办好教职工子女入托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有效资源,扩大生源,搞好经营服务。

9、医务室(按国家医改政策实施管理)。

10、物资供应中心:负责学校讲义、图书、文具以及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办公家具、学生公寓用品等方面的经营,逐步创造条件向兴办教育超市过度。

11、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负责经营管理学生宿舍、学生公寓及其周边环境卫生;负责学校教室的管理、维修。

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学生公寓的引资开发等工作。

(二)改革运行机制后勤通过改革要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对独立的后勤服务体系。

使后勤逐步过渡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完全独立的法人资格实体。

1、人事用工制度改制后,后勤在人事用工制度上实行全员聘任制。

“小机关”管理人员实行学校任命制或公开竞聘制。

“中心”负责人由代表学校的后勤管理处聘任。

聘期内实行服务目标和经济目标“双目标”责任制。

后勤的党、团、工等组织接受学校党委和相应上级组织的领导,其负责人按照各自的组织章程选举产生或由上级组织任命。

后勤管理处设负责人一正二副,工作人员5—6人;后勤建立党总支;后勤管理处下设财务科。

中心负责人,由后勤管理处负责人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予以聘任。

一般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

实现人员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在明确岗位职责、任务目标、上岗条件以及相应待遇的基础上,由中心负责人和职工双向选择,择优聘用。

改制后,现在册的后勤职工,逐步退出学校编制,实行新的人事机制管理。

学校对原有事业编制人员仍采取“老人老办法”的过渡措施,即改制前的在职后勤职工的住房、医疗、退休等方面仍按在职职工对待,在档案中保留原职级工资并按政策进行调整。

现有合同制工人的劳动合同转由后勤执行,合同到期后由后勤自由决定是否续签合同并处理相关事宜。

改制后,新进入后勤的人员,按“新人新办法”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与学校无人事关系。

其住房、医疗、养老保障等均进入社会保障系列,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2、分配制度实行事业编制的人员,仍按现行国家工资制度领取国家工资;实行准企业化、企业化管理的各实体人员,在现行国家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于实体内部的新分配制度。

(1)职工原有工资,包括今后的正常调资、晋级的增长部分,均列入档案工资,作为今后调动、退职、退休时计算工资基数的依据。

(2)改“发工资”为“挣工资”,在实际操作中,坚持“高效益高收入,优质优酬劳”的原则,实行工资“三挂勾”,与完成任务和取得的社会效益挂勾,与所负责任、风险和付出的劳动量挂勾,与中心的经济效益挂勾。

工资含在任务中,多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好,工资就高,否则就低。

改变那种“工资管饭,奖金管干”的现象,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

(3)除“小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外,各实体职工的工资,视实际情况,按“全脱、半脱、分步脱”三种方式在2-2.5年内全部与学校脱勾。

(4)各实体的工资标准,须经后勤管理处批准后执行。

3、财务管理制度(1)后勤管理处设财务科,实行相对独立的二级财务,接受学校计财处的指导和行业系统的管理。

各实体在财务科建账,分别单独核算。

(2)后勤经费使用方式:能分解到用户的经费,核定指标后,由学校拨付到各用户单位,变暗补为明补,由单位自己管理,“超支不补,节余留用”。

后勤通过服务取得的收入,自收自支。

不易分到用户的经费,经学校核定后,拔付给后勤管理处,由后勤管理处采取划小核算单位的办法,分解给各有关实体,实行包干使用。

各实体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具体安排使用,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3)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维修专项经费目前暂由学校投入。

学校对后勤的投入,采取逐步减少的办法,以保证各实体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4、经营管理制度后勤由“福利供给制”改为“有偿经营服务制”后,后勤各实体按各自功能运行。

改制后,学校逐步取消对后勤拨款,变行政拨款制为服务收费制。

学校将原后勤经费直接拨付给校内各用户单位,后勤实体承接服务项目并计价收费,形成市场驱动,自主经营,有偿服务。

考虑到后勤改革的渐进性,目前对侧重管理服务型实体:如绿化环卫中心、医务室、水电中心以及将来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物资供应中心实行有限成本收费服务,逐步减少学校补贴,上交部分资产占用费和管理费。

对侧重经营服务型的实体:如饮食服务中心、接待中心、运输中心、房产管理中心、印刷厂等实行企业化管理,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上交资产占用费和管理费。

5、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是后勤实施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必须在确保学校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拟采取租赁,资产代管,股份合作等形式,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

(1)以资产代管形式,变无偿占用为有偿使用。

要做好现有后勤国有资产评估,其主要工作应有:对后勤目前使用的学校房产、设施、设备、公用事业费用(含水、电、煤、通讯费)等全面统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市场价格,分类确定付费标准,折旧标准或者投资回报标准。

(2)本着“互利互惠”原则,与社会企业及个人联办后勤,如采取引进资金,提供土地等形式,共同投资兴办学生公寓及各种服务设施、项目。

(3)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以资产为纽带,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与有能力的企业组建股份制企业等。

(4)盘活资产,租赁转让:对学校目前经营管理不善或闲置的资产以租赁经营方式转让给个人或社会企业,进一步盘活资产,发挥效益,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骤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多、难度大,牵涉面广,在体制上要按照“充分论证、整体推进、一步到位”的原则进行。

2000年度内争取完成实现全面改制。

2000年3月底以前,由学校完成后勤管理处的组建。

2000年6月底以前,由学校后勤管理处按照本方案要求,提出后勤实体的组建方案、管理章程、人员聘用、内部分配、财务管理等办法,后勤管理处会同学校计财处制定出后勤资产评估登记办法和对后勤实体实行经营服务监控的具体办法,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2000年底以前,完成第一批后勤资产登记,初步实现后勤与学校事业编制整体脱勾,完成后勤体制上的改革。

2001年底以前,理顺各方关系,大体完成运行机制上的改革。

2002年底以前,不断完善,最终完成整个后勤社会化改革。

五、基本保证措施1、切实加强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领导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人事、财务以及学校整个服务部门。

学校成立“后勤改革领导小组”,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后勤改革领导小组要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纳入学校整个内部体制改革规划之中,学校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2、做好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必然会受到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做好广大师生员工和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更新观念,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行列中来。

3、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为深化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校将千方百计加大后勤基础设施投入。

采取向银行贷款,引进资金等方式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学校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批分期建设好后勤必备设施,以确保后勤改革社会化目标的实现。

4、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后勤工作要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必须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强、会管理、擅服务的干部职工队伍,才能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推动后勤工作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一是要选配一个高效精干、团结协作、决策能力强、结构合理、廉洁勤奋、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二是要注重后勤职工素质建设,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后勤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后勤改革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云南农业大学二○○○年一月十四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