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二)人本主义
1.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和霍尼认为:个体先天或者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3.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置于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
罗杰斯、马斯洛、霍尼——强调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
3、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有魅力领导者的4个特征:
①魅力:是指那些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的特征;
②激发动机: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级的激情和对预期目标的理解;
③智力激发:激励下属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④个人化的考虑:给下属提供学习的机会。第一节结束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基础
二、智力结构的基本理论4个(掌握)
1.斯皮尔曼:(2005年多选)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特殊智力因素(S因素)
2.瑟斯顿7种因素各种原始的能力: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推理。
3.吉尔福特3个维度
①智力操作的方式---如记忆、认知等
②内容--如语义、行为等
③产品--如关系、门类等
(二)三大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3层面
(1)枢纽特质:也叫基本特质,最重要的特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主要情操和优势倾向
(2)核心特质:指渗透性差一些,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
(3)次要特质: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只在特殊场合下才出现的行为倾向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
③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但人格在短期内是稳固的。
2、环境
①许多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2005年单选)
②环境因素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
3、情境:相对稳定的。
人格最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人格既不是完全由先天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环境塑造的,而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在具体情境中有机地生成各种变化。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一、人格的概念(掌握)
1.概念: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2008年单选)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3个:遗传、环境、情境
1、遗传(2005年单选)
①个体的人格是由其基因决定的
②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1.人格的差异在于人们对待基本趋力方式的不同;
2.人格的两个不同部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战争由“自我”来协调。(2007年多选)
3.健康人格的前提:自我、本我、超我
【注:“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分类学---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
----对职业咨询、心理健康等有很大帮助
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他总结出的16(16PF)种人格特质包括;
(1)乐群性(2)聪慧性(3)稳定性(4)支配性(5)兴奋性(6)有恒性
(7)敢为性(8)敏感性(9)怀疑性(10)幻想性(11)世故性(12)忧虑性
三、人格、情境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1.结构化的内在系统,他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对个体的反映特点和体验特点进行调控。
2.人格是稳定的,虽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体验特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贯穿一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3.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
四、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
(一)弗洛伊德理论
4.人本主义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存在性
五、人格特质理论(掌握)
(一)起源
1.特质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人格理论,最早的特质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四根说”。
2.四根说”发展成为“四体液说”,把人分为四类:
多血质(快乐型)、粘液质(淡漠型)、抑郁质(不快乐型)、胆汁质(易怒型)。
3.特质理论有两个重要假设:①时间上相对稳定。②空间上相对稳定。
4.加德纳8种智力(2005年多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①归纳出8种智力: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社交、自知
•三、躯体能力(了解)
•1.躯体能力包括4个:精力、体力、肢体灵活性、躯体平衡性等。
•四、能力与工作的匹配(了解)
•1.进行最佳的配置,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2.能力常常是提职和晋级的依据之一,将能力适合的人提拔到合适的职位,提高生产率.
(13)实验性(14)独立性(15)自律性(16)紧张性
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①特质理论出发,以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确定人格维度
②人格维度的划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
贡献
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
七、人格特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价值(掌握)
1、提出改变型领导者:伯恩斯
2、提出魅力型领导理论:豪斯在伯恩斯改变型领导的基础上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 作者:
———————————————————————————————— 日期: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基础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并对相应的知识加以应用的学科,它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对组织人的行为加以管理,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第二节智力与能力
第二节智力与能力
1.能力:是从事各种活动、适应生存所必需的且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分类:智力能力+躯体能力。是个体从事心智活动的要素,包括言语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演绎能力、关系类别能力、记忆力、空间认知能力和知觉能力等。
2.基本的智力维度8个(2005年多选)
•五、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掌握)(06年单选)
•1.知识:经验系统;技能:行为模式;能力:心理特征。
•2.重视自身职员素质的培养,把人的素质的提高看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之一
六、领导者的胜任特征(掌握)
•1.胜任特征含义:拉丁文原意为“适合”,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环境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2.麦克里兰的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5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