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d文档资料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适用围:
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 题型得分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1. 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 ) A. 审核B. 演绎分析C. 归纳分析D. 分类 2. 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 A. 引文查找法B. 顺差法C. 综合查找法D. 逆差法 3. 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
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 ) A. 重复误差B. 随机误差C. 条件误差D. 抽样误差 4. 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A. 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B. 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C. 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D. 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5.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 ) A. 文献检索B. 选定课题C. 课题论证D. 历史分析 6.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 ) A.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B.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 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D. 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7. 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属于类文献:
( ) A. 教育档案B. 书籍C. 其他D. 报刊8. 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 A. 一次文献B. 四次文献C. 二次文献D. 三次文献9.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 A. 在效度 B. 生态效度C. 外在效度D. 总体效度10. 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 ) A. 因素之间独立时B. 样本含量较小时C. 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D. 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11. 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 ) A. 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B. 有了试验数据之后C. 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D. 有了试验设计之后12. 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 ) A. 索引B. 手册C. 论文D. 文摘13. 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
.
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
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 ) A. Logistic回归分析B.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 方差分析D. COX回归分析14. 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已知这三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 A. 成组设计B. 配对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析因设计15. 以下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 ) A. 索引B. 论文C. 手册D. 综述16. A、B 是构成某种抗生素培养基的两种主要原料,它们均取3个水平,经过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A?B作用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 ) A.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减弱B.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增强C.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D. 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17. 某地在钩虫病普查中,对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各随机抽查10例,测定其血红蛋白量,为了解钩虫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红蛋白量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
首先需判定此资料取自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 ) A. 交叉设计B. 成组设计C. 配对设计D. 配伍Word文档资料
组设计18. 科学研究始于:
( ) A. 现状B. 问题C. 个体实验D. 实践19. 有明确目标、问题和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
( ) A. 非结构式观察B. 直接观察C. 结构式观察D. 参与性观察20. 某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盲目开展实验,当实验过程(或结果)中出现异常现象时,他们常常:( ) A. 用统计方法弥补B. 重做实验C. 胸有成竹D. 不能合理处置 1. 三次文献:
2. 在效度:
3. 个案调查:
4. 自变量:
5. 测量调查:
1. 简答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2. 简答问卷调查的局限性。
3. 一份完整的问卷主要包含哪些容?
4. 简答课题研究设计的一般步骤。
1. 如何理解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如何选择可行的研究问题?
2. 课题论证包含哪些基本容?一、单选题1. D 2. A
3. C
4. B
5. A
6. A
7. A
8. C
9. A 10. C 11. A 12. B 13. D 14. C 15. B 16. C 17. B 18. B 19. C 20. D 二、名词解释1. 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
.
一围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进展报告、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2. 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结果,而非其他未加以控制的因素所致。
3. 就是在对被调查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现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4. 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操作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5. 是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1. (1)语言要简洁精练、词句要通俗易懂。
(2)问题的容应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3)设计者应持中立态度,使问题不带任何暗示。
(4)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现社会认可效应。
(5)问题的排列顺序。
调查表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
Word文档资料
2. (1)调查问卷设计难;(2)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3)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3. (1)指导语;(2)问题;(3)结束语。
4. (1)选择研究对象;(2)确定研究方法;(3)制定研究计划。
四、论述题1. 1、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可行性包含三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3)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对任何一个研究者来说,在选择科研课题时都应充分地考虑研究的各个条件,使所选课题与自己(或课题组)具备的研究条件相适应,这样的选题才符合可行性原则,才有完成的可能。
2、在选择课题时贯彻可行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者要具体分析课题研究活动对各方面条件的基本要
.
求,选择一些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经验的课题,而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对自己或课题组来说难以具备条件的课题;(2)要在选择课题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做到扬长避短;(3)应注意不断地创造和改善从事研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
2.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其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
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理论,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
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1)课题选题的价值。
在课题论证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搜集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工作对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的意义作出详实的说明。
如阐述某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充实教育科学中哪一方面的理论,对教育的实践能起到哪些方面的指导作用等等。
(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研究者应在全面占有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的基础上阐述前人在与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形成的结论和争论,并描述研究的发展动向,对研究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问题进行描述。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将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容框架的科学性。
Word文档资料
这包括对研究容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确立以及相应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方法,预期的研究成果的形式(专著、论文、产品)等。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这包括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形式、方法和手段等。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这包括对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和对研究者(课题组)已有的相关的研究基础(即已完成的相关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以及开展研究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理论基础、队伍结构、研究经验、研究能力、时间、经费和其他物质条件)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