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统除尘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范围
1.1职责范围
1.1.1熟练准确的掌握微机操作。
1.1.2服从值班长、班长的领导,完成其交给的工作任务和指令。
1.1.3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公司、焦化厂、车间、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执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环保规程。
1.1.4及时填写操作记录。
1.1.5维护保养好本岗位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
1.1.6负责本岗位卫生区的清洁。
1.1.7按时巡检,按时做好各项原始记录,书写仿宋化。
1.1.8负责本工序区域内的生产工具、消防器材、各种公用器具、财产的保管以及维护、交接等。
1.1.9负责本工序环境因素的控制。
1.1.10负责本工序危险源控制。
2.巡回检查路线及检查内容
2.1巡回检查路线
为保证安全生产,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本岗位操作工每小时按下述路线进行巡回检查一次:
循环冷却水管线处→电机、风机→卸灰阀→仓振器→刮板机→提升机→脉冲阀→离线阀→密封盖板
2.2巡回检查内容
2.2.1循环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2.2.2风机电机运行是否正常。
2.2.3卸灰阀、仓振器工作是否正常
2.2.4刮板机、提升机是否卡阻,链条是否缺失破损;
2.2.5脉冲阀、离线阀工作是否正常
2.2.6盖板是否密封、变形、漏气。
3.工艺流程、生产原理简述及主要设备构造原理
3.1流程简述
含尘气体在引风机作用下,由灰斗进入除尘器,部分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自然沉降直接落入灰斗,其它尘粒气流上升进入各个袋室,经滤袋过滤后,尘粒阻留在滤袋外侧,净化后的气体由滤袋内部进入上箱体,经管道在风机抽力的作用下,由烟囱排入大气。
3.2低压长袋脉冲除尘器的结构和构造原理
3.2.1组成
除尘器由立柱框架、灰斗、中箱体、上箱体、清灰系统、电控系统、爬梯、防雨棚组成。
其中:灰斗包括灰斗主体、仓壁振动器、灰斗检修门、手动插板阀、双层气动卸灰阀、室进风口切换阀。
中箱体包括中箱体本体、泄爆发、布袋、袋笼。
上箱体包括上箱体本体、花板、清灰系统、离线阀、离线阀检修门、上箱体盖。
清灰系统包括配吹管、气包、脉冲阀、供气管。
离线阀包括提升汽缸、离线阀体、汽缸的控制部分(气源管、气源三联体、油水分离器、二位五通阀)。
3.2.2主要部件作用
3.2.2.1立柱框架:支撑和连接除尘器的各个部分。
3.2.2.2灰斗本体:储存除尘器除下来的粉尘。
起到临时储存的作用。
3.2.2.3仓壁振动器:给灰斗一个振动力,震落粘在仓壁的粉尘。
3.2.2.4灰斗检修门:灰斗中进入异物,需进入灰斗中检修时,可以从此处进入。
3.2.2.5手动插板阀:用于检修气动双层卸灰阀。
3.2.2.6气动双层卸灰阀:两层翻板轮流开启,使粉尘可以顺利通过,又不会使粉尘产生二次扬尘。
3.2.2.7室进风口切换阀:用于室离线检修。
3.2.2.8中箱体本体:支撑袋笼、布袋、上箱体等,并且形成一个一个的除尘密封室。
3.2.2.9泄爆阀:特别的情况下,防止意外爆炸,而采取的措施,用来保护设备。
3.2.2.10布袋、袋笼:除尘器的核心部分,用来过滤粉尘。
3.2.2.11上箱体本体:形成一个一个密封室,并且连接、固定上箱体的各个部件。
3.2.2.12花板:用于支撑布袋和袋笼。
3.2.2.13上箱体盖:用于检修袋笼、布袋、配吹管等。
3.2.2.14配吹管:把从气包的反吹气源导入布袋中,使布袋产生抖动,实现清除布袋上灰尘的目的。
3.2.2.15气包:储存气源,是喷吹管配吹时有足够的气量。
3.2.2.16脉冲阀:通过瞬间开闭,控制气包和喷吹管的通断状态。
3.2.2.17离线阀:用于离线反吹和离线检修。
3.2.2.18离线阀检修门:用于检修离线阀。
3.2.2.19提升汽缸:离线阀的动力部分,用于控制离线阀体的开、闭状态。
3.2.2.20油水分离器:分离气源里的分水,并给气路里加入润滑油,润滑提升汽缸。
3.3净化原理
含尘气体由灰斗进入,部分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自然沉降直接落入灰斗,其它尘粒气流上升进入各个袋室,经滤袋过滤后,尘粒阻留在滤袋外侧,净化后的气体由滤袋内部进入上箱体,经管道在风机抽力的作用下,由烟囱排入大气。
随着过滤的不断进行,滤袋外侧所附积的粉尘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袋式除尘器的阻力不断增加,当阻力达到预先设定值时,清灰控制器发出信号,在极短(0.1—0.2s)时间内向滤袋喷射压缩空气,并引射上箱体内气流进入滤袋,使滤袋产生震动和变形,滤袋外侧的粉尘脱落,掉在灰斗内,在灰斗内的粉尘经气动双层卸灰阀排出。
4.工艺指标及技术要求
4.1主要工艺指标(联锁条件)
4.1.1风机轴承温度(2点)≥85℃
报警设定值:≥85℃,联锁设定值:≥85℃
4.1.2风机轴承振动振幅(2点)≥7.1mm/s
报警设定值:≥7.1mm/s ,联锁设定值:≥7.1mm/s
4.1.3主电机定子温度(2点)≥145℃
报警设定值:≥145℃,联锁设定值:≥145℃
4.1.4主电机轴承温度(2点)≥90℃
报警设定值:≥90℃,联锁设定值:≥90℃
4.2其它主要工艺指标(不挂联锁)
4.2.1除尘器前后压差指标:PIA301 (1.5-1.9)Kpa
4.2.2压缩空气储气罐前管道压力指示:PIA302 (0.30-0.60)Mpa
4.2.3风机轴承冷却水供水管流量指示:FIA301 1.0m3/h
4.2.4变频柜6147AH除尘风机功率信号:WI6147
变频柜6147AH除尘风机速度信号:VI6147
变频柜6147AH除尘风机电流信号:II6147
4.2.5I频柜6151AH除尘风机电流信号:II6151
4.2.6变频开关柜除尘风机电流信号: IIBTKJJ
5.开停车及倒车操作步骤
5.1开车操作
在设备备车状态下,向调度室要空投电,空投合格后再向调度室要高压电开车。
5.1.1开车前准备:
5.1.1.1监控画面上所有清排灰设备名称均为灰色,各模拟量均合格。
5.1.1.2缓慢打开风机入口阀开度15%-20%,循环水各阀门状态正常,联轴器油位达视镜1/2处,气源压力合格,操作箱转换开关应打到“自动”变频调速至“0”室进风阀,灰斗插板阀均打开。
5.1.2开车顺序:
5.1.2.1空投电送好后,检查变频对话框无异常,点击“变频开关柜”“停止”按纽,空投合格后,再通知调度送高压电。
5.1.2.2高压电送好后,点击“变频开关柜”“启动”→点击“变频柜6147”“启动”→风机入口阀全部打开→将“变频调速”逐步匀速调至“100”为止。
5.2停车操作
5.2.1接停车命令或发现有故障,向调度汇报进行停车操作;
5.2.2在电脑上点出停车对话框,点击停止按钮即可停车。
5.2.3停车顺序:
将转速调至“0”→点击“变频柜6147”“停止”→点击“变频开关柜”“停止”。
5.2.4故障处理:
正常情况下,监控画面为:一台模拟量监控画面;另一台为现场设备监控画面。
故障跳车后,首先向班长、调度汇报情况,不允许操作任何“故障清除”按纽,待相关单位查清原因后,至下次开车前才可以“清除故障”。
5.2.5循环调速:
循环时间需将转速调至“0-20”,提前与集中控制室联系皮带停运、开启时间,并在停皮带3分钟后将“变频调速”逐步匀速调至“20”;皮带开启前3分钟将“变频调速”逐步匀速调至“100”。
5.2.6除尘排灰:
5.2.
6.1频次:除尘器每班排灰三次,即白班9:00、13:00、17:00;夜班21:00、1:00、5:00进行排灰。
5.2.
6.2操作:排灰前须将各排灰阀、刮板机、提升机开关均打到“自动”位置,点击主画面左下方“开始排灰”,再点击弹出的对话框“是”,各刮板机、提升机即开始工作;上、下排灰阀(双层卸灰阀)即依次自动工作一遍后,再次点击“开始排灰”与对话框中的“是”按钮,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每次排灰需进行六个工作循环,并在排灰时注意观察各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
5.2.7贮灰仓卸灰:
5.2.7.1频次:贮灰色每周卸灰一次。
5.2.7.2操作:启动仓壁振动器→启动卸灰主电机→启动给料机→开启卸灰水电磁阀→关闭仓壁振动器。
卸灰完毕后,点动“振动器”→关闭卸灰水电磁阀→停给料机→停卸灰主电机。
6.应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