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政治学原理作业1一:综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简述你的理由.答: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
(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
(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
(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
(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
(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
(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
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2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
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
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
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
“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
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
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
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政治学原理作业3从下列政治类书目中选择一本阅读,并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答:摘要式读书笔记1、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
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摘录式笔记可分为:(1)索引读书笔记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
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
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1)书头批注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
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
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
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提要和提纲不同。
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
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它有如下几种:(1)札记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
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可长可短。
(2)心得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
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
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
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政治学原理作业4一、填空题1、公民的意志2、分权制衡3、暴力4、权力5、政治文化6、宪政建设二、选择题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
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A.直接民主B.间接民主C.宪政民主D.人民民主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B.君主立宪C.共和民主D.议会民主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自由经济D.自由贸易4. .“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B.保守主义C.自由主义D.后社会主义5. 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D.道德6. .(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7.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8.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B.支部型C.单位化D.代表性9. 民主的限度包括(ACD)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10. .(A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D.国家三、名词解释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