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速PCB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及仿真分析姓名:李富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力电子指导教师:余海涛;秦伟芳20070410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环境的污染和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影响,世界各国制定了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法律法规来限制产品的电磁辐射问题,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不允许在市场中销售,即电磁兼容认证,这也逐渐成了限制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技术贸易壁垒。
欧盟于1989年5月3日颁布了电磁兼容性指令(89/336/EEc)。
指令严格规定,凡不符合指令要求的产品,一律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或投入使用。
1991年4月、1992年4月和1993年7月,欧盟又先后三次对该指令进行修改。
最近,欧盟在89/336/EEC及其修改件的基础上对电磁兼容技术法规内容再一次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调整,并于2004年12月31日重新颁布了新的电磁兼容性指令(2004/108/F_贮),该指令将逐步取代89/336/EEC。
指令所有电子产品必须通过电磁发射测试和电磁抗扰度测试并按要求加贴CE标志才可以欧盟市场中销售,没有CE标志的,不得上市销售,已加贴CE标志进入市场的产品,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指令有关CE标志规定的,将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
欧盟电磁兼容标准的执行及过渡时间如下表所示:图1-3欧洲电磁兼容标准执行情况西方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提出实施EMC指令的要求,并且实施这一指令的要求也正在向世界各国延伸,将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
所以不通过电磁兼容性能试验的设备、产品是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它是电子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我国也于2003年开始实施强制性的产品认证,在认证规定之内的产品必须在指定测试机构通过相应电磁兼容和安全标准的测试并在产品上贴加“CCC”标识,方可在市场中销售。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且近年来全球电磁兼容认证的要求也不断变化,世界各国都逐渐采用IEC及CISPR出版制定的EMC的标准来要求市场上的电子产品,如下表所示12】:电磁兼容要求的扩大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6FCCFCCFCCFCCFCCFCC∞CFCCDOCFCCDOCFCCDOCFCCDOCFCCDoCFCCDoCTWTuvTWTUvTWTWTWTWTWTUVTWTW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NEMKoVDEVDEVDEfCECECECECECECECEC£CEMPR¨.MPR¨。
MPRII/1"TCO92TCO920TC095TCO9.50TCO950TCO950lTCO950lTCO950rGOSTGOSTGOSTTCO95GOSTTCO99TCO99TCO99TCO∞TC099VCaEZUEZUGOSTEZUGOSTGOSTGOSTGOSTGOSTVCClPC8CEZUPCBCEZUEZUEZUEZU旺UVCCIPCBCSVNPCBCPCBCPCBCPCBCPCBCRRLSVNEVPUSVNSVNSVNSVNSVNSABSEVPUME日EVPUEVPUEVPUEVPUEVPUAmericasMEEICClBMEEIMEEIMEElMEEIME日Europe&centraIA‘iaC.TICKC.TlCKCC旧CC旧S¨S¨S¨AsiaPacificBCIQBCIQC.TlCKC.TICKCCIBCCIBCCCAfricaVCaBSMIBSMIBSMICjTICKC-TICKC-TICKRRLVCCIVCClVCaBSMlBS圳BS圳SA盼肌LRRLRRLvcavcCIvccISABSSABSSABSM虻MICMICSA8SSABSS^BS图l_4世界上各地区电磁兼容要求在一全球销售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应包括各个国家相关电磁兼容及安全认证标识才可以全球市场中销售。
如下图所示12]:图1.5全球认证标识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本课题的意义1.4.1电磁兼容设计在产品研发流程中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在现代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EMC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求,由于EldC与电路设计、PC8布线密切相关,故应在产品设计前期就认真考虑EMc的要求,并应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的根源以避免产品定型后返工带来成本的快速上升和时间的延误。
国外有一句话非常形象的描述了电磁兼容性问题,“ThereisNeverTimetodoitRighfJbutThere括AlwaysTimetoitOver”.当项目完成产品设计后,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准备将产品推向市场,却发现无论用什么办法总是通不过测试,离最后限期越来越近,总没有时间来解决它,要不断推迟计划,花时间来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电磁兼容性问题是--1"7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阅读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解决问题,也并不能简单的将电磁兼容理解为接地、屏蔽、滤波。
电磁兼容问题是电路设计之外的因素所产生的,与电路功能,性能无关,因此电路设计工程师很少去关注,在发生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也无从下手,在国外也将电磁兼容问题看成是一个黑盒子,很神秘,解决EMC问题是一个魔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电路工作频率越来越高,时钟的上升下降沿越来越陡峭,导致EMc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如CPIJ的工作时钟目前已发展至4C,Hz以上且集成度越发提高.由此所带来的EMc设计挑战加大。
在消费品电子市场特别是IT产业,激烈竞争使得成本压力上升,甚至要仔细审查制造物料和人工每一分钱成本,在如此的情况之下,根本没有余地去考虑在产品研发后期所产生的EMc的问题。
所以在产品研发流程后期产生EMc的问题是不能容忍的.每台计算机用于EMC研发及测试费用的变化嘲1995199619972001I¥3500¥4800¥7500¥18,500图1-6“频率上升趋势和脚C研发测试费用变化下图表明在产品研发流程中解决电磁兼容问题费用/措施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1:图2-1最终验证测试的配置图2-2标准lO法半电波暗室(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图2-3电磁辐射测试系统(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工程对比测试如前所述,最终取证测试是用于考虑产品是否符合电磁兼容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的手段,而当产品设计有问题,无法通过最终取证测试时,就需要用到工程对比测试进行调试、解决问题并可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与最终取证测试不同,工程对比测试所关注的不是所测量电磁干扰的绝对准确性,而是电磁干扰信号的变化量。
即在一定的场所(可以是实验室,开阔场等任何场所,不必过分担心背景噪声),使电磁发射超标的被测试设备正常工作,在适当的距离用宽带接收天线与频谱分析仪(或EMI接收机)接收EUT所发出的电磁干扰场强值,记录下作为基准,然后对被测设备进行整改,加上相应措施,再次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其电磁辐射值,与之前基准作比较,就可以判断措施是否有效。
测试配置如下图所示:E4445A频谱分析仪(31tz.-13.5Gllz)\厂厂]l被试设备lll1........................_J图2-4工程对比测试设置工程对比测试是在电磁兼容调试解决问题时最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它简单易行,要求简单,不需要昂贵的电波暗室及相应的测试系统,也不需要担心背景噪声的影响,只需要天线和频谱仪(或高频示波器),就可以找到解决EMC辐射问题的办法。
在本课题中工程对比测试所用到的测试仪器为:安捷伦科技公司的PSAE4445A(3I-Iz-13.5GHz)高性能示波器EMC03140对数周期天线图2-5工程对比测试图一系统时钟频率超过50MHz一采用了上升,下降时间少于5ns的器件一数字/模拟混合电路3.3信号边沿速率对电磁辐射场强的影响数字信号中过冲,高频振荡和快速的上升/下降沿(信号完整性)使得时钟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高频谐波分量,快速的切换时间将导致回流、串扰、振铃和反射的问题,对电磁辐射有着重要的影响。
案例分析l:(1)如在一PCB电路板(第一版LPl)的布线条件下,图3-3PCALPl板其中白线为一时钟信号线,为一电磁辐射源,此信号线为3.3V的时钟信号,由FPGA经74ACT转为5v后至A/D转换器ADSl251,提供时钟转换频率,为6.25MHz,经74ACT后,时钟信号波形为图3—4所示:其基频为6.25MHz,信号上升时间1.5¥ns,下降时间1.72ns.并且此信号波形存在严重振荡和过冲且上升沿及下降沿极快。
(测试场地为: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一符合国际标准的lO法电波暗室中测试,天线垂直极化)。
测试情况参见图3-5。
其对外电磁辐射测试结果见图3.6。
图34信号波形1图3-5测试设置图图3-6PCBLPIHCT辐射测试结果为验证信号的边沿速率与对外电磁辐射的关系,在电路板上更换相应的元器件(对74ACT更换为74HCT,降低其上升及下降沿,减少振荡,器件更换后,用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为,上升沿为6.13ns,下降沿为4.96ns,且无明显过冲。
见图3—7所示。
图3-7信号波形2在同样测试条件下,在10米法电波暗室中对外电磁辐射测试结果见图3-8。
图3-8PCALPI板HCT辐射测试结果两者测试结果对比情况如图3-9所示图3-9PCALPl板ACT与HCT辐射结果对比由对比图可以看出,仅改变信号的上升下降的时间,在许多辐射频率点其对外电磁辐射强度降低近15dB(150一300姗z)。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分析2:对此电路结构进行重新布线,改变PcB电路板的布线结构为LP2,如下图3—10所示,与LPl相比电路原路,器件完全相同,仅改变器件布置与地平面。
图3.10PCA板LP2在图中信号线中所走的信号见图3.1l,上升沿1.8145ns,下降沿为1.8888ns。
图3一11信号波形3图3.12信号波形4将PCB板放在10法电波暗室中进行测试,对外辐射测试结果为见图3.13,将高速器件74ACT换成74HCT,信号的上升沿与下降沿时间降低为6.13ns和4.963ns.,对外电磁测试结果见图3·14。
两者对比分析参见图3一1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13PCALP2板ACT辐射测试结果图3-14PCALP2HCT辐射测试结果图3—15PCALP2板ACT与HCT辐射结果对比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6信号层间跳变与地孔虽然产生共模电流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很难预测,但是所有的共模电流都来自有意义的信号电流,这一点是100%正确的。
这就是说,在Pc机的线路板上的某处,有用的信号常常在无意中产生了麻烦的共模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