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简版~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二〇〇八年四月目录一、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的意义 ......................................................... - 2 -1. 科技人力资源自身具有优越性 ............................................. - 3 -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时代要求- 3 2.-3. 做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是科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 - 3 -二、科技人力资源概念辨析 ............................................................. - 4 - 1(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 ..................................................... - 4 - 2(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标准 ..................................................... - 4 - 3(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范围 ..................................................... - 5 - 4(科技人力资源与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等概念有明显区别 ...... - 5 -三、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4200万 ......................................... - 9 -1. 按“资格”测算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 - 10 -2. 按“职业”测算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 - 12 -3. 对两种测算方法出现数据差异的解释 ................................ - 16 -4.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结论 ................................................... - 17 - 四、多种形式并举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突出特点 ............ - 18 -五、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 23 -- 1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2006年部署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于2007年5月通过结项验收。

考虑到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的著作~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我们对于该项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慎重~2007年下半年组织精干力量~对发展研究中心提交的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完善~充实数据~深化分析~进一步凝练结论和观点~并多次征求科技部、教育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统一见解~比对数字~前后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

该报告分析框架逻辑严谨~基础数据真实可靠~研究方法科学合理~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目前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为便于快速了解报告内容~现将报告简版呈上。

一、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初步形成~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知识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

科技人力资源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也是支撑一国科技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在推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一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科技人力资源的规模和结构、- 2 -流动和分布、质量和水平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科技人力资源自身具有优越性科技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在研究国家、区域或特定团体和组织的科技资源投入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

一是科技人力资源是可测度的。

国际上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具有统一的、客观的判别标准~不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二是科技人力资源概念具有国际可比性。

2. 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时代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工程。

完成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做好这一基础工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科技人员数量多的突出优势~加快完成我国从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走向科技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进程。

3. 做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是科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协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做科技工作者工作。

做好科协工作~履行好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首先需要我们深入开展科技人力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区域和产业配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摸清家底~掌握情况~把我们的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搞清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切~科协组织就- 3 -要建到哪里。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把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真正把各级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科技人力资源概念辨析1(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国际上首先比较系统地提出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并可从统计角度进行研究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等联合编写的《科技人力资源手册》。

该手册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和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分别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教育和职业范围进行了界定~认为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完成了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第三层次教育~或者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学技术职业的人。

参考《科技人力资源手册》~我们把科技人力资源定义如下: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的人员~也包括具有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潜能的人员。

2(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标准鉴别科技人力资源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资格”~即受教育程度~二是“职业”。

按“资格”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按“职业”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的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 4 -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

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1,完成科技领域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人员~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ISCED1997,的标准分类~在科技领域完成第五级教育或第五级以上教育的人员。

,2,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的人员。

3(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范围关于科技领域的范围~国际上看法并不统一。

《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的定义最为广泛~认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是指知识的应用。

韩国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我国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均纳入科技领域的范围。

至于科技职业~理论上应按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中属于科技范畴的职业来统计。

目前~我国职业分类还难以全面确定科技范畴的职业类别~实际工作中的处理方法是用与科技职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类代替科技职业分类。

鉴别是否属于科技领域和科技职业~依据的标准规范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1988,、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1999,。

- 5 -4(科技人力资源与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等概念有明显区别,1,人才我国历史上没有科技人力资源概念~只有人才概念。

人才是政策概念~没有明确的鉴别标准~范围比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活动人员的范围都要大。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认为人才有三个条件: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

目前人事部将人才分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类。

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这是定性的描述~并没有客观的判别标准。

由此可见~人才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主观价值判断~概念边界模糊~更具有伸缩性。

它的内容是政府为达到特定政策目的而设定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地域~含义是不同的。

,2,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文件中广泛使用~意指所有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

2003年中国科协在进行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时~选取中组部和人事部的专业技术人1员统计中十七个专业技术职务类别的前五类人员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调查人群~分别是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选取其中的自然科学教学人员部分,。

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鉴别标准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取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

科技工作者概念与科技人力资源概念部分重复~它反映的是1十七个专业技术职务类别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公证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工艺美术人员,体育人员,艺术人员及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员。

- 6 -从事科技职业的实际在岗人员数量~包括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其范围从理论上看要比五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大。

科技工作者概念的优势在于其数据来自专业技术人员统计,具有长系列的统计数据资源和丰富的数据内涵。

不足之处是:(1)统计口径问题。

以往的统计仅限于国有(包括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近几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增大,其早期的全社会统计口径范围已不再全面;(2)统计数据不具有国际可比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