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界面设计课程标准

界面设计课程标准

《界面设计》课程标准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社会对于多媒体设计人才界面设计能力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依据。

课程容选择以“新”为标准,紧扣手机界面和界面设计最新的发展状况,以实际案例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并结合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

本课程首先从理论基础入手,介绍手机界面和网页界面设计相关知识,再通过对具体设计实例的解析,介绍了界面设计各个要素设计的方法,阐明界面设计的常识、规、流程与方法。

本课程在第三学开设。

总学时数为96 课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认识到界面设计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途径,其合理性与美观性直接影响用户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提高界面的设计技能,通过人性化设计的方法来进行手机、用户界面设计,并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图标、手机、网页等界面的设计和表现工作,以适应社会对本职业能力的要求。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界面设计的含义、特性;
②理解界面设计的出发点。

它包括:视觉、信息传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元素;
③理解感知与情趣,感情与文化,传统与现代,世界性与民族性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④深入理解平面构成要素和基本的构成原则;
⑤理解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构成原则;
⑥深入理解文字的编排与设计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⑦深入理解字体的选择在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⑧深入理解版式设计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①掌握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要素,并利用平面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素设计界面;
②掌握色彩的构成原则,应用色彩的构成原则设计界面;
③掌握图标、页面和动画效果的设计方法;
④掌握手机界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⑤熟练掌握网页界面文字编排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⑥掌握版式设计的原则和构成手法,进行版式设计和优化;
⑦能按照网页开发的设计流程来进行网页界面设计工作;
3.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②树立科学的设计创新意识;
③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④锻炼设计表达与语言表达能力。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三、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中的的一门重要课程。

与该课程联系较为紧密的平行课程有:
前导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coreldraw、photoshop 后续课程:flash动画、网页设计
四、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⑴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推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成”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同时通过将企业项目引入课程中最大化的缩短了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⑵“教学做合一、引导重于训导”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标准,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
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对象、工作容、工作手段、劳动组织、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将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能力培养和习惯形成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基于企业真实案例的“任务驱动型”、“启发、引导和协同”教学方式,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容与学习情境设计
《界面设计》课程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本课程教学容,以项目为导向,构建以工作任务驱动的3个项目式课程结构的形式,以项目为导向,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构建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式课程结构。

每个项目的容由一个或若干个任务组成,基于完成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课程容及时吸纳新表现形式、新创意手法、新的规标准等。

(一)学习情境设计与时间安排
序号学习情境子学习情境(任务、项目) 建议学

项目1 界面设计概念与基

1、界面设计基础理论
a.了解界面设计的含义、特性
b.界面设计的整体创意与风格定位
c.界面构成要素
d.界面设计原则
8
项目2界面设计实践与方

2、界面设计中的图标、图形图像设计
a.图标设计规
b.图标设计流程
c.图标设计技巧及方法
3、界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a.色彩的构成原则
b.色彩的作用、基本原理
c.优秀配色案例解
4、界面设计中的文字的编排与设计
a.版式设计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b.文字的编排与设计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c.字体的选择在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24
(二)学习情境描述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一定的双师型比例,一定数量的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学历上要求有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

(二)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理论教授需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实践环节在实训室进行,学生需使用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

查阅资料在图书馆和依托网络完成。

七、教学方法及手段
1、本课程先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讲述,再设计知识和技能的讲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在教学中采用“复习回顾——案例教学(教师演示)——自主学习(学生演练)——学生上机实践(针对学生碰到的具体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提示下次预习的容”的教学方法,同时将课堂搬进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即学即用,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八、考核方式
平时考查分数(30分)+项目实训分数(70分)=学期总评分数(100分)
平时考查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30%,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平时考勤、课堂互动、课后学习自主性等方面,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表现特别优秀或基础弱进步快的学生进行酌情加分,以资鼓励。

实训项目考核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70%,将《界面设计》课程中有关实训项目和基础技术部分的考核改革为作品展览展示的形式,搭建一个平台,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指导,用集体的眼光对每位同学的基础技术与创意技能逐一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定,主要考核项目实际设计中能力和素质,如主题是否符合要求、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视觉效果等。

九、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使用近三年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和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高职高专的优秀教材。

教材:
1、《网页界面设计艺术教程》作者:帆,罗琦,宫晓东编著,出版社:人民邮电
,2002年;
2、《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作者:[美]Jeff Johnson 著,一宁译人民邮电,2011-9
3、《UI进化论——移动设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作者:周陟编著,出版社:清华大学,2010-1
制定人:审定人:批准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