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城规编第(081001)[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号设计编号:2007 B20编制时间:2008年7月出图专用章: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明昌高级工程师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管: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徐建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规划室主任: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周俊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葛永军城市规划师、博士项目组成人员:龚志渊城市规划师陈皓城市规划师曹东川城市规划师覃原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赵莹电力通信工程师唐明健燃气供热工程师谭敏敏环保环卫工程师张涛综合防灾工程师目录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郑州航空港组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
凡在本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3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面以京广铁路为界,东、南、北三面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走廊为界,包括新郑市孟庄、薛店、龙王,中牟县张庄、三官庙、九龙六个乡镇的部分土地,总面积为138平方公里。
第4条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规划期限为:2008-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第5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6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如需调整,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的有关规定。
第7条本规划经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郑州市政府批准,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第8条规划目标1、为城市政府施政管理提供规划依据,保障各项城市建设有序进行。
2、为郑州航空港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空间框架以及基础设施支持。
第9条规划指导思想从区域角度分析,依据郑州城市总体规划,打破机场是单纯的运输设施的传统观念,将航空港地区作为城市的综合运输枢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注重塑造空港地区的时代性、高效性、外向性、快捷性和综合性。
第10条规划原则1、保障航空港地区长远发展原则。
以航空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服务业多产业发展作为郑州航空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航空港地区多元化的产业经济结构。
2、协调区域发展原则。
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协调区域整体发展,在功能、配套、交通、建设时序、物质空间环境方面与大区域整体协调和统一;加强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的空间聚集与拓展,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规模效益,完善城市空间的等级结构。
3、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原则。
合理控制、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建立与全市生态系统相协调,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生态体系,通过强制性生态控制策略和控制手段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在优化航空港地区城市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化。
4、弹性规划控制原则。
郑州航空港地区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突出,规划保证预留合理的发展弹性。
以郑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发展为核心,在保证其长远发展所需的用地储备、交通体系架构、基础设施能力等前提之下,制定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第三章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规模第11条发展目标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跨越式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出口加工业、航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把郑州航空港地区建设成为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航空新城。
第12条功能定位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所在地,郑州城市密集区南部组团,以航空客货物流、临空制造业、现代商贸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航空新城。
第13条人口控制规模到2035年,郑州航空港地区人口(不包括机场核心区)控制在43万人左右,其中北部片区约18万人,南部片区约25万人。
到2020年,郑州航空港地区人口(不包括机场核心区)控制在33万人左右,其中北部片区约13万人,南部片区约20万人。
第14条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到2035年,郑州航空港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其中机场核心区控制为48平方公里,北部片区为平方公里,南部片区为平方公里。
南北片区合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平方米。
到2020年,郑州航空港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不包括机场核心区),其中北部片区为平方公里,南部片区为平方公里。
南北片区合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6平方米。
第四章空间资源管制第15条空间资源管制目标1、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本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控制和引导,优化区域生态结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2、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保护性利用,保护和控制城市组团间生态隔离屏障、南水北调防护绿廊以及机场出入口门户地区绿色走廊。
第16条空间资源管制分区为使本规划区内各项空间用途协调发展,对本规划区内不同属性的空间,统一规划、统一控制,将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1、禁止建设区:包括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区域、重要的保护绿地以及国道、省道两侧划定的不准建设控制区。
郑州航空港地区内禁止建设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包括张庄森林公园平方公里、南水北调防护绿廊平方公里、机场门户绿色走廊平方公里。
2、限制建设区:为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者敏感区。
郑州航空港地区内限制建设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左右,位于薛店镇南部。
3、适宜建设区: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
郑州航空港地区内适宜建设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第五章布局结构和功能区发展策略第17条布局结构按照“区港一体、协调发展”的理念,郑州航空港地区按照“一核两区”进行布局。
“一核”即机场核心区;“两区”为机场北部的物流商贸区和南部的临空产业区。
三个功能片区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有效的交通组织,形成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协调统一的生态型空港新城。
1、机场核心区:范围为航城大道(“四港联动快速路”在规划区内称“航城大道”)以东、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规划的机场北侧登封-机场-商丘高速公路以南和省道102以北的区域,总用地面积约48平方公里。
该区域以机场运营功能为主,主要布局机场飞行区、机场生产辅助区、飞机维修区、保税仓储区、综合办公区、站前商务区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等。
2、南部临空产业区:位于省道102南侧区域,总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地平方公里。
该片区以临空制造功能为主,主要布局航空制造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
3、北部物流商贸区:位于规划的机场北侧登封-机场-商丘高速公路以北的区域,总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地平方公里。
该片区以物流商贸功能为主,主要布局郑州出口加工区、会展商贸区、高新产业及研发基地、生态休闲区等。
第18条功能区划分根据规划的用地性质、规划道路网、自然界线等,将规划建设区划分以下功能区:1、南部片区南部片区分为以下7个功能区:(1)薛店居住区:位于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以薛店镇区为依托,总用地面积约694公顷,其中包括发展备用地367公顷。
该片区以发展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等)、拆迁安置等为主。
(2)台商工业园区:位于S102省道北侧,总用地面积约158公顷。
该片区以延续台商工业园区现有加工制造产业功能为主,主要布局食品、制药等产业。
(3)南部高新产业发展区:由京珠高速公路、S102省道、梅河、空港三路、空港六路、航城环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949公顷。
该片区以加工制造功能为主,主要布局出口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
(4)航空制造业发展区:由S102省道、航城环路、西气东输保护走廊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629公顷。
该区域以加工制造、物流功能为主,主要布局与航空器材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加工等。
(5)空港新城次中心区:由梅河、西气东输保护走廊、空港四路、空港三路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约412公顷。
该区域以产业配套居住、商业发展为主要功能,是南部片区的核心区,也是空港新城的次中心区。
(6)南部滨水居住区:由空港三路、空港四路、航城环路、空港六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138公顷。
该区域以高档滨水居住为主。
(7)苑陵古城遗址保护区:苑陵古城遗址保护区基本为以省级文物遗址苑陵古城遗址为核心,总用地面积约103公顷。
该区域以文物保护、休闲功能为主,主要布局遗址公园等。
2、北部片区北部片区分为以下7个功能区:(1)孟庄居住区:位于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以孟庄镇区为依托,总用地面积约663公顷,其中发展备用地249公顷。
该片区以一般制造业、拆迁安置为主要发展方向。
(2)出口加工区:由龙中公路、航城环路、登封-机场-商丘高速公路和航城三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455公顷。
该片区主要为布局郑州出口加工区。
(3)教育研发区:位于航城大道以西,航城二路以南,总用地面积约280公顷。
该片区主要发展教育(物流教育、技工教育等)、研发、高新制造等。
(4)北部高新产业发展区:位于京珠高速以东、航城大道以西,航城二路以北,总用地面积约301公顷。
该片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
(5)中央商务区:位于航城大道以东,龙中公路以南,航城三路以西,总用地面积约330公顷。
该片区依托郑州—机场轨道站点,主要发展会展、商业、居住等,是北部片区的核心区,也是空港新城的主中心区。
(6)北部滨水居住区:位于航城大道以东,龙中公路以北,总用地面积约198公顷。
该片区为高品质居住区。
(7)保税物流园区:位于登封-机场-商丘高速公路与机场三跑道之间,总用地面积约508公顷。
该片区依托郑州出口加工区和郑州机场,重点发展保税物流等。
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第19条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严格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通过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结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2、完善城市空间形态,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生态廊道。
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增强城市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