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理、工效实验

职业生理、工效实验


2)
休息5分钟后,负荷递增至167~200.4W,再尽力
踏车3~4分钟,心率达180次/分左右,并为稳态 心率(f2),记下此时的功率N2
4.
计算PWC170

稳态心率:
当第3分钟末的心率和第4分钟末的心率相差小 于5次/分时,表示已达稳态心率。 如相差大于5次/分时,则以第4分钟末的心率作 为稳态心率,一般踏车3分钟末,心率已达稳定状 态。
(5)眶下点:眼眶下缘最低的一点
2.躯干和四肢的测点
(1)脐点:脐的中心点 (2)肩峰点:肩胛骨肩峰的外侧缘,最向 外凸出的点 (3)肘尖点:尺骨鹰嘴在肘背侧面的最凸 出点
(三)测量条件
1.姿势:

自然姿势:脊柱自然伸直,两肩放松,上肢自 然下垂
(1)自然直立姿势:手掌面朝向体侧,手指轻 贴大腿侧面,腿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 前端分开呈45度夹角。 (2)自然坐姿:手轻放在大腿上,左右大腿平 行,膝关节弯曲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
工作
5.
Borg量表:主观法

根据功率车活动强度与心率的关系而研究制
定的,用于实验室体力劳动强度的主观评价
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
劳动强度指数:I=7M+3T
1.

平均劳动时间率(T)调查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观察


每个工种每天选择2名劳动者
纪录从上班到下班的各种操作的起、止时间,休
息时间,包括超过1min的工间暂停时间
心率检测带 鞍座 脚踏板 扶手 承重篮 控制仪表Leabharlann 控制仪表:
RPM: 转速,转/分。0-199 HR: 心率,次/分。50-240
TIME: 时间,分:秒。0:00-99:59 SPEED: 速度,Km/h。0-90
DISTANCE: 骑行距离,km。0.0-99.9
2. 3.
4.
受试着N1、N2不一定相等,但要求其负荷末的心率 最好为110次/分和180次/分左右。
因为PWC170要在较重的体力劳动负荷下才能获得较好的结
果,若体力负荷过轻,如有差异也不易查出。
5.
如条件限制,可以阶梯试验和手测脉率的方式来测 PWC170 。

阶梯试验
对中青年人,采用两级阶梯,总高为40-50cm
(五)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评价:
统计指标:P5、P50及P95,均数及
标准差(各组身高、体重)
评价个体在该群体中的水平 纪录所有原始数据
(六)注意事项
1.姿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身高在一天中有变化,最好在早晨 测量
3.校准测量仪器
4.读数时测量者的视线应垂直于仪器 的标尺部分
二、 动作分析
1、动作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2、动作要素符号:动素符号、动作要素说明

18种,分为三类:
(1)进行工作的动素:完成工作所必需的
(2)干扰工作的动素:需要减少或改进的 (3)无效的动素:对工作无效,应设法消除的 3、动作改进及评价 4、动作分析方法:目视法,摄像法

测定原理
在固定劳动负荷情况下,心率在一定范围内(110-180
次/分),所作的功越大,心率也越大,两者呈直线相关。 对于20-40岁左右的正常中青年人人为的定出以心律 170次/分时所作的功作为体力劳动能力的评价指标。对年 长者最好测PWC150或PWC130 。

测量仪器 Monark 874E 自行车功率计
PWC170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研究循环-呼吸系统生
理负荷的运动试验。 它是反映体力劳动能力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人
体心肺功能、锻炼和训练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PWC170越大,表示体力劳动能力越好。且根据 PWC170可推算出最大摄氧量(VO2max,L /min)。

实验目的
掌握PWC170的卫生学意义和测定方法。
远近:躯干
3.测量的量度种类:
高度: 长度:直线距离,实长 宽度、厚度:
围长
体重
(四)测量:
1.头面部测量
头矢状弧长、头冠状弧长
2.立姿及坐姿高度的测量
身高、眼高、脐高、肘高
坐高、坐姿眼高、坐姿肘高:各测点至椅面
的垂距
3.体部宽度、厚度及围度的测量
肩宽、腰围、臀围
KP: 外加负荷,kg。1.0-7.0 CAL/WATT: 热消耗/功率。Cal/W。 0-999/0-7*RPM

1. 2. 3.
测量步骤
将心率检测带固定于受试着胸前 先训练受试着在功率计上踏车运动,至熟练 静息半小时后正式踏车运动
1)
负荷递增至66.8~100.2W时,尽力踏车3~4分钟,
心率达110次/分左右,并为稳态心率(f1),记下此 时的功率N1


分别测定各种操作活动或休息时的肺通
气量

将相似的活动操作归为一类,分别计算
各类活动的肺通气量体积,求出其能量
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时间后相加

再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得出工作日平均
能量代谢率
3.
劳动强度指数:I=7M+3T
三、PWC170测定
PWC170: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a heart rate of 170 心率达170次/分时人的体力劳动能力。受试 者在定量劳动负荷下,身体功能动员起来,处于 稳定状态下,心率达170次/分时所作的功,用W 表示。

AL:提举限值


H:负荷的水平力臂
V:重物的原始高度


D:重物垂直移动距离
F:平均提举频率
Fmax:每分钟的最大提举频率
最大容许限值:MPL=3AL

分为三个级别


低于AL:多数人能耐受
AL和MPL之间:必需有指导和工程上的措
施,否则也是不可耐受的

超过MPL:多数人不能耐受,应重新设计


卷尺:测围度
可调式坐高椅 体重计 直角规、弯角规、活动直角规、附着式量角器、 三角平行规
(二)常用人体测点:

根据骨的突起、边缘及表面骨性标志来 确定,固定的,不因动作而改变
1.头面部测点
(1)眉间点:两眉之间的眉间正中线上,从侧 面看最向前凸出的点 (2)头顶点:头部保持眼耳平面时,头顶部正 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 (3)枕后点:头部正中矢状面上的向后最凸出 的点 (4)耳屏点:耳屏软骨上缘,耳轮脚基部向颅 侧皮肤过渡的点

身体左右尽可能保持对唱,有左右差别的 项目均在右侧进行 受呼吸影响的项目,应在呼吸平静时测量

2.测量的方向:

测量时必须严格规定测量方向
(1)测量的基准面
矢状面、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 眼耳平面或法兰克福面:左右耳屏点、
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
(2)测量的方向:
上下:头侧端,足侧端 内外:正中矢状面

PWC170计算公式
PWC170=N1+(N2-N1)(170- f1)/ (f2 - f1)

最大摄氧量的推算公式
VO2max(L/min)=(13.1 PWC170 +1070)/1000
注意事项
1.
测试应在餐后2小时进行,避免受饮食的影响。测试 前1小时不吸烟、喝茶等。 重体力劳动后休息一天,测试前一晚应无失眠。 室温应为15℃~23℃,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小 于65%。
腰背痛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NIOSH根据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
流行病学等研究结果提出

属于卫生学限值 可用来预测搬运、提举的重物的负荷范围、 评价负荷是否安全、是否应采取改进措施, 从而预防腰背痛的发生
15 7.5 F AL 392( )[1 (0.004 V 75 )](0.7 )(1 ) H D Fmax
3.
一、 人体测量

用测量的方法研究人体的特质,探讨人体的类 型、特征、变异及发展规律,为机器、仪器设
备及工具等的设计及布置、工作场所的布局提
供依据。

既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方便,又能有效地使 用仪器,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
(一)测量仪器:

要求使用方便,精确、轻巧 人体测高仪(马丁测高仪):测高度
第一次每分钟上下15次左右,心率可达110次/分
左右
第二次每分钟上下25次左右,心率可达150次/分
左右
通过调节背上的负重或上下阶梯的速度达到所要
求的更高心率
工效学评价方法
目的与要求
1. 2.
掌握人体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注意事项 熟悉人体测量仪器、常用人体测点、动作要 素符号、动作改进及评价、动作分析方法 了解动作分析目的及意义

适用于评价全身性的动态体力劳动,不适于
评价耗氧量不高却易于疲劳的作业
2.
心率及PWC170:安静心率、靶心率(适宜
心率)、最高心率

靶心率=(最高心率-安静心率)*40%+安静
心率

最高心率=220-年龄(岁) 脉搏法、心率检测仪
3.
肌电图、血乳酸、体温等
4.
手工搬运提举限值 搬运、提举重物是常见的生产性活动,也是
职业生理、职业工效学实验
职业生理检查方法
主要内容:
1. 2. 3.
体力劳动能力与负荷的常用指标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
PWC170及其测定
一、体力劳动能力与负荷的常用指标
1.
能量代谢率与耗氧量、最大摄氧量 :

能耗量:主要靠有氧代谢供给,一般每消耗
1L氧约产生20.92KJ能量,因此可用耗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