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藏昌都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西藏昌都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昌都地区在西藏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是西藏通向西南地区的必经之路,是川藏、滇藏公路的枢纽,是西藏的东大门。
历史上处于康区的核心地带,历史上处于“治藏必先安康”的战略地位。
是康巴文化的中心,是多种文化的交融的地带。具有文化上的独特性与神秘性
处于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核心地带,“川、滇、藏旅游金三角区”的谷地。
四川的甘孜是四川省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与昌都地区相邻的德格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拉萨昌都甘孜成都
林芝
迪庆昆明
(2)与航空中转城市成都市的区位关系
四川成都是区外游客进入西藏的主要中转点,为东部进藏的主要通道。是昌都唯一开通的与区外有航空联系的口岸,未来也将是昌都游客的主要中转城市。成都的旅游发展与昌都的旅游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山岳类旅游资源:处于横断山区,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著名雪山梅里雪山、达美拥雪山。
河流景观资源: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及其支流水系构成丰富多变的河流景观。其中怒江河谷是典型的狭谷,悬崖壁立,水流湍急,自然景观惊心动魄。
冰川景观资源:位于南部边缘与云南省交界的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发育现代冰川,是横断山脉现代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区,冰川舌可伸到森林中。
国家的西部开发政策。
旅游业是西藏自治区重点扶持的产业。
根据西藏自治区的旅游发展布局规划,昌都旅游资源是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包含有西藏省重点建设的旅游线――茶马古道旅游线。
3
整体优化与优先开发
游线的组织的可行性
各功能区各项功能用地布局的完整性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弹性原则
(二)规划体系采用的技术路线
藏药、民间工艺品旅游资源:昌都利民藏药厂、日通藏药厂等都是昌都著名的藏药生产企业。
5
(1)地区开放政策:昌都作为非开放地区是限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变为开放地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保障。
(2)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但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将更为远离昌都地区。使昌都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重心保持良好的市场联系是昌都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议题。
(3)发展旅游业的门槛成本:旅游业初期投入和运转费用远远高于其它省区,如果没有较大的客源规模,旅游投入将远远大于收益,旅游业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4)资金与市场:旅游业前期投资将主要依赖国家投资。由于远离国内主体旅游市场和旅游口岸,国际入境旅游者还主要靠东部口岸进出,时间和空间距离阻力都很大。
(5)市场竞争:昌都地区旅游资源与周边的四川甘孜、云南迪庆等地区在资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类同性。只有在地域上与周边地区形成明显区别和分工,才能将四川和云南的游客引向昌都,否则将形成竞争关系。
(6)自然生态环境:大量植被已经遭受破坏,并且很难恢复。
第二章
一、规划依据和原则
1
本次规划的地域范围包括昌都地区的全部行政地域范围,总面积10。87万km2。1。规划的重点区域是沿主要交通干线的景区和昌都镇核心景区。
规划性质为宏观尺度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属宏观战略性规划。
本规划时序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段:
第一章
一、规划区概况
1
规划地域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在东经93ْ40´-99ْ05´,北纬28ْ30´-32ْ28´之间,南北长约445公里,东西宽527公里。全地区总面积10.87万平方公里,面积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9.02%。
规划区包括昌都地区11个县,包括24个镇,118个乡,1622个自然村。
2015年,成都至拉萨的公路升级为一级,并且行程将大
起始
公里
类型
等级
巴郎隧道
巴郎公路隧道
新建
3级柏油
康—塔
康定—木格措—塔公
70
改造
3级砾石
成雅高速
成都—雅安高速公路
145
新建+扩建
高速水泥
雅—泸
雅安—泸定
165
改造+扩建
3级水泥
4
总体上看,昌都丰富多样的高山峡谷、自然生态和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文化,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其中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包括:
以成都为出发点,可以与昌都旅游线路相连的旅游线有:成都――雅安—康定――昌都—拉萨(2839公里)。
上述线路也是目前四川与昌都的主要交通干线。成都和康定之间已经修建了163公里的二级柏油高速公路,于2000年竣工。
至2010年,四川省规划的与昌都旅游发展相关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
建设康定机场,可作短距离起飞降落;
湖泊景观:海拔4100米的高原湖泊芒错湖、具有神秘色彩的然乌湖。
温泉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温泉十多处。包括著名温泉曲孜卡温泉、东巴温泉、伊日温泉、然乌温泉、美玉温泉、基唐温泉等。
自然生态类旅游资源: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生态系统,包括红拉山自然保护区、长毛岭自然保护区等。
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是康巴地域文化的核心区,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康区藏族民俗文化。
近期:2000——2005年,为产前期,景区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中期:2006——2010年,为产后期,旅游基本接待能力形成,旅游业开始形成产业化阶段。
远期:2010——2020年,旅游接待服务建设完善进一步,旅游产品成熟阶段。
规划还将对2020年以后的远景发展作出战略性安排。
2
199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旅游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是三江流域中国东部气候启动区,生态环境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面临调整。
3
(1)与毗邻地区的区位关系
处于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中心部位,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谷底区。
拉萨和林芝是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地区。
南部的云南省的迪庆以著名的香格里拉为品牌,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是云南新兴的旅游区,旅游业规模达到万人/年。
流程图(略)
一、旅游业发展目标
1
总体战略目标:建立昌都地区旅游产业体系,建成西藏东部的旅游走廊。
(1)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开发必须实行可持续性旅游战略,确保旅游业可以获得长期回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2)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并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