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 1.单项选择题:(2)、(3)、(5)、(10) 四小题得分率较高,超过85%,其余各题的得 分率均在85%以下,其中第(14)、(15)两 小题的得分率不足25%;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1)小题错误在于对溶液的概念混淆不清。 第(4)小题有17.02%的学生将能使液体温度明
题号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得分率
6
16.14% 6.24% 4.94% 72.15% 72.15%
7
2.47% 10.47% 84.76% 2.07% 84.76%
8
11.49% 17.88% 16.10% 53.11% 53.11%
9
69.54% 15.00% 11.70% 3.37% 69.54%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14)小题得分率只有20.04% , 错误在于学生对混合溶液中杂质的除去不 能正确掌握,对不同物质的特性不理解。 第(15)小题得分率只有22.22% , 错误在于学生对图像提供的信息不能有效 提取。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16)题第2小题,部分学生不知道金 属加工成导线是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延 展性;第1、4小题学生对化学专有名词书 写出现错别字,如“吸附性”写成“吸咐 性”等
10
90.34% 4.42% 3.37% 1.61% 90.34%
二、试卷得分分析 (一).选择题数据分析:
题号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得分率
11
2.23% 83.97% 2.35% 11.25% 83.97%
12
6.72% 8.31% 60.52% 23.77% 60.52%
13
8.93% 65.86% 19.92% 5.01% 65.86%
18
7
0
5.431 0.78
19
9
0
6.428 0.71
20
6
0
2.311 0.39
21
9
0
3.647 0.41
(三). 数据分析
全区均分:52.84分;第Ⅰ卷均分 21.08分 第Ⅱ 卷均分31.76分;
全区及格率:68.19 %;全区优秀率:26.69 %;全区差分率:9.21 %;
全区最高分:79分;全区最低分:2分
一、试题特点
❖ 4.全卷由四大题组成,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 实验题和探究性综合设计题等题型,突出考查学 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 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实验能力。 试卷图文并茂,趣味性强,符合初三学生特点。 文字阅读量大,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选择题第15 题)但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一份质量较好的调研检测 试题。
14
20.04% 23.39% 16.50% 38.94% 20.04%
15
11.68% 22.22% 45.37% 18.92% 22.22%
(二).其余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题号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16
4
0
3.356 0.84
17(1-4)9
0
6.75
0.75
17(5) 6
0
3.804 0.63
一、试题特点
❖ 3.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次期末考试 的一个特点。试题设计多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 素材(如:家庭小实验;低碳化学;燃气热水器; 西周青铜器,清代铁制烟斗)以及文学俗语和成 语等为背景,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现 实需要,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17)题第1小题部分学生仪器名称写错 字;第2小题将稀硫酸写成稀盐酸;第3小题 不能规范表述,化学方程式写错;第4小题 没有看清溶液二字而错误选B和G;第5小题 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学生存在不同的 弱部,解题过程不完整,不能正确列出相关 物质的质量关系,导致后面的列比例式解答 错误等等均有不同程度出现。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11)小题错误在于部分学生对量取水时 俯视读数,则所量取水的体积究竟是大还是 小不清楚,有11.25% 的学生选择了D。 第(12)小题错误在于部分学生对溶解度曲 线中饱和溶液的理解不到位,有23.77% 学 生选择了D。 第(13)小题错误在于部分学生对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是否属于燃烧更旺,不 能正确理解。
2
85.80% 2.85% 5.91% 5.08% 85.80%
3
1.09% 96.04% 1.38% 1.42% 96.04%
4
71.58% 17.02% 4.08% 6.01% 71.58%
5
0.47% 0.36% 98.67% 0.47% 98.67%
二、试卷得分分析 (一).选择题数据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六合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 学试卷是一次调研性检测试卷,命题是以义务教 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人教社主 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 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至第九单元课题三溶 液的浓度)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最基础的化学 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 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显降低的选成B.氢氧化钠。 第(6)小题错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碳单质的
可燃性和还原性的区别。
(四).各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7)小题错误在于部分学生不知道碎 鸡蛋壳中加入一些醋精可制得二氧化碳, 故有10.47% 的学生选择林此答案。 第(8)小题的得分率只有53.11%,表 明学生对这些组概念不甚理解。 第(9)小题错误在于部分学生对词语或 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到位,甚至不 清楚。
一、试题特点
❖ 5.本次调研性检测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满分为 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题的数量适当, 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思考和作答时间,和中考要 求基本吻合。
二、试卷得分分析 (一).选择题数据分析:
题号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得分率
1
3.73% 10.45% 5.89% 79.56% 79.56%
一、试题特点
❖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实验 探究设计综合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 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 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 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 程推进具有导向作用,是中考命题的前置,也是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