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组《儿童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想把脚丫接在刘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德追求和向往。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2.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儿童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我想》(板书)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随机挑一个学生读诗。
4. 听录音读,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5. 全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6.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写一写。
(生写完后,展示一位学生
的感受)
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 全班齐读,说一说“我”想做什么?
2. 这么多的愿望中,你最神往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3. 读一读最让你神往的愿望,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 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5. 作者沉浸在这些美好的愿望中,该是多么的幸福啊!不过——齐读最后一小节。
那“遥远的地方”是哪儿?飞到那儿干什么呢?
6.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7.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试着背一背。
四、我是小诗人
1. 读得真美!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下面我们也来做个小诗人,学着课文的样子来写一写,好吗?
2. 生练习写一小节诗。
3. 评选小诗人。
(挑四位同学的诗展示,全班投票选出班级小诗人。
)
五、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一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六、作业
1. 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学第二首诗。
2. 找两首儿童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悠出歌唱
长成篷帐
我想
望蓝天
变成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