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Ⅱ试题(附加题)(满分40分,答题时间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2~25题。
(10分)以昌黎之崛强,宜鄙俳体矣而滕王阁序曰得附三王之末有荣耀焉。
以杜少陵之博大,宜薄初唐矣;而诗曰:“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以黄山谷之奥峭,宜薄西昆矣;而诗云;“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鹄。
王、杨立本朝,与世作郛郭。
”今人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何蜉蝣之多也!(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23.文中“黄山谷”作为称谓,是称黄庭坚的▲ 。
(1分)24.作者袁枚是清代诗人,文学上主张是(▲ )(3分)A.肌理说B.性灵说C.格调说D.神韵说25.文中作者批评了哪类人?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妙设计,三气周瑜,周瑜临终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身亡,诸葛亮却又动了恻隐之心,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东吴吊唁周瑜。
B.《子夜》中,赵伯韬想吞并吴荪甫的企业,趁吴荪甫资金短缺之机,散布谣言诱使股民提取存款,吴荪甫贴告示说提款自由且利息可通融,扑灭了赵伯韬的流言。
C.《茶馆》中常四爷因瞧不起打手马五爷而与他顶撞起来,这时,吃洋教饭的二徳子说“你威风啊!”“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三言两语就将马五爷的气焰压下。
D.《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E.泰戈尔《飞鸟集》在对人生的点点思绪的抒发之中,诗人以抒情的彩笔,写下了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从而给人以多方面的人生启示。
27.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海棠诗社起社时,探春为什么给黛玉取号“潇湘妃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2)《呐喊》中多篇小说都有关于“辫子”的重要情节,请举两例,写出作品名称、主要人物并简述相关情节。
(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8~30题。
从来中国小说,十九以喜剧散场。
其能破此习惯者,不能不首数《红楼梦》。
说者对于此事,一半归功曹雪芹,一半归功续后四十回之高兰墅,吾以为红楼之得传,初固毋待于后四十回之绩,然真正赚得天下后世儿女一副眼泪者,一大半在后四十回。
天下莫不知有曹雪芹,知高兰墅者果有几人。
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
文章而言创作,非难。
文章而续人之业,实难。
何则?盖续人之作,我有笔墨,不能写我欲说之话,我有思想,不能发我欲说之主张。
必以我之心,置人家心腔中,而代为思之书之发挥之,始得无咎。
如此续书,能吻合原人之意,已觉不易,况传之后世,赚得天下儿女一副眼泪乎?高所续红楼梦四十回,其写王熙凤,史湘云,甄香菱等人,虽未能合曹雪芹之原意,而宝玉之走,黛玉之死,袭人之嫁,宁国府之被抄,以及惜春一大部分人之下场,皆能与前八十回之草蛇灰线,水乳无痕。
不但此也,其言语动作,甚至一小习惯,一口头语,亦莫不然。
写贾政仍是贾政,写王夫人仍是王夫人,写宝玉等一切人物,仍是宝玉等一切人物,至其一样注重白描,犹余事也。
然则其绞脑滴血,对前八十回之诵习揣摸,果至何等程度哉?冥冥之中,曹是否引高为知己,吾不得而知。
若俞仲华之于施耐庵,关汉卿之于王实甫,则真应对高而自愧矣。
人生得一知己难,求得为文一知己尤难。
吾于曹高之事,不禁长叹焉。
(选自张恨水《文论语丝》)28.作者为什么说“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6分)29.解释第二段中的“草蛇绳灰”的含义。
(3分)30.高鹗所续《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与曹雪芹原先的意图有较多出入,请结合王熙凤和香菱的判词进行分析说明。
(6分)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D2.C3.B4.C(“宣告”改为“通告”;“敝”改为“本” ;“提出”改为“垂询”;“贵用户”改为“您”)5.C(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这种“干支纪法”形成的一种历法,叫干支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B(息:减少)(3分)7.C(为:向)(3分)8.(1)因此君子把担任或不担任官职看得很轻,像云卷云舒般随心自由,不被富贵所诱惑。
(2)凭借希则的资质才能却幽居匿迹被埋没,难道不是上天将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9.对方希则才华的钦佩,对方希则修养的赞扬,对方希则遭遇的同情,对方希则重情重谊的称道,对方希则大器晚成的期待。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我从上都来,寄居在客店,风尘仆仆、艰难跋涉,一直到第二年春天。
恰逢天子正好推崇儒学,开设了选拔官吏的考试,命令从乡里选拔人才,而四面八方怀揣上报公文来参加入京应试的杰出人才,就要用几百几千来计数。
我虽然是后进晚辈,却也牵着衣服、磨着脚背、推着胳膊来交往在他们当中。
交往的人原本就很多了,晚些时候才遇到他,车盖遮瞒道路,交往密切,尽情得相互取笑作乐,外表得意忘形,内心敞亮豁然,即使是庄子与惠子的在濠梁时的美好交往也不会像这样啊。
不久,他在内台应试,因主管官吏的冤枉,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停止了考试。
官宦们谈论都为他感到伤心委屈,他还内心恬静,竟然使人不能察觉内心的不平。
后来,过了几天,带着行装,准备了船只,飘然东下,向我这个愧对友情的人,索要几句话作为临别相赠。
那些广泛了解宇宙世界的人而见识就会长远,完全懂得祸福依伏的人就会知道命运的无常,这不是可以对见识浅薄、听闻少寡的人说得清楚的。
方希则,是一个通达事理、出类拔萃的人,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评价他。
过去,公孙弘曾经退隐,乡里人又推举他,在对策考试中最终取得第一名,又写了十几份奏章上报皇上,每次都要得到回复才肯罢休,最终成为汉朝的名臣。
凭借方希则的资质才能却幽居匿迹被埋没,难道不是上天将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反反复复得像这样呢?好的工匠最晚完成的是大器,出发晚却先到达的是良马。
他的才华就像那奇异日子彩虹垂挂像在银河里洗濯头发美景,使各位儒生后辈仰慕不已,这原本就是方希则胸中所积累的才华,难道还要借助我的话说出来吗?设酒饯行,酒喝到一半,在座的都要离开,我拿起酒杯,即兴写了这篇赠序,词不达意。
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人名)也写了诗来作为赠别,那么饯别叙旧心情完全表达出来了,这里就不再说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绝句(1分)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溪水湍湍,浪花迸跳,相溅有声的情形。
(1分)诗人描写这一细微的自然现象,为后句白鹭受惊做了铺垫;(1分)表现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赏悦之情。
(1分)12.共同的描写手法:以动衬静(反衬)。
(2分)意境的相同点:都具有灵动的生命气息;(2分)不同点:“白鹭”句有世外自然的空灵自在,“浣纱”句有田园生活的清新纯美。
(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恐年岁之不吾与(3)以手抚膺坐长叹(4)惊涛拍岸(5)猥自枉屈(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必贵师而重傅(8)历览前贤国与家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8.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
(2分)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证更加严密。
(4分,每点2分)19.⑴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⑶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美丽境界。
(每点2分)20.⑴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⑵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⑶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
(每点2分)七、作文(18分)21.参照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试题Ⅱ试题(附加题)22.宜鄙俳体矣/ 而滕王阁序曰/ 得附三王之末/ 有荣耀焉(共3分,每处1分,共3分;3处以内(含3处)划分错误,不倒扣分;3处以外,多划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3.号(自号、别号)(1分)24.B(3分)25.在文学上没有入门,却自高自大,鄙视大家的浅薄狂妄之徒。
(每句1分,共3分;错别字不得分;标点符号不占字数。
)26.A C(5分,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两个答案的顺序不论。
)29.指《红楼梦》前八十回在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或明或暗的线索和迹象。
(3分)30.“一从二令三人木”基本意思是王熙凤最后被贾琏休弃,续书结局是王熙凤在贾府病死,与与曹氏原意不同。
(3分)“两地生孤木”寓指夏金桂。
判词后两句意指香菱最后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续书写香菱最后被扶正,与曹氏原意相反。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