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点填空(第一章)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是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来源。
(直接)③太阳辐射能维持着,是促进地球上的的主要动力。
④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间接)三、太阳辐射能的影响因素①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②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③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能贫乏的原因四、地球自转速度看左图回答:①角速度,除外,其它各点。
②线速度,自向逐渐减小。
③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④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
⑤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
五、地球公转速度看上图回答:①近日点公转速度;远日点公转速度;②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近日点为月初,冬至日为日左右,如上右图的点;远日点为月初,夏至日为日左右,如上右图的点。
六、昼夜的界线-----晨昏线①画法:晨昏线与垂直②判别: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线;③应用1: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为二日;当晨昏线与极圈线相切时,为二日;④应用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时;昼半球的中线是12时,夜半球的中线是时。
习题1:(2009·广东文基)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1)~(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七、时间的计算①地方时:因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分钟;加减;北京为°;②时区:全球共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③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个小时;北京为区④日界线:有条,一条是日界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的,且加减;另一条是日界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的,但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习题2:(2000·广东)下左图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1)NA的经度为___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___;(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八、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看上右图回答:①地球自转形成的道平面和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的交角,如右图角。
②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上;冬至日,太阳直射在上;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上;③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带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的度数= 带的度数;④若黄赤交变大,则热带变,温带变,寒带变。
九、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各地:①夏半年(),昼夜;②夏至日这一天,昼达到一年中的;③纬度越高,昼越,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现象。
北半球各地:①冬半年(),昼夜;②冬至日这一天,昼达到一年中的;③纬度越高,昼越,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现象。
十、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①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②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③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边递减;赤道至北回归线地区:①一年有次直射现象;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为°;十一、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①计算公式:,φ为当地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φ与δ两地同在一个半球用—,分在两个半球用+)②应用------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海门(30°N)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③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乙)。
习题3: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该地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都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量。
据此回答(1)~(3)题。
(1)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空气稀薄B.气温高太阳辐射强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D.大气逆辐射强(2)该热水器每天获得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应为A.10时 B.11时 C.12时 D.14时(3)乙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变化图。
图中反映6月22日夹角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习题1解析:(1)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出现在春秋二分日,此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物体无偏转现象,运动方向保持初始运动方向。
习题2解析(1)北半球地球逆时针自转,由于非阴影为新的一天,所以NA为0点经线,NB为180度经线。
根据图中120度夹角,可以推知NA的经度为60°E。
(2)此时60°E地方时为3月22日0点,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地方时,两地相差60经度,地方时相差4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3月22日4点。
习题3解析解析:西藏地势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出90°E为12点,故北京时间为14点。
解析: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
6月22日时的夹角应该最小。
必修一知识点填空(第二章)1、 画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画出2个不连续面、 3个内部圈层、 1个软流层、 1个岩石圈由图看出: 和 合在一起叫岩石圈;软流层位于 ,一般认为是 的发源地。
2、地壳的厚度不均, 部分较厚, 部分较薄。
呈不连续分布。
3、岩石圈由A 、B 、C 三类岩石组成。
其中,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为 ,由三大类岩石通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为 ,由三大类岩石变质形成的岩石为 , 岩石经过重熔再生形成 。
4、地壳物质循环图(8根)填写左图各字母代表的意义:A B C D E ,与其代表意义相同的字母为 ; F ,与其代表意义相同的字母为 ; G ,与其代表意义相同的字母为 ;解题关键:找到三进一出的为岩浆。
岩浆生成岩浆岩。
三大类岩石均可转化为岩浆。
(拓展延伸)地壳物质循环(6根)1、甲是 ,代表岩石是 ;2、乙是 ,代表岩石是 ;3、丙是 ,代表岩石是 ;4、丁是 ,代表岩石是 ;5、写出图中箭头代表的意义:指向甲: ;指向乙: ;指向丙: ; 指向丁: ;解题关键:找到一进一出的为岩浆。
岩浆生成岩浆岩。
只有变质岩可转化为岩浆。
甲 乙 丙丁,形成地貌;(双选)图13为“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读后完成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①为大气对流层B.②为地壳C.③以上称为岩石圈D.⑤可能呈液态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双选)读“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和③表示的地质作用是A.冷却凝固B.外力作用 C.重熔再生D.变质作用4、一般情况下,下列岩石不能找到化石的是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 D.石灰岩5.(双选)右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为大理岩B.乙处宜建大型工程C.丙处为向斜成山D.丁处为储油构造(双选)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
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的作用,丹霞盆地的红色地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区的“红岩”属性、典型植被类型分别是A.沉积岩 B.变质岩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7、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包括A.地壳的上升运动B.地壳的下沉运动C.流水的沉积作用 D.流水的侵蚀作用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甲处地质构造为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9.甲处谷地成因是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C.断层处岩石破碎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大气专题-----------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①填写左图字母代表的意义:A 辐射,作用是加热;C 辐射,是受热的直接热源;B 辐射;D 辐射;补充辐射损失的热量②“太阳暖,大地暖,大气大地。
”二、热力环流及其应用填写左图字母代表的意义:①A地箭头空气F上升的原因,因此在高空形成压,近地面形成压;②B地箭头空气E下沉的原因,因此在高空形成压,近地面形成压;③C、D为力,气压由压指向压④在图上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⑤应用:海陆风中白天吹风,晚上吹风、城市热岛效应中近地面吹风。
三、画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图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