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方法
(223652) 江苏省沐阳县扎下乡中心小学荣峨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在感受、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因素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与情感反馈,从而形成个性品质,具有革命情操,提高道德素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少教师把它忽视了,遗忘了。
为此,在目前,有必要强调情感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六种情感教学的方法:
一、以情动情法。
进行情感教学,教师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作者在课文中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把握住课文中表达思想感情的词句或段落,通过富有感情的讲析,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幅充满感情色彩的绚丽画面,去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动情,爱同爱,恨同恨,喜同喜,悲同悲,忧同忧,怒同怒,从而把作者、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融成一片,达到预期的情感教学的目的。
例如:有人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教者首先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然后用富有感情的绘声绘色的语言去讲析五壮士的壮行、壮举、壮言、壮心等思想内容,以情动情,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热爱五壮士,痛恨敌人,既为五壮士的跳崖牺牲而悲痛,又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而自豪,课堂上,出现了师生同时流泪的场面,由此可见以教师的感情去激发学生感情的效果。
二、创造气氛法。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创造一种十分浓厚的群体情感气氛,如欢乐、兴奋、哀怨、忧愁、抑郁、恼怒、气愤等等,让学生受到强烈感染,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产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反馈,让一股股感情的潮流去冲击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较好的情感教学的效果。
创造情感气氛,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如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观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实物、图片或录像,等等。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首先向学生讲述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电视纪录片,然后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坐深深感受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深深体味到人民群众为失去周总理而无比悲痛的心情,并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讲析,让学生“心临其境”,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悼念之情,这样创设一种强烈的群体情感气氛,有利于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三、对比类比法。
对比或类比,是许多课文常用的写作方法,作者通过对比或类比,抒发强烈的感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固有的对比或类比内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作对比或类比,或把同一作者写的不同题材的课文作对比或类比,让学生加深理解和领悟课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粜米》,引导学生把戴旧毡帽的农民与万盛米行的先生作对比,把农民去万盛米行前后的情景作对比,从而让学生加深了解旧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产生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这样运用对比类比法进行感情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情体验,取得良好的情感反馈。
四、想象联想法。
想象和联想是丰富情感的重要手段。
借助想象和联想,可以再现和充实课文中的情境,可以扩展课文中情感的广阔天地,从而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掀起情感波澜。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凡卡》,在讲析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现凡卡三个月的痛
苦的学徒生活情景,如“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这儿的人都打我。
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
我老是哭。
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
……”,等等。
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小凡卡过着“连狗都不如”的十分痛苦艰难的生活,从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对黑暗旧社会的憎恨感情。
学生越是憎恨旧社会,就越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果在课堂上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就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情感教学的效果。
五、争议评论法。
为了加深对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课文中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所蕴含的感情加以评论,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起争议。
这样,通过评论与争议,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又能增强学习兴趣。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风》,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表进行评论。
在评论中,学生提出几种看法: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老舍憎恨旧社会的思想感情;有的认为本文写旧北京春天的大风,表达作者老舍同情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认为本文前四节写风的狂暴,是为了反衬第五节所描写的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统一了认识:本文写旧北京春天的狂暴的大风,主要是表达作者憎恨清朝统治末期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暗示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道理。
这样,学生在评论中加深领悟了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增强了情感体验。
六、参观实践法。
有些课文,如写景散文,写真人真事的记叙文,在进行情感教学时,可以采用参观实践的方法。
根据本地本校条件,带领学生参观风景区、名胜古迹、工厂农物或有关展览会等,让学生在参观实践中加深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的理解,增强情感体验,产生感情共鸣与感情反馈。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花潮》,讲析完课文后,带领学生去附近公园观赏各种鲜花,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中所表达的“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思想感情,这样,情感教学的效果比较好。
上述六种情感教学方法,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同时运用几种方法,随文而变,因课而异。
“情感如同胞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应该选用最佳的情感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导读盲人,让学生受到熏陶,成为富有纯洁又高尚情操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