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成都地铁3号线2标环境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编制:审核:批准: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成都地铁3号线2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二年八月1目录目录 (2)1.全面运行ISO13001环境保护体系 (4)2.环境管理目标 (4)3.识别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 (4)4.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4)5环境保护体系 (5)6重要环境因素辨识、评价 (6)7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6)8环境保护措施 (7)9绩效监视和测量 (8)10土方运输 (8)10.1车辆情况 (8)10.2土方装卸 (9)10.3土方运输 (9)10.4应急响应 (9)11弃土处理 (9)11.1申报 (9)11.2运输 (9)11.3其它管理要求 (10)12污水及垃圾处理 (10)12.1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 (10)12.1.1施工排水系统 (10)12.1.2生活污水 (11)12.1.3运输车辆清洗废水 (11)12.1.4其它施工废水 (11)12.1.5排水设施维护 (11)12.2施工垃圾的处理措施 (11)12.3其它管理要求 (11)13施工废气控制 (11)13.1水泥扬尘 (11)13.2施工扬尘 (12)13.3车辆废气 (12)13.4其它废气 (13)14施工噪声与振动控制 (13)14.1施工噪声的控制 (13)14.2施工振动的控制 (14)14.3施工运输车辆噪声 (14)14.4其它噪声 (14)14.5噪声监测 (14)15施工环境卫生管理 (15)15.1生活区 (15)15.2办公室、宿舍及更衣室 (15)15.3浴室 (15)15.4医务室 (15)15.5饮水卫生 (15)15.6厕所 (15)15.7食堂 (16)16环境监控计划 (16)1.全面运行ISO13001环境保护体系在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运行ISO13001环境保护体系标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制定目标和指标,确定各职能、各层次的职责,并把目标分解到各职能、各层次。

项目部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周围实际环境状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告,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对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

2.环境管理目标项目部按GB/T24001-1996标准对本工程项目施工的环保目标承诺如下:地面允许隆陷值为+10/-30mm,保证不发生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损坏,保证不对建筑物造成任何影响,并确保其安全使用。

严格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污水排放、有害烟尘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噪声、振动等符合标准要求,其它环境因素控制目标和指标,不得违反国家及行业标准。

3.识别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1)识别与本项目有关的成都市、四川省、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形成文件并贯彻执行。

(2)开工前识别所有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文件,制订控制措施,对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管理方案。

4.环境管理组织机构为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按ISO13001环境保护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制订管理程序,明确各职能、层次的职责,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

领导挂帅,全员参加,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生产副经理、施工负责人直接管环境保护具体工作。

项目部在现场指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见图4.1图4.1 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图5环境保护体系环境保护体系如图5.1所示。

环境保护体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检查保证普及教育专业教育特殊工种教育法制法规教育项目部环保领导小组工程部(设专人负责)环保领导小组专职检查员班组长兼职检查员开展环境保护月项目部不定期抽查项目部每季一次检查小组每月一次检查工班每周一次检查班组每天检查环保部门日常监督对环境有污染的逐一落实解决技术措施、方案保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将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按相关部门法规规定办事强有力的防范措施针对特殊工种制定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方案来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强化环保意识,加强预防能力达到目标:地面允许隆陷值为+10/-30mm,保证不发生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损坏,保证不对古老建筑物造成任何影响,并确保其安全使用。

严格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污水排放、有害烟尘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噪声、振动等符合标准要求,其它环境因素控制目标和指标,不得违反国家及行业标准。

图5.1 环境保护体系图6重要环境因素辨识、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见表6.1所示。

表6.1 重大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见表7.1所示。

表7.1 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1)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组织体系,项目部经理为总负责人,项目部和设置环保专职人员,督促各部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并负责本单位的环保设施的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

(2)对环境保护敏感点加强监控,主要是居民集中区、文教区、省市文物保护区和古老建筑物,主要控制噪声和振动。

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渣土外运和处理、噪声、振动、废水、固体废弃物、扬尘、交通组织和出入方便。

(3)在施工前,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施工范围内所涉及的道路和各种地下管线,如供电、通信、给排水管线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提前协同有关部门确定拆迁、改移方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时切断各种管线时,不致影响沿线地区水、电、气、通讯等设施的正常供应和运行,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4)为确保有序施工,并使对工程所在地区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影响程度降至最低程度,一方面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另一方面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对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走行路线进行统一安排,减少施工道路上的交通流量,以防止交通堵塞。

(5)施工期间用电负荷和用水量均较大,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管线接引方案,并提前做好临时管线的接引,对局部容量不足区段,应事先进行管线的改造,防止临时停电、停水或影响附近地区的正常供水供电。

(6)做好施工期间排水,尤其是雨季的排水工作,施工期要准备足够的排水机械,临时施工场地内各设临时沉淀池一处,进行沉沙,并对施工路段地面排水的去向和受纳水体进行规划安排,防止市政排水管道因施工废水排入而堵塞及污染水环境。

(7)弃土和建筑垃圾的运输时间严格控制在22:00-4:00时间范围内。

(8)做到文明施工,并切实美化、亮化工地。

采用封闭式施工方法,用塑料制品或设置洁净围墙遮挡建筑工地,以减少施工期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9)施工期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安排施工方式和施工时间,防止施工噪声、振动对沿线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0)对施工引起的管线、道路路面和建筑物的破坏应随时维修恢复。

(11)征地拆迁有序进行,及时运走建筑垃圾,避免造成被拆迁户生活质量的下降。

9绩效监视和测量对环境管理进行绩效监视和测量,保证符合规定的要求。

定期对环境管理进行评审,评价目标是否达到要求,提出需持续改进管理方面的措施。

10土方运输10.1车辆情况(1)车辆车貌整洁,制动系统完好。

(2)车辆后栏板的保险装置完好,并另再增设一付保险装置,做到双保险,预防后板崩板。

(3)车辆应配置灭火器,以防发生火灾时应急。

(4)从事施工渣土运输的车辆设置密闭式加盖装置。

(5)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检修,以保持车况的良好。

10.2土方装卸(1)土方装卸时,场地必须保持清洁,预防车轮粘带。

(2)车辆出门时,必须对车厢、轮胎冲洗干净。

(3)车辆装载土方不应超高超载,并应有覆盖物以防止土方在运输中沿途扬撒。

10.3土方运输(1)运输车辆严格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和规定时间进行运输。

(2)突击运输或长大构件运输提前1-2日通报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交通疏导。

(3)配备专用车辆对运输沿线进行巡视,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10.4应急响应(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市容法规,一旦发现崩板立即停车,并及时向领导和管理部门汇报。

同时围护好现场,以防污染进一步扩大。

(2)配备一支10人左右的应急队伍,配备货运车一辆,铲、编织袋、水管10-20米等应急物资。

(3)如车辆在行驶中突发火灾,驾驶员应及时用车用灭火器第一时间进行灭火。

如火灾无法控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

(4)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与环卫或消防部门联系,办理冲洗道路的动力用洒水车或用水手续,以作备用。

11弃土处理11.1申报在工程开工前按规定日期内向市施工渣土管理办公室办理施工渣土排放手续,弃土经渣土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外运处置,按指定的地点进行排放。

并与渣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

11.2运输(1)开工前到市施工渣土管理办公室办理施工渣土清运资质,由施工单位自有的机械化施工公司负责渣土外运,或者交由成都市环卫部门承运施工渣土。

(2)运输车辆严格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和规定时间进行运输。

(3)各类运输车辆进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储运场地,应服从场地管理人员的指挥,按要求倾卸。

(4)工程渣土、砂石实行封闭化运输,排放施工渣土的工地出入口和消纳场地出入口,采取硬化措施并配置冲洗设施。

进出施工现场和消纳场地的车辆保持清洁,严禁带泥上路。

(5)施工产生的泥浆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干涸后方能远弃。

11.3其它管理要求(1)切实按照成都市《成都市施工渣土清运管理暂行规定》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施工渣土管理的通告》的要求施工。

(2)各类建设工程竣工后,在一个月内将工地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3)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四周设置一米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挡围栏,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

12污水及垃圾处理12.1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12.1.1施工排水系统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严格执行成都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施工组织,采用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按规划的排水去向排水,严防施工废水造成环境污染。

开工前必须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临时排水许可证》。

(1)一级排放系统:生活用水(食堂、浴室、洗手池等)较清洁,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主要布置在生活、办公区。

(2)二级排放系统:以排放雨水为主,水中含泥量较少,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但必须在出口端设置集水井,拦截水中垃圾。

(3)排放含泥量较多的水应流入布置在基坑、施工便道旁的沉淀池内,必须经过二次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

12.1.2生活污水(1)各施工项目在现场均应建立厕所收集粪便污水;固定式厕所应设立化粪池,移动式厕所也应设置收集装置,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