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眉山市2017年中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眉山市2017年中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7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图,回答1﹣ 4 题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东北方2.在热量带中位于热带的是()A.AB B.BC C.CD D.DA3.若此时 B 点地方时为12点,则参加2017年眉山市中考的同学们手表上指示的时间为()A.3 点B.4点C.5点D.12点4.若此时图示区域人们正过夏季,则可能的月份为()A.6 月、7 月、8 月B.9月、10月、11 月C.12月、1 月、2月D.3月、4月、5月读图,回答5﹣ 6 题5.7 月,ABC 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A> B> C B.C> B> A C.B> A> C D.A> C> B6.7 月,图示区1.图中 B 点在D 点的(每小题8 分,共86 分)域陆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此时盛行()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 的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8.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该省位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9.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能源,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好各地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要.以水能、地热、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0.读图,从欧洲最大港口至亚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读图,完成11﹣14题11.以地势低平、平原为主、大陆面积小,海岸线曲折的地形地势为特征的大洲是()A.⑥B.⑦C.①D.④12.以单一商品经济、充满生机的大地,黑种人的故乡为特征的大洲是(A.①B.②C.③D.④13.下列对大洲主要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低四周高B.③大洲有“地球之肺”、桑巴、足球文化著名,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C.②大洲既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又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D.④大洲有发达的经济,联合国总部、多元文化和移民国家,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14.目前GDP 总量居世界前两位的国家所在的大洲是()A.④⑥B.④⑦C.①③D.①④15.我国山地多平地少,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利用中优质耕地面积减少最为严重,要保有18 亿亩耕地形式严峻.以下耕地减少的原因中最能说明严峻形式的是()①修建高尔夫等运动场地②城镇化、工业化③自然灾害④生态退耕.A.③④B.②④C.①②D.②③2017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8 分,共86 分)读图,回答1﹣ 4 题1.图中 B 点在 D 点的()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东北方【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 表示.【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从经度看, B 点在D 点的西方;从纬度看, B 点在 D点的南方;由此可判定,B 点在 D 点的西南方向.故选:A.2.在热量带中位于热带的是()A.AB B.BC C.CD D.DA【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 表示.【解答】解: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 N﹣23.5 ° 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 ° 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 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 S﹣66.5 ° 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 ° S﹣90° S.依据经纬网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四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C 点和 D 点.故选:C.3.若此时 B 点地方时为12点,则参加2017年眉山市中考的同学们手表上指示的时间为()A. 3 点B.4点C.5点D.12点【考点】HB:区时的推算.【分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的时区的区时,求东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的时区的区时,求西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解答】解: B 点为西经120°,属于西八区,我国统一采用东八区的时间,西八区与东八区相差8+8=16 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6 个小时;当西八区的时间是12点时,东八区比西八区早16 个小时,应是:12+16=28,因为一天24个小时,所以手表上指示的时间为:28﹣24=4点.故选:B.4.若此时图示区域人们正过夏季,则可能的月份为(A.6 月、7 月、8 月B.9 月、10月、11 月C.12月、 1 月、2月D.3月、4月、5月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每年的3、4、 5 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7、8 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10、11 月为北半球的秋季,12、1、2 月为北半球的冬季.【解答】解: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每年的6、7、8 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读图,回答5﹣ 6 题5.7 月,ABC 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A> B> C B.C> B> A C.B> A> C D.A> C> B 【考点】4S: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也不相同.【解答】解:从纬度分析,图中三地位于北半球.7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则图中ABC 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 B> C.故选:A.6.7 月,图示区域陆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此时盛行(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考点】4S: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图中陆地位于亚热带大陆的东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夏季风来自湿热的海洋,所以为东南季风.故选:D.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 的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解答】解: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 毫米之间.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北京地区有民居四合院.故选:B.8.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该省位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考点】K1: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解答】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境内石漠化现象严重,产生石漠化的自然原因在于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人为原因在于陡坡开荒、过度樵采,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故选:D.9.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能源,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好各地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要.以水能、地热、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考点】T9: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解答】解: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 5 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 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在西藏,太阳能不仅被用于做饭、烧水,还被用于发电、照明、取暖等,由此可见青藏高原最丰富的洁净能源是太阳能.故选:D.10.读图,从欧洲最大港口至亚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考点】35:洲界线.【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解答】解:读图可知,①是直布罗陀海峡、②是英吉利海峡、③是台湾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从欧洲最大港(莱茵河口的阿姆特丹,也称鹿特丹)至亚洲最大港(长江口的上海),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根据题意,选项 C 符合.故选:C.读图,完成11﹣14题11.以地势低平、平原为主、大陆面积小,海岸线曲折的地形地势为特征的大洲是()A.⑥B.⑦C.①D.④【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亚洲,②为非洲,③为南美洲,④为北美洲,⑤为南极洲,⑥为欧洲,⑦为大洋洲.七大洲中,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大陆面积小,海岸线曲折.故选:A.12.以单一商品经济、充满生机的大地,黑种人的故乡为特征的大洲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解答】解: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读图可知,②为非洲.故选:B.13.下列对大洲主要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低四周高B.③大洲有“地球之肺”、桑巴、足球文化著名,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C.②大洲既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又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D.④大洲有发达的经济,联合国总部、多元文化和移民国家,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亚洲,②为非洲,③为南美洲,④为北美洲,⑤为南极洲,⑥为欧洲,⑦为大洋洲.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故 A 错误.南美洲有“地球之肺”、桑巴、足球文化著名,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 B 错误.非洲既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又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故 C 正确.北美洲有发达的经济,联合国总部、多元文化和移民国家;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为高大的山地,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地;地势特点为东西高(西部高于东部)、中间低.故D 错误.故选:C.14.目前GDP 总量居世界前两位的国家所在的大洲是()A.④⑥B.④⑦C.①③D.①④【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亚洲,②为非洲,③为南美洲,④为北美洲,⑤为南极洲,⑥为欧洲,⑦为大洋洲.目前GDP 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美国,位于北美洲;GDP 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中国,位于亚洲.故选:D.15.我国山地多平地少,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利用中优质耕地面积减少最为严重,要保有18 亿亩耕地形式严峻.以下耕地减少的原因中最能说明严峻形式的是()①修建高尔夫等运动场地②城镇化、工业化③自然灾害④生态退耕.A.③④B.②④C.①②D.②③【考点】N5: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 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 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 亿亩,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与1996 年的19.51 亿亩相比,12 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 1.25 亿亩.显然,中国的耕地保有量离“红线”越来越近,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解答】解: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修建高尔夫等运动场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高产稳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故选:C.2017 年 6 月28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