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单选题1.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邓小平2.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A.陈云B.邓子恢C.刘少奇D.邓小平5.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A.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大资产阶级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A.《不要四面出击》B.《论联合政府》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二、不定项选择题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6.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A.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8.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A.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B.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C.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D.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三、辨析题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
四、分析题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指导意义。
2.下列是摘自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材料:材料1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
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材料2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材料3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
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那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1)分析材料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范围、敌人的范围。
(2)分析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的范围。
(3)结合材料1、2与3,指出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论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答案一、单选题;;;;;;;;;二、不定项选择题;;;4. ABCD;;;;三、辨析题1.[答案要点](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
当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起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因此,在这个时候,正确地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2.[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中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
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不同。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就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3)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把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四、分析题1.[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应该处理的矛盾,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主要内容是:①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
依据这一方针,党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辉煌成就。
今天,党继续贯彻这一方针,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从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十种关系。
十种关系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其现实意义在于:①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
根据这一学说的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这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方针、政策,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答案要点](1)抗战时期,敌人是指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人民是指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解放战争时期,敌人是指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人民是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敌人是指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人民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2)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农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