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卷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生长期长2.关于东北农业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小农经营,商品率低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D.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下表示意浙江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82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2 2 2 23 3 3 3 1 13 4 1 3 1 3 1 1 1 41 1 1 1 3 4 3 32 23 3 1 2 1 1 3 3 2 23 2 14 1 4 1 4 3 3图例 1.湖泊 2.居民区 3.耕地 4.农家乐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空气湿度明显增大 B.湖泊水质日渐变差C.耕地面积大量缩小 D.居民区分布趋于集中2.为保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B.改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C.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D.严格控制居民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
该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水资源较丰富。
读某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下列问题。
5.双塔灌区农业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 C.昼夜温差大 D.水源充足6.为了在不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该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如下规划,最合理的是A.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B.增加棉花种植面积C.增加瓜类种植面积 D.增加蔬菜种植面积7.双塔灌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土地荒漠化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③土地盐碱化④旱涝灾害频繁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
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
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
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9.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A.原料不足 B.冬季寒冷漫长C.日照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10.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如表)。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用地构成(%)方案农耕地苹果园林地草地菜地A 44.1 2.4 12. 9 40.5 0.1B 18.1 11.6 36.8 33.4 0.1C 10.1 19.6 36.8 33.4 0.1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A 100 100 57 57B 64 52 50 88C 50 40 48 11211.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B.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D.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1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山西 B.江西 C.广西 D.广东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为7 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深圳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②2007年深圳市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③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2007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④深圳市产业结构合理,没必要进行产业转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目前,深圳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
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变化B.由技术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C.由重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D.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16.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17.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②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④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⑤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
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19.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人文发展速度时,会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域—景观城市化建设亟需加强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D.丁区域—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2016年6月初,中央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自1982年以来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清晰定调: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群。
这将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合理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城市体系发展不合理B.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C.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D.长三角地区缺少能源和矿产21.上海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服装纺织工业不断向城市群内其他地区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缓解安徽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B.有利于加快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C.也伴随着一定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D.各地区都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入服装纺织企业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
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列问题。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23.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
读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24.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25.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①健全社会监管机制②加大科技投入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提高第二产业比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厄瓜多尔(如图)又名“赤道之国”,首都基多是一座始建于印加古文明时期历史悠久的城市。
基多以南的科托帕希火山(5897米)是南美洲最高火山。
该国农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主要由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与冷水鱼类捕捞业、基于肥沃土壤的山地旱作农业与畜牧业、出产珍稀林木的林业三部分构成。
厄瓜多尔是世界上特别适于种植玫瑰花地区之一,其玫瑰花品种繁多、花蕾大、花色艳、花期长而闻名于世,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地,鲜花产业成为该国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目前,厄瓜多尔玫瑰花种植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1)描述基多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其对玫瑰种植的影响。
(2)分析基多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3)推测近年来厄瓜多尔鲜花物流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为厄瓜多尔促进玫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问题:②从该国三种主要农业活动中任选一个,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
2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中央直辖市天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
土地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0.4%)。
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间的结合部。
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为华北全区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