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学习资料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基础视听语言第一章“视”--- 画面第一节镜头第二节拍摄角度第三节电影光线第四节电影色彩第五节电影构图第六节镜头间的连接技巧达标测试(一)第二章“听”--- 声音第一节语言第二节音乐第三节音响第四节声画关系达标测试(二)第三章蒙太奇及简单的影视常识第一节蒙太奇第二节影视常识达标测试(三)第二部分影视作品分析第一章如何观看电影第二章影评写作第三章主题分析第四章画面组合第五章几种影视作品类型达标测试(四)第三部分命题编讲故事导言应试综述第一章故事与情节第二章立意第三章人物第四章讲述的技巧第五章关于讲故事的几个思维误区和常见的故事类型达标测试(五)达标测试(六)达标测试(七)第四部分历年考题分析第一章河南省统考第二章单招考试附:随书光盘目录前言《青苹果编导艺考宝典》是汇集青苹果所有老师教学经验的一本内部教材。
可以说书中所述内容以前只存在于我们青苹果每位老师的大脑里、讲义中。
但就是这些内容,塑造了青苹果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连续五年青苹果的艺考通过率都保持在98%以上,09年更是获得了省统考通过率100%的骄人成绩,而且先后有几十多名同学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录取。
是这些神话让青苹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我们应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将青苹果每位老师的考试秘笈整理成《青苹果编导艺考宝典》,希望这样能够惠及更多的艺考学生。
《青苹果编导艺考宝典》是在张一凡老师的指导下,在青苹果所有老师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编写完成的。
此书适合于报考艺术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片管理、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影视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等专业考生使用。
本册笔试卷内容包括:基础试听语言、影视作品分析、命题编讲故事和历年考题四大部分。
我们结合历年教学经验,在书中以“考点提示”的形式,分析历年考试热点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在每一章后面配有“达标测试”,供同学们熟悉考试题型和自我测验使用。
随书附赠的光盘,其中包括了达标测试和历年真题的视频资料。
对书中不完善的地方,也欢迎各位考生多提宝贵意见。
由于每年艺考都会有新的变化,我们青苹果也将及时关注考试的最新动态,并且第一时间在网站上公布。
各位考生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关注更多最新最全的艺考信息。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从青苹果毕业的历届学员,是你们回馈的考试经验,让此书的羽翼更加丰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青苹果衷心的祝愿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们,考出优异的成绩,迈进艺术的神圣殿堂!青苹果教研室 2009年4月第一部分基础视听语言第一部分基础视听语言(此部分教学共7课时)教学使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世博会宣传片》、《工厂的大门》学习目标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前几种艺术的综合体,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
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正式公映自己制作世界最早的影片获得成功,至今仅有百年历史。
近几年高考对专业术语的考察有所弱化,但是我们也应该对常识性的术语做简单的了解,一些专业类院校还是有所涉及。
另外通过对这些专业术语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影视作品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第一章“视”--- 画面(本章教学共3课时)教学使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第一节镜头镜头:物理镜头/摄像机连续不停的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电影片段。
简单的说就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的拍摄的素材。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拍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了塑造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
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
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
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
《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
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
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造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述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在绿色的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
《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
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
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
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
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
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4.近景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
观众已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
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动作,也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
《老井》有一组旺泉婚后与喜凤的感情戏,都用近景加以精雕细刻。
尤其是夫妻俩为自己儿子取名的场景,通过一个长达215英尺的镜头,把这个具有生活本色的画面作了尽兴的渲染。
5.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
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
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如《魂断蓝桥》的吉祥物;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如《芙蓉镇》中扫帚的三次特写:分立墙角的扫帚、渐渐靠拢的扫帚、并排合一的扫帚,写了两个扫街人相爱的独特经历;可作转换时空的手段;还可与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
特写镜头不宜毫不无节制的滥用,一般应和全景结合起来使用。
二、运动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
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
大量的是运动镜头。
1.推镜头:在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
用推镜头,使银幕的取景范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
在景别上也由远景变为全、中、近景甚或特写。
此种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
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
如《公民凯恩》有个镜头,一直把镜头推到一架刚被扔进火炉雪撬上的几个字:“玫瑰花蕾”。
影片突出这个细节,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探索主人公与“玫瑰花蕾”的关系。
2.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由近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与观众距离也逐步加大。
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体。
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成全景、远景。
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
3.摇镜头:摄影机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有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对象巡视。
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
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左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
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移镜头: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的镜头。
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对象。
它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走边看的状态。
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所以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5.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摄对象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镜头。
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
如《罗生门》一场戏都在山林,占据了全部镜头的四分之三。
特别是灌木丛中强盗多襄丸奔跑的场面,创作和高速跟拍的镜头,由剧中人在山坡疾驰、迅捷的跳跃式的动作,淋漓尽致刻画了自恃武艺高强、狡狯残忍的山贼本性,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6、升降镜头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到的画面叫升降镜头。
(1)、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第一、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第二、升降镜头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2)、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第一、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第二、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的点面关系。
第三、升降镜头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第四,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第五、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三、其他镜头1.空镜头: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
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
空镜头的内容不“空”,它是影视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划人物、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空镜头的在展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往往出现在影片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