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八年级语文竞赛题【注意事项】1、本次竞赛的试题共8页,三大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凡出现学生名、学校名、班级名请用A 、B 、C 等字母代替。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0分)1、依次写出下面句中“着”字的读音。

(2分)今天邻家着.( )火了,你不要没着.( )儿没落儿干着急,要马上拿着.( )水桶奔向起火的地方着.( )手救火。

2、今年是鸡年,请在下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横行成为一条成语。

(4分) 3、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多处毛病,请找出其中四处,并写出修改意见。

(4分) 在最近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披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

”我国的水利专家日前也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迅速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下面一则报道拟一标题(10字以内)(3分) 火烧秦陵仅仅是一种燎祭方式,还是项羽所为?这一历史悬疑至今没有结论。

近日,根据阿房宫遗址考古挖掘发现,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积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

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媒体也纷纷展开了“项羽没烧阿房宫”的报道。

“才刚刚开挖,就匆忙下结论,这样搞研究有些糙。

”中国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对此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根据史料记载阿房宫“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占地面积相当大,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建筑之一。

其中仅前殿遗址东西长就达1270米,南北宽426米,总面积超过了5万平方米。

而目前对前殿遗址的试掘发掘面积却只有1000平方米,挖掘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

“在对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的挖掘中,1号坑和2号坑都发现了火烧土,而在3号坑中却没有发现,这不能就断定秦陵没有遭到大面积的火烧。

”王学理说,只有经过大面积的挖掘工作后,出来的结论才会有科学性。

5.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在10~20个字之间)(2分)6、有这样的一个传说:一个缺衣少食,无依无靠的贫苦妇女,无意中救了一个妖怪。

妖怪为了报答她,提出可以满足她三个心愿。

但是有个条件:无论她提出什么要求,她的仇人都将得到她所得东西的二倍。

于是,妇人首先向妖怪提出了两个心愿:(1)要一笔钱;(2)要一栋房子。

这样,她的仇人便得到了两倍于她的财产。

在得到了维持生活的东西后,妇人便提出了第三个心愿:。

就这样,这位妇女通过逆向思维....终于惩办了自己的仇人。

第三个心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

(4分)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

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

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比喻句(1):比喻句(2):9(1) ?烟波江上使人愁。

(2) 气蒸云梦泽,。

(3) 睛空一鹤排云上,。

(4) 斯是陋室,。

(5)古往今来,人们多以《爱莲说》中的名句“、”提醒自己,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自己高洁的品质。

二、阅读理解。

(50分)(一)(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左刻“②,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文字写在下面。

(2分)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4分)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很明显,文章的顺序是“船舱----船头----船尾”,为什么不按照“船头-船舱-船尾”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你抓住我的手了吗?(10分)“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拿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

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

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墩所在的位臵上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

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地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

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江中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膊上指甲扣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女孩惊慌地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眼神迷离。

诗人的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看书上的照片……你跳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

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

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

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

”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静、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

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长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书。

刹那间,女孩楞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

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

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

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臵……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女孩紧紧地抓住了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你能帮我一起背吗?”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结合语境,仔细品味和揣摩,分析一下加点词所能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

(4分)(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

(2分)答:(2)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2分)答:2、老师也有点犯难了,你说这文章的主人公到底应该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好吗?(2分)答:3、你真的悟通了文章了吗?那好考考你,结合文段中的某些语句,想想画线句子中所说的诗人的第二本诗集的名字应该是什么?(2分)答:《》4、小说在结尾处巧妙地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议论性的结尾。

(30字以内)(2分)答: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人们对“9〃11”恐怖袭击事件还记忆犹新,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厦在不到两个小时完全倒塌。

许多人仍然不理解,钢筋铁骨铸就的大厦,为何禁不起一撞?飞机撞击到大楼中部,为何会造成整栋大楼完全倒塌?大楼为何会垂直塌落而不是倾倒?大楼倒塌的原因和过程可能要过许久才能调查清楚,甚至可能永远成为一个谜。

但是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和图像,专家还是得出了一个初步的塌楼的分析结果,虽然飞机冲撞对大楼确实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随后燃起的大火才是造成楼房倒塌的直接原因。

建于1973年的世贸中心大楼曾是世界第一高楼,它高约411米,是外框内筒的钢结构体系。

美国凭借高强度的建筑钢材和高水平的结构设计技术建成了这个庞然大物。

建造时,光是钢材就用了20多万吨,混凝土32万多立方米。

世贸中心钢结构的钢柱非常密集,无论其建筑材料还是结构设计都是当时世界上很先进的。

大楼不仅经历了近30年的风雨依然完好,甚至这次飞机的巨大撞击也未能使之立即倾倒。

撞击大楼的波音757飞机起飞重量104吨,波音767飞机起飞重量156吨,它们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000千米。

可以想像这两架大型客机撞击大楼的冲击力有多么的巨大。

但据幸存者描述,飞机的撞击使大楼虽然晃动了近1米,但无论楼内部还是外部并没有严重塌落,这是大量楼内工作人员得以逃生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