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及反思
一、卷面大体情况
初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包括听力、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主观性试题(即非选择题, 包括阅读回答问题、完成对话、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和作文)。
试卷紧扣教材,设题阶梯性好,难易相当。
注重基础和能力相结合。
能力题有一定拓展。
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也兼顾上学期的部分内容。
这样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1、听力
听力部分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听力失分主要原因是听英语能力差,个别属于能理解所听内容,但反应能力差,说明我们日常教学中听力训练还不到位。
2、选择填空
其中得分率较低的有第3,5,13小题。
,失分主要原因是对语法、词汇或分析能力欠佳。
如单项选择中第3题“ She is _______ taller than her mother.”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A)more。
因为进校练习中对修饰比较级的词掌握不到位。
同时对多音节和单音节词比较级的变换掌握不熟。
反映出许多考生犯了思维定势的错误,只要仔细审题就能发现tall已经是比较级的变化。
5小题部分学生多宾语补足语的运用不熟。
13题失分也较多,主要对had better 的用法不熟;
3、完形填空
本题学生答得非常好,满分的比较多。
问题有二,一是学生不能理解整篇短文;二是知识迁移能力欠缺。
3小题学生没有根据下文内容进行分析,只要看到下一句话In winter it is not very cold and in summer it is very hot. 就能选择出来。
5小题还是对形容词的比较级的用法掌握不透。
8小题all ,each和every 的用法不会运用。
4、完成对话
本题满分非常多,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语感不强,或所填的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把握不准。
教学中对重点对话的检查、训练不到位,致使学生在此题失分。
5、阅读理解
此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做得非常好,正确率比较高。
但对知识点掌握不熟。
比如one of 后接形容词的最高级,become当变得讲后接形容词,want 接动词作宾语用to do 形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注重此方面的训练。
6、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失分比较多。
比如,修饰动词用副词还有知识点运用不熟。
9、书面表达
主要存在问题:1)时态概念模糊;2)词组搭配不当。
3)书写较差;4)单词拼写错误率高。
三、一些简单的答题技巧
学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应该总结一些应试小技巧。
在此,根据自己的经验简要介绍几点,以供参考:
1、做听力题时,试卷一发下来,应让学生在放录音之前将听力题目整体上浏览一遍,以了解即将听到的录音的相关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做听短文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听完第一遍后,迅速看一遍问题,并带着问题听第二遍,在听的过程中,把“时间”、“数字”、“地点” “人物”等易混的或难记的内容随手记下来。
这对提高听的效率,增加答题的准确性有好处。
2、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主要测试学生掌握语法和词汇基础知识及交际话题的程度。
从成绩的分布来看,学生对语法知识掌握薄弱,似懂非懂,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练习,尤其要重视进校的单元试卷,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要精讲多练,甚至是改头换面后反复出现。
3、补全对话
“补全对话”重点测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
试题运用情景对话的形式将知识的考查放到具体语境中,没有死记硬背的题目,非常讲究语言的灵活性和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
该题要求学生
根据一定的语境,联系上、下文或整段对话填上所缺句子。
要做好这类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口语句型,因此,课文中出现的“约会”、“看病”、“问路”、“郊游”、“购物”、“借东西”、“打电话”等对话,一定要求学生能够背诵、默写。
4、阅读理解
从阅读理解整个大题来看,测试的“点”涉及到了英语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
表示人物、事、时间、地点、原因、方式、选择、比较、数字等的词语和句型几乎都有体现;阅读过程中应具有各种能力,如:词汇意义的记忆能力,句型的辨别能力,各种语法现象的运用能力,新词的词义猜测能力等。
学生只有善于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从试卷中发现,学生根本没有认真审题,没弄清所给材料的内在涵义,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
因此,要作好阅读理解题,学生除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英美人的语言表达习惯、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知识,应排除母语对学习的负迁移,方能正确理解大意。
解题步骤(供参考):1)粗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2)抓中心句,仔细推敲;3)看上下文,猜测生词;4)通览全篇,验证答案。
5、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测试题型,要求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它既考查对语法、词汇、习语、句型搭配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查主体是实词,其中又以名词、动词为多,侧重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综合理解和整体把握,偏重于语言意义和行文逻辑等。
本题在全卷中得分率最低。
解题技巧:
(1)重视开篇首句的启示作用
文之首如鸟之头,辩鸟,只需看鸟头便可一目了然,阅读一篇生疏的材料也同此理。
开篇首句是探察全文概况的“窗口”,从首句得到的信息是解题的指南。
阅读材料的首句一般都是关键句,在议论文中往往就是段落的主题句,在记叙文中则是领起全文,展开情节的“文眼”。
如将一篇生疏的阅读材料比做字母的海洋,那么通读全文无异于漂洋过海,首句启示作用如同茫茫夜雾中的灯塔,能够指导船只选定正确的航向,朝着理想的彼岸拔锚启航。
(2)瞻前顾后,全文贯通;紧扣内容,分析对比备选答案
短文中每个空白处的正确答案和其上下文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因此,必须注意
上下文的参照,连贯思考。
试题所提供的短文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空白处所需要选的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有时候,所选答案从局部看是可行的,但从整体上看,不见得是最佳答案。
这时,就要局部服从整体,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重新选择答案。
对于那些拿不定注意或未能选答的空白,不要仅局限在与上下文的对照上,要把视野扩大到全文,有时,一旦和整篇短文联系起来,就可豁然开朗,很容易选出答案。
(3)复查核对,决定取舍
除按上述技巧解题外,还要掌握是否符合意思表达上的需要。
这有三种情况:A. 放在原句中能否使该句意思通顺;B.是否符合上下文;C.与全文整体意思是否协调一致;结构是否正确完整;是否符合习惯表达和固定搭配。
四、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1、加强听力训练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英语,在课堂内的语言环境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多说才能增加学生听的机会。
多听录音,多做听写等听力练习。
并适当讲解听的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在听的过程中捕捉主要信息以及有用的信息。
2、加强词汇教学
在平时的单词教学中要注意归纳总结,提高学生使用单词进行造句、写作、表达的能力。
在中考等各类考卷中,词汇测试已成为重要内容,并渗透到各种题型之中。
要让学生准确记忆易拼写错的单词,注意单词的灵活运用。
要学会分析所用的单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运用构词知识,写出正确的词形。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十万字”,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学生手头所订阅的报刊,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但阅读不能滥读,必须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在大量阅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同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4、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在平常的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掌握英语句子语序结构的一般规律,避免出现汉语式。
要从时态的确定,主谓一致,一词多义,一句多译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在固定搭配,句子结构等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在指导学生做书面表达时,一定要经常。
教师:付玉梅韩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