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集中学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切实让信息化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形成一套覆盖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
二、活动组织
成立活动组织机构,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安排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组织条件保障工作,在学校和教师创建优课”的过程中及时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教研组、备课组要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总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
三、活动范围
面向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所有专任教师。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范明禄邓征兵
副组长:余卫民夏慧斌
成员:汪雄朱红艳王浩胜陈欣汪千军陈志敏任军伟程遵喜张方言魏华喜七、八、九年级备课组长2.成立学科评委小组
由蹲点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组成各学科活动评委成员
五、活动规程及时间安排
(一)“一师一优课”活动:
1、活动安排:
由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负责,分学科开展,内容自选,具体安排详见汪集中学“一师一优课”活动安排表。
2、评课依据和要求:
(1)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和评课,并安排组长按照区教研室评课指南主评,以促其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
(2)分管领导负责组织评委组公开、公平的对课进行评价及统计。
3、奖励方案
各学科各年级按照得分情况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在本年度绩效考核中分别奖励3分、2分、1分。
(二)“一课一名师”活动:
1、活动安排:
由年级组长选定课题,通过抽签决定时间和节次,具体详见汪集中学“一课一名师”活动安排表。
2、评课依据和要求:
学科评委组根据教学效果、信息化与知识的融合度进行量化,分学科分课评出该科课的名师。
3、奖励方案:
评出的学科名师上报区教育局,参加高一级的名师展评;学校要对选出的课进行课堂实录,并作为资源向各级参赛。
六、活动方式
主要包括教师网上“晒课”与“优课”评选两个阶段。
1、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晒课”功能,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或地方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
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的教师可直接登录报名、提交材料。
通过地方平台“晒课”的教师可在地方平台上点击链接报名,与国家平台连通后不
需再次注册。
2、“优课”评选在网上“晒课”的基础上,采取分级评选的方式,对年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资源开展逐级推荐评选。
为鼓励广泛参与,原则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堂课推荐1个“优课”参与推荐评选,同一教师原则上只推荐1个“优课”。
七、内容要求
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和评测练习等。
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
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