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发展浅析

装配式建筑发展浅析

装配式建筑发展浅析
发表时间:2019-08-07T09:33:19.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冯马骥
[导读] 摘要:就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而言,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是必然的,它所具有的环保、质量优、效率高等优点是传统建筑模式无法匹及的,但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生产技术不成熟、成本高等等。

陕西建工(延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陕西 717403
摘要:就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而言,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是必然的,它所具有的环保、质量优、效率高等优点是传统建筑模式无法匹及的,但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生产技术不成熟、成本高等等。

要想装配式建筑模式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加强市场培育、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提高专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
1装配式建筑简单概述
有人会问,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呢?装配式建筑是预制建筑部件在工地完成装配的建筑,按预制部件的形式及方法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及升板升层建筑五种。

简单说就是可以进行批次建造,把需要的房屋部件准备好,在工地进行装配即可,所以它有建造效率高的优点,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更加普遍,很多著名的建筑都是采用的装配式建筑形式,例如伦敦于1851年建造的水晶宫,它是用铁骨架嵌入玻璃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装配式建筑。

我国也有很多采用装配式建筑形式的建筑,例如,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杭州来福士广场、北京万科假日风景紫苑、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中国南极长城站等等。

2015年以来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规划相继出台,明确了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区域、目标及重点发展城市。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具有发展节能环保建筑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特点的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用经济适用、绿色环保、安全、美观的装配式建筑模式来逐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质量。

2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
装配式建筑早在上世纪就在国外盛行,此处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日本的住宅厂家比较普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他们不断开发新型的住宅模式,但都大相径庭,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创新。

在市场中站领先位置的是一家叫积水房屋株式会社的建筑公司,他们的专利产品住宅 B 型是他们的“主心骨”,B 型建筑体系具有多样化、可自由设计的特点,为日本民众不同的需求带来了不同的建筑方案。

美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更加完善,具有更加专业化、商品化的住宅构件及建筑部件,建筑使用的设备也是非常先进发达的,同时建筑行业的工人的专业技能也是相对较高的,相关部门对于工业化住宅的管理也更加先进。

他们一般很少在现场进行湿作业,都是在工厂制作完成后再运到工地与其他房屋构件、部件进行组合,在工厂就能完成一栋建筑的建造,这对于世界各国建筑业来说都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建筑模式了。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发展阶段,初步实现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模式,在住宅集成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上,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装配式建筑正在不断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建筑中的比例还不足5%,目前已有的装配式建筑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很多建筑存在着形式单一、抗震性低的缺点,且局限于一些较为基础的例如阳台、楼梯楼板的房屋构件,并未真正实现建筑的整体装配。

所以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加强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推广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3.1提高技术水平
不论是传统建筑模式还是装配式建筑模式,都需要生产技术的保证,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性技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积极研发,加大研究力度,为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持,对目前所欠缺的构件节点连接、组合安装位置的精确、抗震性能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及时用于实际操作中;加大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力度普及专业生产设备的使用,并确定明确的管理技术体系;企业积极配合落实装配式建筑规范的落实;积极运用BIM技术,它不仅可以在前期设计中使用,甚至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有阶段都可以使用,BIM 技术可以提供多个数据端口,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协同工作的平台。

3.2组建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
整个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不管是最初的建筑设计,还是建筑构件在工厂的生产制作,亦或是后期的在施工现场的组装,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援,不过,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完善的人才体系,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专职人员也极为缺乏,因此为了满足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筑设计师应积极进行学习,深入对装配式建筑的全周期设计,并加强与用户和厂商的交流沟通。

不管是政府还是装配式建筑相关集团公司,都应出台人才鼓励机制,促进人才的进修和锻炼,进而完成人才储备,并逐渐组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

3.3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标准规范体系
装配式建筑行业因为还不为更多人所知,也没有很广泛地使用起来,所以对应的法律规范只是碎片化,因为法律是上层建筑,没有行业的广泛发展法律难以完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在行业内自行建立起装配式建筑领域的规范法规。

装配式建筑本身就是一种颠覆,是认知的颠覆和意识的颠覆,还应该以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规范体系的主要指导理念之一,要建立起能维持行业运行的完整体系。

3.4建筑企业注意建筑成本的优化
装配式建筑虽然施工效率高工期短,在某种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方面,以及后期构件制造和后期施工组建方面,由于对技术的要求,进而增加建筑企业的建造成本,而较高的建筑成本,也会压缩建筑企业的利润,在市场中也很难进行推广。

可见,如果想要实现未来装配式建筑的良性发展,必然要对其进行建筑成本优化,让社会大众更容易接受装配式建筑。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并不会采取现浇施工模式,更是更多的选择PC构件,因此应对PC构件成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

另外,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模型即使只是出现细微的偏差,生产出的构件也无法进行使用,必须要求模型零误差,进而减少因为误差而造成的浪费,而这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优化。

3.5互联网和物联网信息技术大面积使用
建筑房地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拥有着不计其数的数据和信息。

时至当下,建筑业、互联网三者并没有有效结合起来,很
多信息没有加以利用起来。

BIM 技术是建筑行业的一种信息化技术,它以的根基是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通过对数据的总结归类分析,建立一个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各项工作。

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包括构件的生产、输送、储存、安装等等诸多方面,这就要通过物联网对构件进行合理调配,使库存归零,及时化的要求。

结束语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建筑产业化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产业,装配式建筑所具备的自身优势,更能适应未来建筑产业的逐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国家多项优惠政策的扶持,许多建筑企业正有模有样的搞起了装配式建筑发展,但是盲目跟风并不是科学发展的正途,因此,装配式建筑发展如何走好未来的发展之路,是现今阶段亟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浅析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李业林.浅析墙材革新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发展[J].北方建筑,2017,2(06):17-18.
[2]贡浩平.以绿色理念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N].常州日报,2017-12-26(A06).
[3]易晓园,李茜.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体系与前景[J].科技资讯,2017,15(34):242+244.
[4]韩爱兴.健全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11):6-7.
[5]丁成章.建立“装配式建筑特区”实现创新发展[J].建筑,2017(20):22-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