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作业题(同名7224)农业生态学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3.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
4.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5.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6.人工辅助能人类为防止农业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演化,提高农业生物种群的生产力,减少消耗,人为地向系统加入的那一部分能量。
7.总初级生产力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光合作用总速率,Pg=Pn+R。
8.生物小循环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9.社会资源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人工资源,如劳力、畜力、农机具、信息等。
10.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有机农业在可能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作物秸秆、家畜粪肥、豆类作物、绿肥、有机废物、含有矿物质养分的岩石和机械耕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和耕性,尽可能用生物防治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危害。
二、单选题1.1865年,(A )将两个词合并构成Oiko1ogie (生态学)一词。
A.勒特B.海克尔C.坦斯列D.奥德姆2.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流动。
A.往复B.单向C.多向D.反向3.农田中的农作物属于(B )类型。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自由分布4.一块农田、一片草地或一片森林都可以组成一个( B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5.各种作物对病、虫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种群,可看作不同的( B )。
A.生态型B.生物生态型C.气候生态型D.土壤生态型6.“水稻→蝗虫→青蛙”属于(A)食物链。
A.捕食B.腐食C.寄生D.混合7.工业辅助能也称为无机能、商业能,或(D )。
A.辐射能B.生化能C.化学能D.化石能8.约占地球总水量的(D )%,才真正是陆地或淡水生物的主要水源。
A.10B.5C.1D. 0.759.人力资源属于(D )。
A.可存留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自然资源D.社会资源10.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C )。
A.生物对策B.环境对策C.生态对策D.进化对策三、多选题1.生态学研究逐步由(ABC )、()与()生态,最终走向生态系统生态。
A.个体B.种群C.群落D.景观2.生态系统的功能有(ABC )。
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价值传递3.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的(ABC )特征。
A.空间分布B.数量C.遗传D.质量4.每个群落都由一定的(ABC )种群组成。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生物5.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有(BC )。
A.最大因子定律B.最小因子定律C.耐受性定律D.热力学定律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有(ABC )几种表现形式。
A.日光能B.生物化学能C.热能D.动能7.初级生产力可以分为(AB )。
A.总初级生产力B.净初级生产力C.次级生产力D.群落净生产力8.生态系统包含着许多种生命所必需的无机和有机物质,这些必需的物质包括(ABC )。
A.能量元素 B.大量元素 C.微量元素 D.有毒物质9.根据生物经济平衡规律,生物种群的数量可通过(BD )来控制。
A.资源开发能力B.单位开发能力成本C.环境容纳量D.单位收获物价格10.现代农业的负效应有(ABCD )。
A.能源过度消耗B.水资源紧缺C.生产成本增加D.污染加剧四、填空题1.生态学按性质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2.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叫系统的(整合特性)。
3.(密度)是种群内部自动调节的基础。
4.(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5.生活型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划分,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
6.除去呼吸消耗以后绿色植物真实积累下来的能量或干物质量即为(净初级生产力)。
7.碳和二氧化碳的储存库分别是(岩石圈、大气圈)。
8.根据农业资源的整体性,应进行(.综合)利用。
9.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低)。
10.合理投入并注重生产要素的现代组合是(.我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五、简述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何特征?系统是指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1)的结构特点:系统的边界,系统的层次,系统组分的量比关系,系统组分的空间关系。
(2)系统的功能特点:系统的整合效应2.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应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1)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3.举例说明次生演替的过程。
如森林的采伐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以云杉林采伐为例,次生演替包括:(1)采伐迹地阶段(2)阔叶树种阶段(3)云杉定居阶段(4)云杉恢复阶段。
4.生物群落的结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垂直结构:在完全发育了的森林群落中,成层现象十分明显,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4个基本结构层次。
(2)水平结构:在森林群落中,林下阴暗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的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则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
(3)时间结构: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春季草原一片嫩绿;入夏后草原的色彩更加复杂;秋季以黄绿色为主;秋季以后,草原群落出现了枯黄色而向冬季季相过渡。
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2)生态因子作用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3)生态因子作用的主导性(4)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5)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6.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系统边界(2)确定系统的主要成分及相互关系(3)确定各组分、各项输入和输出的数量(4)将各种流量转换成能流量(5)绘出能流图(6)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7)从能量角度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六、论述题论述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在水、碳、氮、磷循环中的异同。
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分别建立在物质循环、物质流动的基础上;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分为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部分,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以生物小循环为主;其中水、碳、氮属于气相型循环,磷属于沉积型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1)水(2)碳(3)氮(4)磷农业生态学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1.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平衡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2.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3.生态对策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
4.生物群落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5.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6.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体中的化学潜能的过程。
7.耗散结构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8.地质大循环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9.生物经济平衡规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以公共资源形式存在的生物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收益恰好等于其成本。
这种经济与生物的双重平衡关系叫生物经济平衡规律。
10.生态农业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体系。
二、单选题1.1866年,(B )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
A.勒特B.海克尔C.坦斯列D.奥德姆2.在演替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处于(A )时期。
A.未成熟B.成熟C.演替D.顶极3.自然界中蒲公英的分布属于(A )。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概率型4.生物群落的结构被称之为(D )。
A.形态结构B.生态结构C.营养结构D.松散结构5.水稻品种中的不同光温生态型以及耐热性,抗寒性和抗旱性等属于不同的( C )。
A.生态型B.生物生态型C.气候生态型D.土壤生态型6.“稻草→牛(牛粪)→蚯蚓→鸡(鸡粪)→猪(猪粪)→鱼”属于( D )食物链。
A.捕食B.腐食C.寄生D.混合7.(B )又分为生物辅助能和工业辅助能。
A.自然辅助能B.人工辅助能C.有机能D.无机能8.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的有毒物质可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 D )。
A.减少B.转化C.分解D.积累9.根据农业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应(B )利用。
A.综合B.经济C.合理D.有效10.人力资源属于(B )。
A.自然资源B.社会资源C.不可更新资源D.可存留性资源三、多选题(20分)1.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AB )理论。
A.食物链B.生态金字塔C.生态学D.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结构有(ABCD )。
A.物种结构B.时间结构C.空间结构D.营养结构3.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AB )的对比关系。
A.出生率B.死亡率C.增长率D.生态效率4.种群的空间动态包括(ABC )。
A.个体对空间的需要B.空间结构C.个体对空间的利用方式D.空间分布特征5.群落的结构主要有(ABCD )。
A.水平结构B.时间结构C.垂直结构D.营养结构6.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CD )因子之分。
A.环境B.生物C.生存D.生态7.(AC )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源。
A.太阳能B.辅助能C.人工辅助能D.自然辅助能8.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CD )。
A.地质大循环B.生物小循环C.气相型循环D.沉积循环型9.农业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CD )。
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自然资源D.社会资源10.中国生态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
A.整体B.协调C.循环D.再生四、填空题1.(农业生态系统)为介于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