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技术研究

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技术研究

TiO2—BaO—SiO2系统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研制
摘要:以TiO2—BaO—SiO2系统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玻璃系统,采用X射线衍射、梯度炉、光学显微镜等测试手段探讨了玻璃微珠的析晶、成型方法和折射率的测定方法。

结果表明,TiO2—BaO—SiO2玻璃系统随着TiO2/BaO摩尔比的增大,析晶倾向增大,所制得的玻璃微珠通过固体介质熔融比较法测得
2.0<nD<2.1。

关键词:TiO2—BaO—SiO2系统;玻璃微珠;高折射率
高折射率(nD≥1.9)玻璃微珠是制造回归反光新型光学功能复合材料的核心。

回归反光材料是由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反光衬底材料、耐候性高分子树脂及高性能胶粘剂组成的复合型贴膜材料。

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回归反光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使用的贴膜材料几乎全部是从美国3M公司进口。

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在我国只有少数厂家采用铂金坩埚熔融法生产,其产品技术参数很不稳定,且设备投资大、耗能高、成品率低,难以大规模批量生产。

所以,深入研究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化学组成、成型方法以及性能参数的测定评价等,对于完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及降低成本等,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TiO2—BaO—SiO2系统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玻璃系统,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等手段探讨了玻璃微珠的析晶、成型方法和折射率的测定方法。

1 实验部分
实验中TiO2、BaCO3和SiO2等均采用分析纯试剂。

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称量混合均匀后,在刚玉坩埚中熔化并保温一定时间,将熔融液迅速倒入水中进行淬冷,得到的玻璃粉采取两种方式成珠。

采用日本理学D/max 2200 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

利用梯度炉测定玻璃析晶温度范围,成珠后的样品采用德国Leitz Laborluxl2 POL型光学显微镜进行玻璃微珠的失透、珠径和圆整度的观察。

2 分析与讨论
2.1 玻璃微珠组分的确定
nD=1.93时球状透明体的焦距恰在球体的表面,此时作成的反射膜回归反射性能最好。

普通玻璃不足以达到如此高的折射率,提高折射率的方法是在玻璃成分中加入折射率高的组分离子,如pb2+、Ba2+、Bi3+、Ti4+等。

由于pb2+有毒,不符合环保要求,而TiO2—Bi2O3系统形成玻璃的范围又极窄,因而选择TiO2—BaO—SiO2系统作为玻璃微珠的系统。

根据蒋亚丝的研究成果,为了达到高折射率,组成必须考虑各组分的比例。

TiO2太少时,折射率
低;TiO2太高时,熔化困难。

TiO2和BaO共存时,使玻璃的熔化温度下降。

BaO含量太高时,对坩埚的侵蚀相当严重。

ZnO的折射率较高,能适当提高玻璃的耐碱性,ZnO含量过高时,将增大玻璃的析晶倾向。

结合本研究几次尝试性的工作,确定TiO2的含量范围(wt%)为30~50,BaO的含量范围为30~50,SiO2的含量为12~13。

因影响玻璃折射率的主要因素为TiO2与BaO的含量,通过改变二者的比例,确定玻璃配方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2.2 玻璃的析晶
利用梯度炉对制得的玻璃粉进行析晶温度范围的测定,析晶温度范围越窄,工业化生产越易实现。

由表2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玻璃析晶温度范围随TiO2/BaO摩尔比增大而变宽,理论计算的玻璃折射率也随TiO2/BaO摩尔比增大而提高。

一般情况下,TiO2是以玻璃网络外体存在的,但在含碱玻璃中,它可以以[TiO4]形式参与玻璃网络提高玻璃折射率,但当超过一定值时,发生严重析晶。

钡在碱土金属中原子序数最大,离子半径最大,容易被极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显著地提高玻璃的折射率。

Zn2+多处于八面体配位的[ZnO6],但是[ZnO4]含量会随碱金属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形成[ZnO6]结构比形成[ZnO4]时玻璃结构致密,但ZnO含量过高会增大玻璃的析晶倾向。

结合对快速淬冷得到的玻璃粉进行XRD分析图谱(见图1),进一步说明随着TiO2/BaO 摩尔比的增大,玻璃的析晶倾向增大,特别是当TiO2/BaO摩尔比大于1.92以后,析晶倾向明显增大,因而为了得到容易玻璃化、折射率又高的玻璃微珠,必须选择合理的TiO2/BaO摩尔比。

实验结果表明3#配方是较为理想的配方。

XRD分析5#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Ba2TiSi2O8和BaTi5O11,与文献采用的
TiO2—BaO—ZnO—ZnO2玻璃系统析出的晶相是一致的。

2.3 玻璃微珠的成型
本研究采用喷吹法和隔离剂法制备玻璃微珠。

将制得玻璃粉按照一定的粒度要求进行球磨,过筛后掺人一定量的石墨粉作为隔离剂(玻璃粉与石墨粉质量比为10:1),混合均匀后送人高温炉内加热熔融,保温一定的时间后,倒入水中进行漂洗,靠表面张力成珠。

另将所制得的玻璃粉湿磨过200目筛后采用喷吹法制备玻璃微珠,图2为制备微珠用的喷枪装置图。

喷吹法在制备过程中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送人喷枪中,气缸中的压力维持在0.3MPa以上,使盛玻璃粉的装置中产生负压,将装置中飞扬起来的粉末吸人中间空气喷管,带有粉末的空气到达喷嘴时,与可燃气体乙炔气相遇点燃,喷嘴处的温度可达1300℃以上,在气流的冲击下,粉末颗粒在燃烧区均匀分散和熔化,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成球,落入水中冷却后成珠。

从图3(喷吹法)和图4(隔离剂法)玻璃微珠显微镜形貌可以看出,喷吹法生产玻璃微珠工艺简单、成珠效率高、成本低,其缺点是微珠圆整度较差,有时容易出现“小尾巴”、“拉丝棉”等缺陷,需通过调节火焰温度与气流来解决此类缺陷,但其光学质量较好;隔离剂法成珠率高,产品圆整度好,可生产多种规格的玻璃微珠,其缺点是耗能大,所生产的玻璃微珠表面粘有石墨粉,较难洗涤干净,易产生失透的玻璃微珠。

2.4 玻璃微珠折射率的测定
固体介质熔融比较法的优点是简便、迅速、准确。

在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可以看到比较黑暗的边缘,称为矿物的边缘。

在边缘的附近还可以看到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升降镜筒,亮线发生移动,这条较亮的细线称为贝克线或光带。

边缘和贝克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物质的折射率不同,光通过接触界面时,发生折射、反射作用所引起的。

根据贝克线移动的规律,可以确定相邻两物质折射率的相对大
小。

具体的测定步骤:
(1)配置熔融介质(选用硫和硒),其混合物的折射率值在1.890~2.920;
(2)所用的已知折射率矿物为石榴石、褐铁矿和金刚石(可选折射率差别更小的系列矿物);
(3)把矿物进行粉碎处理,选取适当粒度;
(4)将S、Se按质量比配成1:l和1:1.2两种(根据需要改变配比)配合料,使其混合均匀;
(5)把S、Se配合料在瓷坩埚中于酒精灯下加热,熔融后滴数滴于载玻片上,载玻片在石棉网上同时进行适当加热,以防止S、Se熔融物冷却分相和析晶;
(6)将研磨好的矿物颗粒均匀地撒在熔融S、Se混合物上,然后盖上盖玻片;
(7)待冷却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确定熔融介质的折射率;
(8)将待测玻璃微珠均匀地撒在已知折射率的熔融混合物上,然后盖上盖玻片,冷却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
察比较,根据贝克线的移动情况来确定玻璃微珠的折射率。

按照此步骤测得3#玻璃微珠折射率为2.0<nD<2.1,与理论计算值误差不大。

3 结论
(1)TiO2—BaO—SiO2玻璃系统随着TiO2/BaO摩尔比增大,析晶倾向增大,析出的两种主晶相是BaTi4O9和Ba2Ti9O20。

在制备玻璃时,要有极快的冷却速度度过此析晶温度范围。

所制得的玻璃微珠折射率通过固体介质熔融比较法测得为2.0<nD<2.1。

(2)由于高折射率玻璃的析晶倾向较大,所以应采取合适的成型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喷吹法和隔离剂法两种成型方法制备玻璃微珠。

喷吹法生产的玻璃微珠容易出现一些缺陷,但光学质量较好;而隔离剂法生产操作简单,产品规格种类多,可适于各种类型的玻璃系统组成,但隔离剂法工艺参数不易控制,隔离剂不易洗涤干净,制备出的玻璃微珠易失透。

(蒲永平董敏贺祯)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