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和。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观1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图4-1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
(5 分)4.3写出图4-1 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5 分)4.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4-2 中所示,试说明观1 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1086424-2 中用实线画出观 1 孔水位变化曲线。
(5 分)水位0 0时间 t五.概念计算题:(共 10 分)某地区分布面积 50km 2,地势平坦,含水介质均匀,地下径流微弱,已知该地区平均降水入渗系数为 0.2,给水度为 0.08,当降水量为 40mm 时,地下水获得的补给量为mm ,地下水位将抬高m 。
六.任选题(在下列题中任意选择一题,10 分)6.1 如图 6 所示,①写出三个泉的名称;②试比较含水层 A 与含水层 B 作为供水水源地的条件优劣。
已知:1 号泉流量为 1m 3/s ;2 号泉流量为 2 m 3/s ;3 号泉流量为 3 m 3/s 。
(多年平均值)123AB图 66.2 论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二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共 32 分)1.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有、和。
(3 分)2.地下水按含水岩石空隙介质类型可分为、和。
(3 分)3.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定义为与之比。
(2 分)4.达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各项代号的含义为。
(4 分) 5.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称作补给。
(3 分)6.上升泉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3 分)7.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包括、、、、、和。
(7 分) 8.地下水渗透流速V与实际流速U的关系表达式为。
(3 分)9.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和。
(3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地下水可以从压力小的地方流向压力大的地方。
()2.松散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给水度也越大。
()3.溶滤作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水中Cl-的相对含量也越高。
()4.在达西实验条件下,达西仪斜放,所得实验结果与正放实验结果相同。
()5.下降泉泉口的水流也会出现,自下而上的流动。
()3三.选项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 含水层是 () 岩层。
(a) 含水的,(b)能够透水的,(c)含有重力水的,(d)含重力水与毛细水的2.容易产生悬挂毛细水的土层剖面是 ( ) 。
(a)上细下粗,(b)上粗下细,(c)均质土,(d)粘性土 3.在同一承压含水系统中,动态变化较大的部位是 () 。
(a)补给区,(b)径流区,(c)自流区,(d)排泄区4.脱碳酸作用的结果,使地下水的 () 。
(a)矿化度降低,(b)HCO-含量增高,(c)pH 不变,(d)Ca 2+、Mg 2+含量增高5. 潜水含水层获得补给后,潜水水面就会( )。
(a)抬升; (b)不变; (c)抬升或不变;(d)不一定抬升四.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共 15 分)cb a粘性土砂 土图41. 在图上画出示意流网,并用“↓ • ↓ • ↓ ”线圈出不同流动系统,写出各流动系统名称。
(5 分)2. a 、b 、c 三点高程相同,在图中用线段标出 a 、b 、c 三点水头值,比较各点水头的大小。
(5 分)3.试比较 a、b、c 三点所处地下水矿化度的高低。
(5 分)五. 如图 5 条件,试回答:(共15 分)1.写出 a、b 两泉的名称;(2 分)2.影响b 泉流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4 分)3.哪个泉的动态较稳定?(4 分)4.写出图中含水层的均衡方程式。
(5 分)ab含水层隔水层断层泉图5六.任选题(在下列题中任意选择一题,8 分)6.1简述地下水补给资源的概念及供水意义。
(8 分)6.2简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8 分)《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三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与水的储容及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水理性质)主要有、、、、。
2.下降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达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和4.岩石空隙中的水主要包括、、和四种形式。
5.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和的作用。
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和7.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和。
8.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有三种、和。
9.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 30 分)1.渗透系数2.地下水矿化度3.给水度4.地下水动态与均衡5.脱碳酸作用6.降水入渗系数三.是非判断题(对者在括号内打√,错者在括号内打×,每题 2 分,共 14 分)1.溶滤作用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水中Cl-含量也越高。
()2.渗透流速总是小于实际流速。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地下水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作补给。
()5.地下水可从水力坡度小的地方流向水力坡度大的地方。
()6.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为正交网格。
()7.达西定律是线性渗透定律,主要适用于层流。
()四.问答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1.试对比说明潜水和承压水的特征。
2.分析一条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孔隙度、给水度和透水性的大小变化。
五.计算题(10 分)有一均质承压含水层,隔水顶底板水平,含水层渗透系数 K=20m/d,过水断面长L=100m,含水层厚度 M=10m,相距 20m 的上下游两个断面其水头分别为 H1=36m,H2=34m,试用达西定律计算其断面流量(Q)。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四)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 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 4.1 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 .图 4-14.2 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
(5 分)4.3 写出图 4-1 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5 分)甲乙观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4. 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 4-2 中所示,试说明观 1 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 4-2 中用实线画出观 1 孔水位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