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部分电炉安全作业指导书一、自扒补炉装料送电冶炼每一炉优质合格的钢水1、严格按照厂里以及车间制定的安全生产规定组织生产,检查并监督各岗位是否有不安全操作行为,是否有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作业行为,并对班组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职工提出批评,有权进行考核。
2、对安全应该有足够的预见性,及时提醒或更正班组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现场生产事故的处理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对生产事故的处理做到既安全又快捷。
存在的危险源:水冷块漏水、空中落物、热铁水、炉渣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挤伤、砸伤二、换放电极1、检查电极铁螺头是否牢固。
2、电极对位的时候必须停止补炉作业,炉体周围除吹灰和指车人员外禁止站人。
3、指车人员的语言必须清晰。
4、配电工必须遵循确认制的操作原则,防止误操作。
5、指车人员和配电工联系必须叫配电工名字和天车联系要报清车号。
6、注意清理电极粘渣,防止电极脱钩与粘渣脱落,砸伤人员。
7、提前关闭冲渣水,避免蒸汽大。
存在的危险源:电极脱钩可能导致的事故:摔伤、烫伤、砸伤三、电极接长1、有专人指车。
2、指挥天车落钩要平稳,防止天车落钩过多导致电极倒下砸伤人员。
存在的危险源:电极脱钩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四、烧出钢口1、烧氧时,手不能握在胶管的连接处,防止漏氧烧伤手臂。
2、开氧气阀的人员注意力集中,有异常情况立即将氧气关闭。
存在的危险源:吹氧管老化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五、补炉1、喷枪水量不能过大,喷补料入炉会引起爆炸。
2、喷枪堵料时,及时将喷枪抽出,将水关闭,摔枪时,应握紧枪杆,防止喷枪打伤人员。
3、补炉人员注意炉盖及砂封上的粘渣,防止旋炉盖时粘渣脱落,钢渣溅击伤人。
4、出钢前必须通知渣班关闭冲渣水。
存在的危险源:喷枪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打伤六、吹氧操作1、人工吹氧时,先检查氧管是否漏气,防止回火伤人;要有专人开关氧气;吹氧时先将氧气打开然后才能深入熔池供氧,供氧结束时,先将氧气管拔出,而后才能关闭氧气;防止氧气回火伤人。
2、使用C-O枪供氧时,C-O枪吹氧助熔时不能压的太低,防止C-O枪漏水引起爆炸。
存在的危险源:吹氧管漏气可能导致的事故:烧伤七、清堵出钢口1、作业过程必须注意偏心区护栏是否完好。
2、保证偏心区的卫生,防止上下偏心区时摔倒。
3、回炉3秒后,确认安全后才能上偏心区,待堵完出钢口人员撤离后,才能摇炉。
存在的危险源:护栏损坏、偏心区杂物过多可能导致的事故:摔伤、烫伤八、指挥天车1、处理对吊具的检查,并记录。
2、搞好确认制,特别是挂料栏、铁水罐,必须确认板钩是否挂牢,不确认,不能起钩,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3、板钩钩头上如有废钢必须清理掉。
存在的危险源:高空坠物、信号不明确可能导致的事故:砸伤、烫伤九、龙门吊操作1、处理钢丝绳掉槽必须将电源断开。
2、处理卡料时,必须将大激振器停下来,防止挤伤。
3、用天车处理卡料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区域,防止钢丝绳将人打伤。
4、处理卡料时必须将龙门吊开离加料口5米以上。
5、处理卡料时,必须将料仓口附近的废钢吸干净,防止处理卡料时,废钢落下砸伤人员。
存在的危险源:确认不到位可能导致的事故:挤伤十、出钢作业1、摇炉要平稳,不能过快,防止因摇炉过快而烧盖板,引起偏心区盖板漏水爆炸。
2、出钢回炉回钢包不可开的台快,防止钢水粘轨道,增加清理轨道的难度。
3、出钢轨道内保持干燥,如有水,严禁提前开包。
存在的危险源:偏心区漏水、轨道内有积水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爆炸十一、装料、兑铁水1、人员必须远离炉子,防止钢渣(铁水)溅击伤人。
2、铁水罐副钩待出钢毕才能挂,出钢前禁止挂副钩。
3、兑铁应缓慢起钩。
存在的危险源:钢渣飞溅、铁水罐脱钩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十二、测温、取样1、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钢渣溅击伤人。
2、步伐稳健,防止摔倒。
3、看炉子反应情况,适时操作。
存在的危险源:钢渣飞溅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十三、补炉罐的使用1、上料前必须关闭进气阀,将放气阀打开,空气排尽再打开上料阀,防止因罐内压力高,打伤眼睛。
2、补炉胶带与高压带必须用铁丝链接牢固。
3、上料时劳保穿戴整齐。
4、处理喷枪时必须防止喷枪飞起打伤人。
存在的危险源:高压气体可能导致的事故:打伤、迷眼十四、配电工1、严格按确认制进行操作。
2、严格遵循挂牌制度,挂牌的设备不允许操作。
3、语言不清的指令不允许操作。
存在的危险源: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事故:电击十五、料蓝车操作1、禁止一人开双车,开车时必须站在车走的方向并站在轨道外开车。
2、当发生接触器粘连时及时将电源断开,待电工处理后才能正常投用车辆。
3、料蓝的装料高度,废钢与料蓝上沿齐平,不允许过高。
4、雨雪天,料蓝工应带绝缘手套。
5、防撞档损坏及时通知处理。
6、料篮车坏时,推车时维护必须监护。
7、及时清理料篮车,防止料篮座歪。
8、拉渣罐时,渣罐不正,拒绝拉出。
9、手柄线必须1.5米以上。
存在的危险源:料篮车、电、料过高可能导致的事故:电击、挤伤、砸伤十六、清理钢包车轨道1、清理钢包车轨道要挂牌。
2、炉后平台有人监护,防止坠物。
3、至少有两名人员下去,一人监护。
4、送电15分钟以后,禁止清理。
5、前期清理两侧渣墙。
存在的危险源:钢包车、渣子可能导致的事故:挤伤、砸伤十七、炉前作业1、装料完毕,送电5分钟后,才能进行室外作业。
2、室外作业不能正对炉门站立。
3、出钢时,必须观察炉内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出钢。
存在的危险源:钢渣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十八、冶炼过程中电极折断1、吊运电极的钢丝绳必须牢靠。
2、上炉盖时,如果小炉盖已到后期,禁止踩踏小炉盖。
3、处理断电极时含指车人员炉盖上最多上三人。
存在的危险源:热电极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十九、炉体清灰1、清理高于2米且无栏杆的区域时,清理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2、清理高处(低处)卫生,下面(上面)必须有人监护。
存在的危险源:灰尘可能导致的事故:砸伤、迷眼二十、清理旋转缸护板1、炉盖必须在旋入位,并且炉盖锁定缸必须支起。
2、炉盖挂勿动牌。
3、清理护板,必须系安全带。
存在的危险源: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的事故:摔伤、挤伤第二部分精炼炉安全作业指导书一、通则1、进入精炼区域,必须按规定穿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披肩、劳保鞋、口罩等各种劳保防护用品;2、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认真检查所用生产工具和生产材料的准备情况,并积极参加班前会;3、按规定及时对操作现场进行清理,各类物料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做到现场物流有序,整齐摆放;4、禁止班前、班中饮酒,发现劝其回家,事后从严考核,禁止一切与精炼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
存在的危险源:物品摆放不齐、劳保穿戴不全、粉尘过多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酗酒、尘肺二、精炼区吊运工作安全作业指导书1、吊运物料前首先确认钢丝绳完好,禁止用破损、断股钢丝绳吊运物品;2、吊合金斗必须用等长双绳起吊,合金尽量向斗子里放,斗口及高出斗边处不能有散装合金;成桶的必须放在底部立起,不得倒放在其它合金上,防止吊运中滚落伤人;3、禁止用手抓绳套或将手插入绳套和吊具之间,扶吊物时,要躬身,脚不能放到吊物下面,且必须站在安全易躲闪的地方(不能站在死角处);4、起吊作业时,斗子挂好后,应确认天车是否停正,且人员撤离斗子区域500mm以外天车工看到的区域,方允许指挥缓慢起吊;落斗子时,应确认斗子停稳后,方允上前摘钩;5、用斗子向包内加合金时,应先将斗子口方向向钢包方向转稳,待斗子在钢包沿与加合金平台上方停稳后,要用吹氧管或自制工具摘斗子前面两个耳朵上的钢丝绳,将其套在斗子后面的两个耳朵上,禁止用手摘前端钢丝绳,然后快速撤离加合金平台,等精炼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后,方可缓慢起吊加合金;6、任何时候吊物经过头顶上方时,人员必须躲避;7、吊运挖掘机时,禁止从驾驶室侧穿绳,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吊具上钢丝绳每使用4次后,无论破损与否必须更换;在使用前发现破损、断股,严禁使用;8、吊包装物料时,一次只能吊一包,且吊带完好、无破掉,两个吊带必须都挂在天车钩上。
存在的危险源:物料坠物、吊具失效、违规操作可能导致的事故:砸伤、挤伤三、精炼区指吊工作安全作业指导书1、座包时,首先要将座包架上的异物清理干净,指挥座包要站在两侧,不能正对钢包中心线方向,防止钢水溅出烧伤;吊包时,必须确认天车板钩将包耳挂牢后方能指挥天车工起吊;2、扒渣前必须检查确认地面有无人员和设备,天车板钩、副钩与钢包相应位置挂好,且天车在目标渣罐上方停稳后,站在让天车工能看清自己的地方,手势、语言信号要明确无误,指挥天车工点动落大钩扒渣,以免下落过快,扒出钢水;3、正包时要防止钢渣溅出伤人,损坏设备,不得在渣罐沿、斗子边、VD罐沿上正包,只允许在小渣场内专用正包位正包,防止正包时碰坏钢包下部机构;4、监督天车吊钢包、渣罐、斗子的行走路线,防止落物砸伤人员和设备;5、空渣罐必须先向其扒一炉渣子,防止罐内积水,再次扒渣时放炮;6、上包前,包沿残渣、残钢必须清掉,防止掉落伤人;7、严禁在扒渣区域正包平台上对钢包进行倒车。
8、精炼、VD座包、吊包均要对包体、包沿进行观察,有渣块、异物时能处理掉的必须处理掉,一旦发现包体发红,及时通知调度室进行处理。
存在的危险源:物品坠落、渣罐有水、钢包座歪、指车信号不明确可能导致的事故:烫伤、砸伤、爆炸四、更换、接长电极安全作业指导书1、换、放电极前必须及时通知维护电工确认一次隔离开关断开,室外弧压信号灯熄灭;2、换、放电极工作结束,由电工确认隔离开关合上;3、更换电极时,必须开出钢包车,三相电极应在下限位,炉顶挂好钢丝绳后,指挥天车工垂直缓慢起钩,待钢丝绳即将拉紧时指挥天车停止,挂吊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共同确认所挂电极后,由设备操作人员打开相应开关,炉顶挂吊人员确认夹头打开后,以“先落后升”的原则,缓慢吊下电极;4、上电极时,要先将电极在夹持区域以外适当下落一定高度,然后再向目标夹持器步进,整个过程要“稳、准、精”;5、换、放电极结束时,要确认电极长度,能否开进钢包和能否够上送电;6、用平台放电极时,首先要遵循换电极的设备检查确认程序,同时要确认,放电极专用小平台内无大块杂物,填料松软,并确认所放电极能触及到小平台;7、接、放电极操作需专人指挥,相关现场操作工龄1年以上,且每次换、放电极关闭夹持器前必须对电极与夹持器之间进行吹灰;8、堆垛备用电极使用时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取用电极,防止电极从垛顶滑落伤人或摔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