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训练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模板】

机械工程训练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模板】

机械工程训练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大纲齐鲁理工学院二〇一四年目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大纲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4)数控加工实习教学大纲 (10)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5)减速器拆装与测绘实习教学大纲 (19)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大纲制定人:苏淑英审核人:崔明铎实习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周数:1 学分:1实习地点:校内开设学期:第3学期实习类型:认识实习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目的及意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进行机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内容及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开发创新机械的能力,实现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分析计算的基本要求,完成机械运动方案和机构设计。

实习内容1.基本知识要求;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子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和组合;设计该机械系统的几种运动方案,对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他常用机构及组合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制定机构运动循环图;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每个学生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1)机械运动简图、运动循环图、机构性能分析图一张(A1或A2图纸)(2)零件工作图一至两张(A3或A4图纸)(3)设计说明书一份2.基本技能要求:(1)机械总功能的分解根据所要设计的机械总功能要求,选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功能分解。

(2)绘制机械运动循环图按机械的工作原理、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配合要求,绘制机械运动循环图,作为选择执行形式和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依据。

(3)各执行机构的类型综合确定各执行构件的运动参数和生产阻力,选择合适的原动机。

(4)各机构的尺度综合根据各执行构件、原动件的运动参数,以及各执行构件运动的协调配合的要求和动力性能要求,确定各机构中各构件的几何尺寸(指运动尺寸)和几何形状(如凸轮廓线)等。

(5)绘制机构运动简图、零件图图纸要设计无误,图面质量好,布图合理清楚,整洁,符合国家标准。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无误,论述透彻、清晰、严密,书写工整,格式符合要求。

三、实习方式1.听取报告在实习开始时,由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有关情况,介绍时习内容、进度和安排,提出对学生的要求。

2.进入实习学生根据指导老师的安排,小组方案讨论,每人独立完成方案设计。

四、时间分配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平时成绩占30%(以做课程设计时的表现为主要依据),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占70%。

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依据,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其中:优秀:设计方案新颖,创新点突出,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规范,内容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良好:设计方案比较新颖,创新点比较突出,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中等:设计方案一般,创新点一般,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欠规范,内容不够丰富,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

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不够勤奋。

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不规范,内容严重不足,在设计过程中不够认真。

六、实习阶段小结、实习报告的内容与要求学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和机构创新设计的能力训练,对机械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设计方面有一较完整的认识.七、主要参考书1)主要教材(1)《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主要参考书目(1)《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机械原理》,王知行、刘廷荣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制订日期: 2014年6月20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金工实习教学大纲制定人:崔明铎审核人:李林实习名称:金工实习实习周数:4 学分:4实习地点:校内开设学期:第4、7学期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目的及意义《金工实习》又叫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选修课。

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钳工和焊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方法;掌握对简单零件冷热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通过实习,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遵守纪建的好习惯,培养经济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实习内容(一)钳工实习1、基本知识要求;(1)了解钳工工作在机械制造及维修中的作用。

(2)掌握划线、锯切、锉削、钻孔、孔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应用。

(3)熟悉各种工具、量具的操作和测量方法。

(4)熟悉控制工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的方法。

(5)了解钻床的主要结构,传动系统和安全使用方法。

(6)了解机器装配的基本知识。

(7)了解钳工安全生产技术。

2、基本技能要求:(1)掌握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独立完成钳工的各种操作。

(2)独立完成考核作业件凹凸件的加工。

(3)初步具备独立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技能。

(4)初步学会简单的设备保养与维护方法。

(二)焊接实习1.基本知识要求;(1)了解焊接工作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掌握焊接生产过程、特点和应用、安全操作方法。

(3)熟悉焊条的组成、作用、规格、牌号表示方法。

(4)熟悉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5)常用焊接接头形式。

2.基本技能要求:(1)掌握引弧、收弧方法。

(2)控制好焊条运动速度在适宜范围内。

(3)独立操作手工电弧焊。

(4)初步学会简单的设备保养与维护方法。

(三)车工1.基本知识要求:(l)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概念;(2)熟悉常用量具名称、使用与保养方法;(3)熟悉普通车床的组成、运动、用途和传动系统;了解普通车床的型号、调整和维修保养;(4)熟悉常用车刀的组成和结构,车刀主要角度及其作用,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牌号和应用;(5)了解车削加工时工件装夹方法、特点及应用;(6)掌握车外圆、端面、钻孔和镗孔的方法;了解车床的其它车削加工方法(切断、切槽、圆锥面、成形面、螺纹等);(7)了解车削加工所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Ra值范围;(8)熟悉切削三要素;了解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基本技能(l)根据零件加工要求,能正确安装和使用刀具,能正确选择和使用量具;(2)能独立操作和调整车床,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

(3)车床的调整;(4)熟悉车床各操纵手柄和刻度盘的正确使用。

(5)普通车床的车削加工特点与加工范围,掌握外圆、端面、内孔、切槽的车削加工方法,对其它回转表面(加螺纹、锥面、成形面等)进行一定的操作加工。

(6)车削加工能达到IT7-IT9的尺寸公差精度等级和1.6-3.2表面粗糙度Ra的范围。

(7)车床操作要点:1)熟悉车床各操纵手柄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2)刻度盘与刻度手柄的正确使用。

3)正确安装工件和装夹刀具。

4)切削的方法与步骤;5)粗车与精车、切削用量的选择。

6)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7)了解齿形加工的概念。

3、学生应注意观察,提出问题。

三、实习方式1.听取报告在实习开始时,由实训中心主任向学生介绍本次有关情况,进行生产安全教育,介绍时习内容、进度和安排,提出对学生的要求。

2.进入实习学生根据实习领导小组的安排,深入到各实习车间或工段,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进行生产实习劳动实习,并完成制作件的制作。

四、时间分配金工实习计划学时为2周(10天),时间分配如下:安全生产教育占10%,1天,钳工实习占60%,6天(含操作考核),焊接实习占30%,3天(含操作考核)。

第四学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七学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每个工种中学生作品占35%,实习报告占15%,最后的金工实习心得占10%。

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

学生作品35%×2+实习报告15%×2+实心心得10%=100六、实习阶段小结、实习报告的内容与要求学生实习中,在每一工种实习完成后,均要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实习内容、基本要求、实习心得。

由指导师傅和指导教师进行批改和给出成绩。

全部实习完成后,学生要写出总得金工实习心得。

心得内容包括对实习内容的总结,对实习中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说明,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总结实习收获。

七、主要参考书参考书:《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制订日期: 2014年6月20日数控加工实习教学大纲制定人:李林审核人:季致和实习名称:数控加工实习周数:2 学分:2实习地点:校内开设学期:第六学期实习类型:认识实习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目的及意义数控加工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核心实践课程(环节)。

该课程是以数控机床为实训平台,以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艺文件编制、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工件加工与检测为核心内容。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数控加工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及要求实习内容一)基本技能1.基本知识要求;1)零件图的识读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3)刀具认知与选用4)工件装夹与定位5)工艺文件的编制6)加工程序的编制7)基本工量具的使用二)数控机床操作2.基本技能要求:1)掌握零件图的识读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识读,为工艺分析奠定基础。

2)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目的、内容与步骤,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方法。

3)了解数控机床用刀具的材料和使用范围;掌握可转位刀片的代码和选用方法;掌握刀具和工具系统的选用方法,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特征,合理选择刀具及其几何参数,确定切削用量。

4)了解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常见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及数控机床用夹具的种类与特点;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确定装夹定位方式,掌握工件装夹、找正、夹紧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