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ppt课件
速时有轻微不适,在导管插入处周围出现红斑,但其他地方没有 3注射部位中度不适,加快滴速时出现持续中度到重度疼痛,在导管
插入处至少5 cn,范围内都出现红斑 4注射部位中度到重度不适,导管插入处红斑范围超过5 cm5包括4级
所有症状,拔去导管后注射部位出现化脓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的静脉输液护理 操作标准,静脉炎分为5 级:
预防静脉炎
护理程序
预防
标准操作规程
静脉炎
特殊的处理措施
不断的护理研究
静脉输液护理的目标
成功穿刺 血管保护 安全留置
步骤
皮肤准备 穿刺点选择 实施穿刺
医嘱 考虑
效果
减少并发症 延长留置 标准化规程 改善应用 降低成本
程序
治疗方案 穿刺部位评估 穿刺工具选择
穿刺技巧
BD DecisIV™ 鱼骨图
0 无临床症状; 1+ 穿刺部位有红斑,伴有或无疼痛; 2+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 3+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可触
及索状物;
4+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可触 及索状物,长度>2.5cm,并有脓性渗出。
0 无临床症状
1+ 穿刺部位有红斑,伴有或无疼痛; 2+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
2
病人情况的评估
病程 年龄、性别 病人活动状况 病人配合程度 皮肤状况 穿刺部位 教育
4
穿刺工具的选择
合理选择工具类 型
穿刺导管材料的 选择
穿刺导管型号的 选择
风险管理
6
穿刺部位的准备
无菌意识 正确消毒方法 消毒剂的特性 局部麻醉的应用
8
护理、维持及管理
敷料的应用 正确的固定方法 冲管、封管技术 留置时间 记录与数据收集 感染控制 监测评估
拮抗剂的应用 有一些药物输注外渗后可使
用解毒拮抗剂局部注射,主要对抗药物的 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 排泄。如:阳离子药液外渗用0.25% 普鲁 卡因,高渗药液用透明质酸酶、秋水仙碱、 半胱氨酸甲脂等。
发生率
对比之下,Tager I等对5161个短的输液导管 使用者进行了调查,静脉炎发生率只有 2.5%。认为造成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的不 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诊断标准很难统一造 成的。外周静脉血管护理协会建立的指南 上指出,可以接受的静脉炎发生率应该在 5%或更少,但临床上统计的发生率都远远 超过了这一数字。
封闭治疗 常用0.25% 普鲁卡因、酚妥拉明 局部或穴位封闭,二者都有扩张血管的作 用。封闭注射可防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 用于化疗药物效果肯定。而高渗液渗漏要 使用普鲁卡因加透明质酸酶,因透明质酸 酶有促进药物稀释和吸收作用。
中药制剂 依照中医活血消肿消止痛的原则, 制成中成药物(红花甘草散、六神丸、黄 连黄柏和硼酸等)研末外涂,对防治静脉 炎、输注药物外渗都有较好的效果
静脉炎的管理
付玉萍 2013-10-20
主要内容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什么是静脉炎
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 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 即在静脉导管插入部位或直至其入口处出 现疼痛、不适、触痛、不同程度的红斑、 可触及的硬结。
静脉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 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中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关因素
注射耐受性 注射部位与血管粗细 细菌感染 药物的因素 特殊物质
相关因素
输液针头和导管 穿刺部位损伤 滴速 年龄
机制
目前最普遍接受的病理机制就是静脉导管 插入和对静脉血管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和血 栓的形成,但是,炎症和血栓之间的关系 尚不清楚。
3+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 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
4+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 可触及索状物,长度>2.5cm,并有脓性渗出。
外渗:外渗应属于标准量表中的第4
级
主要内容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客户满意
1
治疗方案的评估
输液目的 输液疗程 输液速度 药液性质
-pH值 -渗透压
3
穿刺部位的评估
皮肤状况 穿刺部位的选择 静脉能见度 静脉弹性 静脉瓣 静脉直径、长短 穿刺难易毒
5
执行穿刺者
普通医护人员 专业静脉输液护士 IV Team
7
输液工具的应用
止血带的应用 持针方法 穿刺角度 绷皮 穿刺 送套管的方法 无菌术
输液治疗的最佳实践
1、程序化操作 2、减少穿刺次数 3、减少并发症 4、减少病人费用 5、提高病人满意度 6、减少劳动强度 7、减少针刺伤
其他
按规范操作 75 %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套管针敷贴上方 贴膜的应用
主要内容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冷敷
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少药物 外渗。如安定、四环素等药物外渗时,局 部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也选择使用冷敷 治疗。如高渗液或阳离子药液外渗引起组 织的损伤时,采用654-2药物湿敷配合酚妥 拉明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更好
热敷 外渗部位使用硫酸镁湿热敷,促进液 体的吸收。该方法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 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物 的外渗。
医
疗
体缩
制 的 改
短 住 院 时
革间
方
向
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力求经济有效
发生率
发生率: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随着定义、 诊断标准、研究设计、病人选择以及跟踪 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发生率
Maki D G等研究了1054个短的输液导管(2.5 cm和3 cm)在714名病人身上的使用情况, 总的静脉炎发生率为42%,其中30%在2 d 内发生,而45%在3 d内发生。这与以前报 道过的25%~30%相似。
主要内容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静脉炎的分级
修正后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于1957年提出的输液性静脉炎诊断标准 分级临床诊断标准 0没有不良反应或不适,穿刺部位清洁 1在静脉周围出现硬结,注射部位有轻微触痛,加快滴速时没有疼痛,
没有发生静脉炎的迹象 2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微不适,导管插入处或邻近地方有触痛,加快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