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化”管理方案一、目的为使工作场所及办公区域标准、规范、整齐划一,达到“一目了然”的管理效果,通过对工具和物品等运用定位、画线、挂标识牌等方法实现管理的可视化,使员工能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生产管理信息可视化管理,如对仪表的允许范围、管理流程、计划指标等执行情况进行看板管理,方便员工正确迅速掌握正常与异常情况及执行情况,进行事先预防且技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视觉,使问题点更容易暴露,更容易辨识好与坏,正常与不正常;通过目视化管理,让职工易于遵守,易于接受,逐渐营造井然有序的工作氛围,实现自主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X厂区及驻厂施工单位。
主要包括:人的行为、厂区建构筑物、办公室的状态、名称、用途;设备设施的名称、状态;材料及备品的状态、数量、位置、品名、用途、使用方法;生产的进行状态、显示看板;文件的保管取拿方法等。
三、编制依据或参考文件(1)《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AQ3047-2013)(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3)《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SH/T3043-2014)(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5)《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四、机构与职责1、成立目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营销副总、财务副总成员:安全环保部经理、生产运行事业部经理、人力行政事业部经理、财务事业部经理、采购部经理、技术研发部经理、物资部经理。
2、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目视化”管理工作。
(2)副组长按照“目视化”管理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目视化”管理工作。
(3)安全环保部负责制定目视化管理方案,并监督执行情况。
(4)生产运行事业部负责有序组织实施目视化管理方案。
(5)各部门及承包商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
五、目视化管理要求(一)“人员”目视化管理1、劳保着装:公司内部员工进入生产作业场所,要按照公司规定统一着劳保用品(工作服、安全帽等),承包商、供货商及外来学习人员进入厂区,工作服必须符合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
入厂参观、检查人员穿戴由公司统一配发工作服。
2、安全帽:三种颜色,管理岗佩戴白色;生产一线岗位操作人员(操作岗)佩戴橙红色;外来参观、检查人员佩戴白色。
管理岗位、参观、检查领导操作岗位3、人员袖标:吊装指挥人员、作业监护人员要佩戴袖标。
4、岗位人员胸牌:公司内部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佩戴工作牌,注明姓名、所属部门、职务及工号。
5、承包商、外来学习人员进入厂区必须佩戴出入证。
(二)“厂区大门”目视化管理1、厂区进口设置公司风险等级告知和应急处置平面示意图、公司环保公示栏、安全警示标志荷总经理安全承诺书。
2、办公楼三楼设置安全培训室,设置投影仪、音响和课桌。
人力行政事业部存放安全帽50顶,防静电大衣50件,对外来入厂人员进行5分钟视频教育并发放《入厂风险告知手册》,入厂人员接受视频教育和阅读完手册后签字进行承诺,承诺书交回安全环保部。
3、外来人员入厂前在门卫处进行登记,在进入生产区域前由接待部门进行防火检查,告知严禁携带烟火等违禁品进入易燃易爆生产区域,发放安全帽和防静电工作服。
4、出厂前由接待部门负责收回安全帽和防静电工作服,退还烟火等违禁品。
(三)“属地区域”目视化管理1、生产装置区、罐区设置安全通道和风向标,装置介绍信息。
2、生产装置区和储罐区东西侧面设置重大危险源告知、安全风险公告栏、职业危害告知和装置环保公示栏,生产区域内设置“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必须穿工作服”、“当心坠落”、“注意安全”、“禁止拨打电话”、“严禁烟火”等标识。
3、配电室设置“无关人员严禁入内”等安全标示,配电箱(柜、盘)处必须设置“当心触电”标志,控制开关有统一规范控制对象标识,地面设有绝缘胶垫。
4、机泵、空冷、鼓风机等带电设备检修期间,配电室必须悬挂“禁止合闸”的标示牌。
5、各梯子扶手应涂刷黄黑相间或黄色油漆。
6、食堂、、切片间、化验室设有“注意通风”等安全标识牌。
7、各生产车间装置区东侧路边设置固体废弃物暂存桶,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等。
生活垃圾桶8、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危险废物标签、警示标志等。
(四)“生产作业区域”目视化管理1、吊装作业、开停工装置作业、高空施工作业等区域使用警戒线,未经许可禁止进入。
2、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生产作业区域内的消防通道、运输通道、检查参观线路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运输通道转弯处设置“限速5公里/小时”,储罐区、装置区设置“禁止通行”警示标志。
生产装置区、储罐区边界处约80cm处设置黄色标识实线(10cm宽)。
外来检查、参观人员应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在路口出设置“检查参观路线”指示,外来人员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按照参观线路指示进行,未经许可,严禁进入黄线区域。
芳构化装置3、生产期间,装置区东西线路设置“禁止通行”道闸杆,道闸杆采用黄黑相间颜色标识。
4、道路中央设置黄色中心虚线(10cm宽);道路拐弯处设置转向标识白线(10cm宽);道路两边设置边界线白色实线(10cm 宽),人行过道设置白色斑马线(10cm宽)。
5、应根据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状况进行安全隔离。
隔离分为警告性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1)警告性隔离适用于临时性施工、维修区域、安全隐患区域(如临时物品存放区域等)以及其他禁止人员随意进入的区域。
实施警告性隔离时,要采用专用隔离带标识出隔离区域。
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保护性隔离适用于容易造成人员坠落、有毒有害物质喷溅、路面施工以及其他防止人员随意进入的区域。
实施保护性隔离时,要采用围栏、盖板等隔离措施且有醒目的标识。
6、专用隔离带和围栏应在夜间容易识别。
隔离区域要尽量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所有隔离设施要在危险消除后及时拆除。
7、生产作业现场设置的消防设施、器材和应急器材,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并做出标识(可在周围画线),标识应与其对应的物件相符,并易于辨别。
(五)“设备”目视化管理1、设备、设施的明显部位要标注名称及编号,对有危险的设备设施要有警示信息。
如高温部位有保温层,设有当心烫伤等警示牌;受限空间区域设置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许可”警示牌;带电设备设置有“当心触电”警示牌;对因误操作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设备设施,要在其旁设置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的标牌。
2、主体设备应标识设备的运行状态。
分为在用、备用、在修、待修、停用五种状态。
3、管线、阀门的着色要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
同时,要在工艺管线上标明介质名称和流向,在控制阀门上可悬挂含有编号等基本信息的标签。
4、要在仪表控制及指示装置上标注控制按钮、开关、显示仪的名称。
厂房或控制室内用于照明、通风、报警等的电气按钮、开关都要标注控制对象。
5、对遥控和远程仪表控制系统,要在现场指示仪表上标识出实际参数控制范围,粘贴校验合格标签。
远程仪表在现场要有显示工位号(编号)等基本信息的标签。
6、各类压力容器必须设置铭牌表示,并有压力容器登记证号。
7、化验室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器具要分类摆放,并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应参照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确定,包括化学品名称、主要危害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基本信息。
8、设备检维修时,工艺上锁点、电气上锁点也均应实施上锁挂签目视化管理。
(六)“工器具”目视化管理1、压力气瓶的外表面涂色以及有关警示标签要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
储存区域要用标牌标明气瓶的状态(满瓶、空瓶、故障或使用中)。
2、施工单位在安装、使用和拆除脚手架的作业过程中,要用标牌标明脚手架是否处于完好可用、责任单位责任人。
3、电焊机、检测仪器、电动工具、手动起重工具、气动(液压)工具、便携式梯子,使用单位要定期检查,确认其完好,并在其明显位置粘贴检查合格的标签。
检查不合格、超期未检及未贴标签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4、助剂、添加剂等物资应分类摆放,在显眼处粘贴安全标识,标识应至少包含名称、理化特性、操作、储存、使用及消防处置等措施。
5、所有工器具要易于取拿易于保管,做到定置、定位定期检查。
(七)“办公区域”目视化管理1、办公室要整洁,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并且物品取用、摆放都要做到定置定位。
2、办公室的文件资料要做好分类与存放,视情况整理成册成夹,明确地标注文件名称、类别或用途。
文件的取用、摆放都要做到定置定位。
(八)“目视化”管理通用要求1、安全标识要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和它所对应知识的目标物附近(如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场所),使进入现场人员易于识别,引起警惕,预防事故的发生。
2、对于安全警示标识应有足够的照明或采用夜光材料,保证操作人员在夜间能够清晰可辨。
3、安全警示标识不宜设在门窗等可移动的物体上。
4、安全警示标识的几何图形的具体参数,图形的参数必须符合《安全色》、《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和《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的规定。
5、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要按照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6、安全色、标签、标牌等要定期检查,以保持整洁、清晰、完整,如有变色、褪色、脱落、残缺等情况时,须及时重涂或更换。
安全环保部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