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身开挖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手册

洞身开挖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手册

洞身开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手册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 VI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一年七月目录1.概述 (1)2.工艺流程及标准。

(6)2.1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6)2.2洞身开挖监理检验流程 (6)2.3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标准 (6)3.工序质量的控制要点 (9)3.1测量 (9)3.1.1质量标准 (9)3.1.2检查方法 (10)3.1.3注意事项 (10)3.2布孔、钻孔 (10)3.2.1质量标准 (10)3.2.2检查方法 (10)3.2.3注意事项 (10)3.3装药连线、爆破 (10)3.3.1质量标准 (10)3.3.2检查方法 (11)3.3.3注意事项 (11)3.4通风 (11)3.4.1质量标准 (11)3.4.2检查方法 (12)3.5清危、初喷砼 (12)3.6出渣 (12)3.7断面监测 (12)3.7.1质量标准 (12)3.7.2检测方法 (13)3.7.3注意事项 (13)洞身开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手册1.概述隧道施工方法根据地质、覆盖层厚度、结构断面及地面环境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开挖断面以衬砌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作适当加大。

本标段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Ⅴ级围岩施工分为Ⅴ级加强段施工和明洞施工,Ⅴ、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开挖,Ⅲ、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法开挖。

三台阶七步流水法:隧道开挖断面共分三个台阶和仰拱进行开挖,台阶长4~6m左右,上台阶核心土距拱顶2.5m左右,核心土两侧距开挖面大于3m,上台阶开挖高度3.2m,中台阶开挖高度2.9m,下台阶高度3.4m,上台阶型钢拱架由3个单元组成,每侧中、下台阶钢架各1个单元,各单元钢架之间采用钢板通过四套M30高强螺栓连接。

开挖断面面积和工字钢单元长度令参照设计图纸计算。

第1步施工,首先在拱部打设超前支护后,预留核心土短台阶弧形开挖上导台阶,人工风镐配合机械沿开挖轮廓线由上而下开挖上弧导坑并预留核心土,每循环开挖长度50cm,开挖后及时喷射4~6cm厚砼,封闭作业面。

初喷后架设钢架,上弧导分3节安装,环向为钢板螺栓联接,纵向采用φ22联接筋连接,间距1.0 m ,安装完毕后立即施作锁脚锚杆和系统锚杆,锁脚锚杆长度为4.0m,锚杆端头与拱架牢固焊接。

第三在拱架、锚杆和钢筋网施作完成后,进行C30喷射砼施工,从而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

第2、3步施工,在拱顶承载拱的支护下,交错开挖左右中台阶马口,先后按同样方法进行支护,使同一断面处暴露开挖面仅限于一侧。

第4、5步施工,左右交错开挖下台阶边墙马口,及时施作支护。

第6步施工,开挖中部上中下台阶预留土。

第7步施工,分段开挖仰拱,施做支护及仰拱砼。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第一步.上导的开挖施工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

b弱爆破开挖上导。

c施作上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即喷射4cm厚混凝土,架立格栅钢架,并设锁脚钢管。

d导坑底部安装临时工字钢支撑,喷20cm厚混凝土。

e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中导部位的开挖施工a在滞后上导3~5m距离后,弱爆破开挖中导。

b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钢管。

c导坑开挖底部安装临时工字钢支撑,喷20cm厚混凝土。

d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下导的开挖施工a在滞后中导3~5m距离后,弱爆破开挖下导。

b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格栅钢架,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c灌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及隧底填充分次施作)。

d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台车一次性浇筑拱墙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CRD法:第一步.左上导的开挖施工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及导坑侧壁Ф42小导管超前支护。

b机械开挖左上导,人工配合整修。

c必要时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d施作左上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 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

e导坑底部喷15cm厚混凝土,施作左上导临时仰拱,安设I18横撑。

f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右上导的开挖施工在滞后于左上导3~5m距离后,机械开挖右上导,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锚杆。

导坑底部喷15cm厚混凝土,施作右上导临时仰拱,安设I18横撑。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左下导的开挖施工在滞后于右上导10~15m距离后,机械开挖左下导,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第一步。

第四步.右下导的开挖施工a在滞后于左下导3~5m距离后,机械开挖右下导,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⑵。

并使型钢钢架封闭成环。

b逐段拆除靠近已完成二衬6~8m范围内中隔壁底部钢架单元。

c灌筑仰拱填充及矮边墙(仰拱及填充分次浇筑),接中隔壁底部钢架单元,使得钢架底部支撑于隧底填充顶面。

d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及上部临时横撑,但每段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0m。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全断面开挖法:隧道断面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法。

该施工方法适用于Ⅲ、Ⅱ级围岩。

当隧道围岩好,隧道围岩自身承载力能承载围岩扰动后的变形压力时,可用全断面一次成型的方法施工。

根据新奥法原理,围岩的变性破坏是与时间有关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无支护的情况下,围岩承载能力逐渐变大,达到最大后又变小的。

因此,围岩能承载变形压力的时间足够,在围岩承载能力达到最大时进行支护,可以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方法。

其要点,采用光面爆破,提高围岩自身承载力,从而有利于隧道稳定。

本手册编制依据: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工艺流程及标准。

2.1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详见图1。

2.2洞身开挖监理检验流程洞身开挖监理检验流程框图详见图2。

2.3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标准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标准表详见表1图1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图2 洞身开挖监理检验流程框图表1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标准表3.工序质量的控制要点3.1测量3.1.1质量标准根据隧道围岩等级,编制爆破方案。

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围岩等级不同,Ⅳ、Ⅴ级开挖主要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法施工,Ⅱ、Ⅲ级开挖主要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分段起爆,控制地震波和飞石,增加爆破自由面,减小对围岩的扰动。

测量中线与高程满足设计要求,断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1.2检查方法全站仪:测量中线、高程、断面放样,在掌子面用喷漆画出断面。

3.1.3注意事项测量时,要进行导线复测,确保施工的位置及高程准确。

喷漆严禁除去,以免造成偏差。

3.2布孔、钻孔3.2.1质量标准按照开挖段施工方法,进行布孔。

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符合爆破设计要求。

炮孔深度允许偏差5cm,间距允许偏差5cm,角度满足爆破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3.2.2检查方法尺量:检查炮孔个数、间距、偏角。

3.2.3注意事项控制周边眼外插的角度,防止超欠挖。

3.3装药连线、爆破3.3.1质量标准装药及爆破符合爆破设计及《安全爆破规程》。

3.3.2检查方法现场检查装药与连线,防止出现徇爆、拒爆、哑炮等现象发生,检查炮眼痕迹保留率。

3.3.3注意事项爆破时,做好安全警戒。

3.4通风3.4.1质量标准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洞内作业每人供应新鲜空气不小于3m3/min,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宜小于3m3/(min.kw).施工通风的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不应小于0.15m/s,分部开挖的坑道不应小于0.25m/s,亦不大于6 m/s。

隧道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算不得小于20%。

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不得大于4mg。

瓦斯隧道装药爆破时,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0%,总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小于0.75%,开挖面瓦斯浓度大于1.5%时,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3.4.2检查方法洞中试验取样,检测空气的各项浓度。

3.4.3注意事项严禁隧道作业时,不通风或风量不足。

3.5清危、初喷砼注意事项:通风完成后,爆破面必须进行清危作业,排除孤石,危石。

清危人员必须站在支护段,严禁不带安全帽与打赤膊作业。

初喷混凝土3-4cm。

掌子面必须喷射砼进行封闭,防止危石坠落伤人。

3.6出渣注意事项: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时,严禁车辆满装弃渣,且严格控制车速在10km/h以内。

大块必须破碎后运出,防止滚落伤人。

3.7断面监测3.7.1质量标准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拱脚与墙脚1m内断面禁止欠挖。

炮眼痕迹保留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3.7.2检测方法全站仪检测:测量断面,检查超欠挖。

3.7.3注意事项超挖部分,用同等级片石砼或砼回填,严禁支护出现空洞,欠挖部分,必须进行补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