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


同学们,大家会背 这首诗吗?
古 诗 朗 望天门山 读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诗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完这两首诗,你有 什么感受呢?
第一首李白的《望天 门山》描写的是长江 的雄壮,第二首苏轼 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描写的是西湖的柔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像这样描写祖国美好山河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山色空蒙雨亦(yì)奇
亦:也
形容云雾迷茫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妙 这两句写的分别是什么景色?
前一句写的是西湖晴天的景色,后一句写的是雨天的 湖光山色。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正好,烟雨迷茫 的雨天景色也奇妙。
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
请大家齐读 一遍全诗, 标出停顿的 地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美景的句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方:(B)
A 正直 B 正当;恰好 C 一种形状
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读 水光潋(liàn)滟(yàn)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yì)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nónɡ)抹总相宜(yí)。
认识生字
liàn

nóng浓ຫໍສະໝຸດ yàn滟yì

zhuāng



请大家同桌间互读全诗,并 互相纠正错误的读音。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 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同学们,再见!
• 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相传西施带小溪 边洗衣服的时候,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 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致沉入水底。所以人 们说西施有“沉鱼”之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 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 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全文诗意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 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 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 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 照人。
祖国大好河山美丽无比,江山 如画。要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 然、热爱大好河山。 我们云南大理有哪些美?? 苍山、洱海、三塔……
课堂检测:
一、根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 苏)轼。 2、诗中直接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句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这首诗中作者把西湖比(西)子是为说明晴天 雨天西湖的景色都很美。 4、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 意 盎 然
夏日荷花
秋 雨 蒙 蒙
冬 日 雪 景
学完本课,欣赏完西湖的美景, 你有什么感受呢?
雷峰 塔
西湖断桥
???
同学
??
们,你
们知道
这是哪
里吗?
西 湖 美 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喝酒 湖上:在西子湖畔 初晴后雨:先是晴天,后来
下起了雨。
作者
苏轼,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诗人 ,“唐宋
八大家” 之一。
初读古诗,读准读通,看看注释
雨雾迷蒙
山影朦胧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如果,想要 西子:西施。 淡妆:淡雅的装束 浓抹:浓艳的打扮。 相宜:适宜。
西施的图片
西施
西施的故事
• 西施,本名施夷光,又称西子,春秋末期的浙江 诸暨一带人氏,是家喻户晓的美人。 浙江诸暨苎 萝(zhù luó )山下有两个村子,分为东西两村施 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称其西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