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来源:学科网]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则经过时间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12gt2-12g(t-1)2=gt-12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答案:B2.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解析: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仍为向下的g,A正确,B错误;由H=v22g=61.25 m,可知C正确;由t=vg=3510s=3.5 s,可知D正确.答案:ACD3.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 A.3 s B.4 s[来源:学|科|网]C.5 s D.6 s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0t-12at2解得t1=3 s t2=5 s因为汽车经t0=va=4 s停止,故t2=5 s舍去,应选A.[来源:]答案:A4.(探究创新题)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 )A.v1v2B.v21+v22C.2v22+v21D.2v22-v21解析:列车过完桥行驶的距离为2L,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刚好是这一段距离的中间位置,设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v,则v2=v21+v22,解得v=2v22-v21.答案:D5.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处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C.6.0 m D.10.8 m解析: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最初的三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6.0 m.[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C6.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时候,为了排除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v 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即v=kh,k是个常数)的可能性,设计了如下的理想实验: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因为①v=v2(式中v表示平均速度),而②h=v·t,如果③v=kh成立的话,那么,必有h=12kht,即t=2k为常数.t竟然是与h无关的常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以排除速度v 是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关于伽利略这个理想实验中的逻辑及逻辑用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A.全部正确 B.①式错误C.②式错误 D.③式以后的逻辑错误解析:v=v2使用条件是匀变速运动.不适用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即v=kh,k是个常数)的可能性.7.(思维拓展题)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A.v 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a1·a2a1+a2=2vt解析:由AB=vt=vm2t1+vm2t2=vm2t得,vm=2v,与a1、a2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由t1=vma1,t2=vma2得t=vma1+vma2,即得a1·a2a1+a2=2vt,故D也正确.答案:AD8.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A.B.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 s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D.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解析:从题表中看出,匀速的速度为12 m/s.从t=1.0 s到t=3.0 s,各秒内速度变化相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9.0-3.03.0-1.0m/s2=3 m/s2.匀加速的时间t=v/a=123s=4.0 s,故选项A对,B错;匀减速的加速度a=3.0-9.010.5-9.5m/s2=-6 m/s2.匀减速的时间t=0-va=-12-6s=2.0 s,故选项C对,D错.9.(2011年孝感模拟)如图所示,水龙头开口处A的直径d1=2 cm,A离地面B的高度h=80 cm,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1=1 m/s,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处的截面直径d2约为(g取10 m/s2)( )A.2 cm B.0.98 cmC.4 cm D.应大于2 cm,但无法计算解析:水流由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2B-v21=2gh可得:v B=17 m/s,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可得:v 1·Δt·14πd21=v B·Δt·14πd22,解得:d2=0.98 cm,故B正确.答案:B10.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处O点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 点,小球离开P点后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A.8HT22-T21B.4HT22-T21C.8HT2-T12D.H4T2-T12[来源:学科网]解析:设从O点到最高点为H2,[来源:学科网]则H2=12g(T22)2,由P点到最高点的距离为H2-H,[来源:Z|xx|]则H2-H=12g(T12)2,由以上两式解得:g=8HT22-T21,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解析:(1)0~10 s内,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末速度v1=a1t1=2×10 m/s=20 m/s10~4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40~60 s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来源:学_科_网]60 s末的速度v2=v1+a2t2=20 m/s-1×20 m/s=0.v-t图线如图所示.(2)s=12v1t1+v1t+12(v1+v2)t2=12×20×10 m+20×30 m+12×(20+0)×20 m=900 m.答案:(1)见解析(2)900 m12.(15分)(综合提升)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s AB=5 km,s BC=10 km.问:(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解析:(1)由题意知t=t1+t2=200 ss AB =0+v2t1=5 000 msBC=vt2=10 000 m 解得:v=100 m/s(2)因为t1=2s ABv=100 s所以a=v-0t1=1 m/s2答案:(1)100 m/s (2)1 m/s2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