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往福建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真题及答案

以往福建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真题及答案

以往福建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 )。

A.运动B.学习C.游戏D.生活2.教师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建游戏条件( 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 )。

A.多功能性和可变性B.单一性和安全性C.复制性和应用性D.美观性和稳定性3.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 )的经验。

A.认知和发展B.身心发展C.语言发展D.动作发展4.艺术是实施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 )。

A.认知教育功能B.情感教育功能C.心理教育功能D.技能教育功能5.5~6岁儿童连续看书的时间不超过( )。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6.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这一目标属于健康子领域的( )。

A.动作发展B.身心发展C.生活能力D.自我保护7.“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该社会形态目标的典型表现所属的年龄段为( )。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8.3~4岁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 )。

A.能在他人协助下解决B.能在成人的劝解下解决C.能自己协商解决D.无须他人介入解决9.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所能体现的艺术领域目标是( )。

A.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B.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C.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D.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10.幼儿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养成良好的( )。

A.作息习惯B.睡眠习惯C.进餐习惯D.卫生习惯11.根据幼儿动力定型的规律,幼儿教师要( )。

A.不同类型的活动交替进行B.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C.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关注D.为幼儿制定严格合理的生活制度12.幼儿不宜过早地学习写字。

这是因为( )。

A.小肌肉群发育晚B.脊柱生理性弯曲未固定C.腕骨未钙化D.肌肉易疲劳13.幼儿不宜看书距离太近,时问长容易产生( )。

A.视网膜疲劳B.晶状体疲劳C.角膜疲劳D.睫状体疲劳14.下列传染病中,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B.猩红热C.细菌性痢疾D.病毒性乙型肝炎15.呆小症的病因主要是缺少( )。

A.性激素B.肾上腺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素16.3~6岁幼儿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为( )。

A.8~9小时B.11~12小时C.13~14小时D.14~15小时17.肥胖是营养过剩使脂肪在体内进行堆积而产生的,正常人体内脂肪含有量为( )。

A.10%B.20%C.30%D.50%18.麻风的最主要传染源是( )。

A.病后病原携带者B.健康病原携带者C.病原携带者D.动物感染携带者19.被褥的日常消毒方法是( )。

A.开窗通风B.洗涤C.日晒D.煮沸20.下列关于口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口吃发生是因为发音器官或神经有缺陷B.引起口吃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创伤、模仿或疾病C.发育性口吃导致的说话不清楚不属于口吃D.成人不要强迫有口吃的幼儿21.幼儿观察西红柿的生长属于( )。

A.一般性观察B.个别物体观察C.比较性观察D.长期系统观察22.幼儿最初开始计数的顺序为( )。

A.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B.口头数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按物计数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D.按数取物、说出总数、口头数数、按物计数23.幼儿探究的最初动力是( )。

A.活动B.学习C.好奇D.教育24.当幼儿老师提问:“房子为什么会动?”“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时,这种指导提问属于( )。

A.创造性提问B.假设性提问C.思考性提问D.描述性提问25.幼儿教师讲故事给孩子听的教育方式属于( )。

A.内容选择B.方法运用C.材料准备D.情境创设26.编制故事的活动中,能完全编制出故事完整情节是对( )阶段幼儿的要求。

A.小班B.中班C.小小班D.大班27.着重培养幼儿独白语言的活动是( )。

A.听说游戏B.谈话活动C.文学活动D.讲述活动28.美术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差别,其本质差别是( )。

A.时间艺术B.听觉艺术C.视觉艺术D.表演艺术29.处于象征期的幼儿绘画进入了( )。

A.事先构思阶段B.没有构思阶段C.边画边构思阶段D.构思稳定阶段30.教师指导幼儿欣赏美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 )。

A.对话法B.游戏法C.比较法D.体验法31.画面有清晰明确的前后因果关系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

这种构图形式称为( )。

A.凌乱式构图B.并列式构图C.平行式构图D.遮挡式构图32.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主要是借助于( )。

A.倾听能力B.记忆能力C.分析能力D.交流能力33.“提出儿童生活音乐化”思想的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 )。

A.蔡元培B.张雪门C.陈鹤琴D.张之洞34.中班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的时间为( )秒。

A.10B.15C.20D.2535.能达成“会自己系鞋带”这一目标的年龄段为( )。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6.幼儿的学习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 )37.幼儿园应不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等逃生演习。

( )38.幼儿园晨间检查环节中的“问”是指保健医生向小朋友问好。

( )39.幼儿园的点心以“低脂肪、低热量”为主,着重补充维生素C。

( )40.由于先天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差异,每个儿童达到成熟的年龄和成熟的程度不相同。

( )41.幼儿的耳朵不太敏感,所以平时老师对幼儿说话应大声些。

( )42.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 )43.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词汇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

( )44.范画是提升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主要方法。

( )45.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出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

(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6.简述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

47.简述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48.简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四、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9.材料:亮亮在大班科学活动时,将几条细水管连接后,又用相同的方法将另外几根大的水管连接在一起。

之后,亮亮把水倒入细水管中,水一下子从水管的另外一端流出,他高兴极了,又将水倒入粗水管里,但水从管口涌出,并未从另一头流出。

亮亮反复观察、尝试,终于发现水管摆放在一个斜坡上,水无法自下而上流出。

于是,亮亮马上调整水管的摆放位置,当水顺利地从水管流出时,亮亮欢呼雀跃,自豪地向同伴分享自己成功让水从水管中流出的经验。

问题:( 1)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要素,结合案例分析亮亮小朋友的行为表现。

( 2)请提出教师支持亮亮小朋友推进该活动的策略。

50.材料:午睡时,小一班的浩浩小朋友向老师哭诉:“我难受,喉咙痛!”老师摸摸浩浩的额头,有点烫手,然后观察其他部位,发现他的唇、手掌、足底、臀部等处有红色的小丘疹,口腔内还出现了一些水疱。

老师马上将此情况告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

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了,浩浩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问题:请结合以上案例分析,小一班的保教人员要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51.材料:白老师组织大班幼儿开展投掷活动。

第一阶段,白老师请幼儿用木制的“火箭”投向距离4米左右的“大怪兽”;第二阶段,白老师为幼儿提供了沙包,引导他们投向距离5米左右的“小怪兽”;最后,白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投掷比赛。

在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之后,鼓励幼儿自制各种投掷材料,轮流使用左、右手投掷。

问题:( 1)列举案例中老师采用的两种主要教学方法。

(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该教师组织幼儿投掷活动的指导策略。

五、活动设计题( 本大题25分)52.以“快乐的端午节”为活动主题,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计划,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2.【答案】A。

解析: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动能和可变性。

3.【答案】B。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4.【答案】B。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5.【答案】C。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部分的“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指出,5~6岁的幼儿能“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部分包含三个目标: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7.【答案】D。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社会适应”部分的“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指出,5~6岁的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8.【答案】B。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部分的“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指出,3~4岁的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4~5岁的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5~6岁的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9.【答案】D。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的“目标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指出,5~6岁的幼儿“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10.【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部分的“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教育建议指出,“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11.【答案】D。

解析:动力定型原则又称为“自动化”,是指如果一系列刺激总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和模式出现,这样多次重复之后,大脑就会记忆这些刺激,形成规律。

每到相似时间或相似情景,大脑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因此,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制定严格合理的生活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