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哲学的研究领域
道家哲学
老子关于宇宙创生的理论,用“道法自 然”对世界的生成作了新的有系统的解 释,是自然主义天道观。
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它的人生哲学 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 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 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 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
道家哲学
道家从人的自然本性去构筑理想社会, 希图超越社会礼教伦常,以虚静复归自 然真实。老子把道作为世界本原时,也 把道规定为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主张见素抱朴、无知无欲、绝圣智弃仁 义,与儒家伦理观是对立的。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 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 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 的和谐体。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致力于人生的探索,但 它不是孤立地研究人,而是在天 人之际追寻人之为人的根据。
因此,中国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 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 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反叛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主要包括英美分析哲学(科 学主义哲学)和欧洲大陆人文哲学,
并形成了以科学主义思潮与人文主 义思潮的斗争与融合为主要内容的 哲学。
逻辑学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 其规律和规则的学科,是“暂时 撇开思维的内容而专门研究思维 的形式结构”的学科。
逻辑学的历史分期
哲学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
关于马克思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 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 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 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 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 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 解放的条件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内容
主要探讨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出的本体 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科技发展所涉及的各类文化问题; 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诸 流派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方面的 各种观点。
科学技术哲学的 学科研究范围
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生态哲学、科学社会学、技 术社会学、科学思想史、各门科学技术 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方法论、科技 战略和科技政策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 研究、环境和发展研究等。
“千年伟人”
英国广播公司B BC于1999年秋天,在国 际互联网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的结果 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 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 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 果的确令人深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 主义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无产阶 级发展壮大并起来斗争。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
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 近代新学等主要阶段。
中国哲学的特点
哲学与政治、伦理思想的 紧密结合;
中国哲学形成“天人合一” 的思维模式;
中国哲学的无神论传统。
儒家哲学
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 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 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 下不一而论。
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说“照中国的传统,研究 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 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 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 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 业的人。”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特点
西方哲学是在宗教—科学二元性 的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
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 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唯心主义是不 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二者的共同之处,则在于其都不懂得 “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意义。
当代中国的哲学改革
在哲学原理内部形成了重新 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的改革潮流。
各个哲学分支学科也出现了 自身的改革,从而深化了哲 学原理教科书改革。
“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
近些年来,哲学界又提出以“实践唯物 主义”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首先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根本特性即实践性。
实践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环 节,离开了实践观,就无法理解马克思 恩格斯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根本性变革。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 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 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 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西方哲学表达人性内容的方式是 间接的、隐晦的;
西方哲学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展开的,并依据对这一 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不同的派别。
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
西方哲学的开 端,其核心是 本体论问题, 它的重大成就 是确立了一个 理性主义的思 维模式。
中世纪经院哲学
运用哲学为神学 论证的特殊形式, 它构成中世纪的 意识形态,唯名 论和唯实论的争 论是其主要内容 和表现方式。
宗教与艺术、道德、 法律、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宗教艺术通常是以宗教为内容和题 材,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宗教的思想 观念和感情,服务于宗教神学。
宗教艺术对宗教徒有很强的感染力, 使其获得某种心灵的满足和审美的 享受。因此在宗教学研究中,宗教 艺术成为一种重要对象。
宗教和道德的关系
宗教从其产生起,就对道德发生重 要影响。随着宗教的发展,它的道 德化特征更为明显。
在认识论上,宗教哲学把神灵世界和超自然 现象作为认识客体,用神的启示来解释认识 现象和认识过程以及认识的真理性和它的检 验标准。
在历史观上,宗教哲学多持宿命论观点,用 神的旨意和计划来解释和描绘人类历史。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技术本身及 其与经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各 个方面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以便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从哲学 和文化的层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
自然科学条件——从“收集材料” 到系统地“整理材料”的科学,为 辩证理解自然、社会、思维的运动 过程提供了科学前提。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通常 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予以表述,并在通常的哲 学原理教科书中把它叙述为唯物 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 个方面的理论内容。
当代中国哲学改革的趋向
80年代前,哲学的各个学科处于界限分明, 壁垒森严,互不介入的状态。90年代后, 出现了一种双向融合的趋向。哲学原理和 哲学史相结合、哲学原理与具体学科的结 合,从而改变了哲学原理的研究方法和自 身形象。
哲学史和各分支学科也强化了自身的“原 理意识”
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还出现了“专门化” 的倾向。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 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 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 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儒家哲学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 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 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 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 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 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宗教和哲学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世 界观体系影响人们的全部生活。
宗教以超验的性质和形式影响人们 的生活,哲学则以理性性质和形式 影响人们。
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是以哲学概念、逻辑方法在理论上 解释、论证、阐发宗教教义的学科。
在本体论上,宗教哲学把神的存在作为出发 点和归宿,用各种方式来论证和解说神的存 在。
思考题
哲学的二级学科包括那些科目? 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何区别? 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简述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特
宗教的信条和教义以道德规范的形 式渗透于社会之中,直接调节人们 的生活。
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宗教主要是依靠灌输宗教法规和 道德信条,并通过内在的信仰和 外在的习惯、舆论来规范人们的 行为。
同时,它也以其组织和制度中的 强制和惩罚来维持其权威。
在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宗教教规 同时就是世俗法律。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欧洲近代哲学
欧洲15—18世纪哲学,包括大 陆唯理论哲学、英国经验论哲 学与法国启蒙哲学。
其中心问题是认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并 集中地展开了经验论与唯理论 的论争。
德国古典哲学
是欧洲传统哲学 的最高成就。其 出发点是试图综 合唯理论和经验 论,是理性思辩 的哲学形式。唯 心辩证法是它的 贡献
现代西方哲学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和道德的关 系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是经济关系和道德谁决定谁, 以及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能动作用的 问题。
第二方面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的关系问题,即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 体利益,还是社会整体利益服从个人 利益。
美学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通 首次提出来的。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表述的两层含义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 物主义”,既区别于唯心主义哲学, 也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辩证 法与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
其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 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和 应用”,也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去解释和说明社会历史。
第二讲 哲学的研究领域
教学目的
简要了解哲学学科下各二级学 科的概况。
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 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