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1.适用时间:盛行于欧洲16~18世纪的君主专制 时代,在德国、奥地利、俄国等国家,直至19世 纪后期仍然实行法定证据制度
2.代表性法典:
153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加洛林纳法典》(最早规 定法定证据制度的代表性法典)
1853年《奥地利刑事诉讼法》、1857年《俄罗斯 帝国法规全书》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积极理论:18世纪后期之前
法定证据制度理论
消极理论:18世纪后期之后
(1)积极理论:当刑事案件具备了法律规定的 “完全的”或“完善的”证据时,无论法官个人 对案件的看法如何,都必须作出有罪判决。
(2)消极理论:当缺乏法律所规定的证据时,即 使法官个人认为被告人有罪,也不得作出有罪判 决
二、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3.方式:因宗教信仰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对神宣誓 方式
(二)水审 1.概念: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受水的
考验,显示神意,并以此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 述是否真实,或者被控人是否有罪。
2.分类:冷水审、沸水审两种方式
冷水审:一般是将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或被告人一 方投入河水,看其是否沉没,以检验其陈述的真 伪及是否有罪。
二.证据法学的概念 1.证据学与证据法学的概念区分
证据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证据来查明事实的学科,是系统地研究司法 实践中证据收集、保全、判断等规律和规则的应用法学。
2.证据法学的概念
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 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 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绪论
第一节 证据法学概述
一.证据法的概念和性质 1.证据法的概念
(1)证据: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有关事实和材料 (2)广义的证据法:指所有涉及证据及其证据取得、运用的有关法
律规范的总称。
(3)狭义证据法:仅指诉讼证据法,也即是专门订立的证据法典以及
诉讼法中与证据有关的各种具体规定。
2.证据法学的性质 实体法与程序之争
(四)决斗 1.概念:以双方当事人在决斗中的胜败作为判断
是非的标准,以判断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 2.具体规则:许多国家的习惯法也有明确的规定。
三、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1.神示证据制度以宗教信仰为其思想基础,法律 把审查判断证据的权力,不是赋予法官,而是赋 予神灵,因此,它所采用的各种证明方法都是唯 心主义的,当然难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对案件 作出正确结论。
二.中国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证据法学的开端:从翻译到研究 (二)中国证据法学的凋敝与兴盛:从附庸到独立 (三)走向未来的证据法学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 理和程序正义的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一)关于证据的客观性问题 (二)关于“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
3.产生基础: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与纠问式诉 讼形式的产物
(规范法官审判活动,控制司法权,崇拜权威)
三、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1.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 规则;(最主要特点)
2.法律对于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的规定,主 要是根据证据的形式,而不是根据证据的具体内 容;
第四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证据法学的特点: 1.证据法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有哲学与法学
的交叉,也有多个部门法学的交叉; 2.证据法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发展动
力源自诉讼实践; 3.进行证据法学研
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时,应当重点注意掌握以 下几点方法:
二.程序正义理论
诉讼中争议事项的解决,虽然通常以查明争议事实为 基础,但也不是必然前提,还要遵循现代诉讼的原理,符 合程序正义的要求,或基于其他法律政策的考量。
即使是诉讼中的认识活动,也不同于其他社会领域中的 认识活动,除了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主观认识客观 的原理、运用逻辑和经验的法则知识外,还要受到程序法 律的规范,体现程序正义的理念
沸水审:是指令受审人用手从沸水或沸油锅中取出 放置水底的某种物品,然后包扎好其烫伤手臂, 同时向神祈祷。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其烫伤是 否愈合来判定其陈述是否真实或是否有罪。
(三)火审 1.概念:让被告人接受火或烧红的铁器的考验,
显示神意,借以判定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或被 控人是否有罪。 2.适用情形:一般用在大案、要案中。
3、证据学与证据法学的概念区分 证据学体系简介
3.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 (2)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司法实践 (3)证据运用的方法、规律和规则 (4)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和证据理论
第二节、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以代表人物为线 (一)吉尔伯特 (二)边沁 (三)斯蒂芬 (四)赛耶 (五)威格摩尔
产生基础: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
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 (一)神誓 1.概念:神誓即对神宣誓,是神示证据制度最常
用的一种方法,即控告人、被告人以及证人都要 对神盟誓以证明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
2.原因:考虑到当事人的亲友多少了解案件事实, 或者了解当事人的品德,相信他不会作出虚伪的 陈述。否则,这些亲友会因怕神的惩罚而不敢作 辅助宣誓。
1.密切联系证据立法与司法实践 2.加强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 3.注意比较与借鉴
第一章 外国证据制度 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概念: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即它是
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存在时间:神示证据制度曾普遍存在于亚欧各国的奴隶社会, 甚至在欧洲封建社会早期还保留有神示证据制度的残余。
2.神示证据制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 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文 化技术落后,人们愚昧无知。
3.神示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正确断狱息讼也存 在一定的价值。(裁判的权威性)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
1.概念: 是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
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预先明文 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 自由评断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