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中所记录的真实,无一不让我心惊。以前每每 提及南京大屠杀,对死了三十几万人,虽然愤恨心痛,但也只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当我触及这本日记,却能清晰地看到那 血肉模糊的场面,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我常常没有勇 气去看那字字滴血的文字,但又会被理智逼着继续,我要记住 他们的眼泪,感受他们的痛苦,带着他们的伤痛继续前行,不 能把他们遗忘,不能把那段历史遗忘,要永记于心。
《拉贝日记》
——一部被尘封已久的史书
《拉贝日记》作者简介
约翰· 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到中国,任 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商务代表,在中国工作了30年。在侵华 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在此期间,他以其独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视角,在呼啸的枪炮 声中、在尸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满激情而又冷峻的笔触逐 日记载了“南京大屠杀”------这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
《拉贝日记》内容摘要
1937年12月14日: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 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 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 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 机枪声响个不停。
12月22日: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 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
《拉贝日记》内容摘要
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 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2月25日:日本人命令每一个难民都必须亲自登记,而且要在10天内完 成……20万人!怎么办?整批年轻力壮的男人已经被拉了出去,他们的命运不 是做奴工就是死亡。还有整批的年轻女子被拉出去,因为要成立一个很大的军中 妓院。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 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南京拉贝故居
半个多世纪以来,拉贝故居默默地伫立于中山路与广州路口, 经受着风雨岁月的冲刷,静静地注视着繁华闹市的车水马龙,世事 变迁,没有人来理会,也无人知晓它曾经有过的惊心动魄。直到上 世纪末,这幢西式小洋楼,终于洗尽尘埃,向世界大展其风貌。
《拉贝日记》内容简介
《拉贝日记》是约翰· 拉贝亲身目击南京大 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在标志中国开始全面 抗战的卢沟桥事变60周年的时候,这部被长 期尘封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首次出 版面世,揭露了日本当时在南京的丑行。 《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 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 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 可信度。在写作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 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 作了翔实的说明。这些文字对中日交战双方 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是非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事实就是事实,不承认不代表不存在!
《拉贝日记》读后感
一年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纪念日,每一个纪念日对于不 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记忆。但是有这样一个纪念日,它的历史 记忆注定属于整个中华民族,那就是12月13日。 苦难是不能忘记的。 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让所有人的心都在滴血。这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劫 让我们经历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妻离子散,也让我们更加 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