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膏=瞳,j2,5c3,五,x5,k6,x7,袁】7
=‰,‰ic,¥,孙‰芝!,钾
则输入向量材=[gr,q,]r。
K2,(z2,一Zlr)+Cz,(之2,一Z‘lr)=0
(5)
输出向量为
Y=[Yl,Y2少3,Y4,Y5,Y6,Y7,Ys]7
m2p2,≯+bK2,(z2,一zp)+6c:,(之,一三l,)一
仰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结构也不太复杂,
,,乞,之,+,,之。乏口/三+K,(z2,一zI,)+c:,(之,一之,)=0
(2)
因此其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一】。 四自由度半车模型的建立,必须作如下假 设【5击J:整个系统为线性系统;前轴与前轮质量之 和为前簧下质量;后轴与后轮质量之和为后簧下 质量;非悬挂分布质量由集中质量块m,,、m。,代 替,车轮的力学特性简化为一个无质量的弹簧, 不计阻尼;汽车对称于其纵轴线,且左、右车辙 的不平度函数相等。 车身振动的四自由度半车模型如图1所示。 车身质量根据动力学等效的原则分为前轴上、后 轴上及质心上的三个集中质量m,,、m,,、m勉, 三个质量由无质量的刚性杆连接。
鸭
C2,+C2,
鸭
口c2,
l
6c2,
l
口C2,一6C2,
I
口2C2,+62C2,
I
1.3仿真模型 建立其Simulink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前后路面不平度位移输入关系为 q,(f)=q,(f—At) 其速度输入关系为 (8)
香,(f)=口r(f—At)
(9)
B级路面60 km/h的路面谱密度正确性仿真
参考文献: 【l】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五版)[M】一匕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前轮胎刚度系数变化对车身质心垂直位移 和俯仰角位移影响很小。为改善驾驶员垂直振动和 车架俯仰振动,可以适当增大后轮胎刚度系数。
【2】【西德】M.米奇克.汽车动力学p咽.桑杰译.j匕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1. [3】潘立.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4. 【4】华欣.轿车悬架模型建立及计算机仿真【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07. 【5】陈翠彪.基于多人载的汽车三维动力学平顺性仿真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4
机电技术
2013年2月
基于Simulink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谢俊淋1张庆永2
(1.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工程学院机电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以某A级轿车为例,建立四自由度半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用计算机模拟的随 机路面激励谱作为输入,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动态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悬架阻尼系数、悬 架刚度系数和轮胎刚度系数改变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关键词:四自由度半;平顺性;Simulink 中图分类号:U4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01(2013)01—014-05
2~3
Hz范围内,车身质心垂直位移振幅将大幅
图10前悬架刚度系数车身俯仰角位移的影响 3.2.2后悬架刚度系数K2,的影响
增大,而俯仰角位移也将趋于稳定,表明阻尼系 数减小可以有效的抑制车架的垂直振动的振幅。
综上所述,适当减小后悬挂系统的阻尼可以提高 汽车的平顺性。
图11后悬架刚度系数对车身质心垂直位移的影响
图“前轮胎刚度系数对车身俯仰角位移的影响
2)在设计前悬架时,可以将其设计的刚度适 当减小些。适当增加后悬挂的刚度,有助于行驶
的安全性和操纵的稳定性;
3.3.2后轮胎刚度系数K。,的影响 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后轮的刚度系 数,结果如图15、图16所示。仿真曲线表明: 在l~2 Hz范围内,当局,增加,质心垂直加速 度幅值变化不大,俯仰角加速度幅值略有下降,
图7后悬架阻尼系数对车身质心垂直位移的影响
3.2悬架刚度系数K的影响
3.2.1前悬架刚度系数K,,的影响 如图9、图10所示,增大前悬架的刚度系数,
在l~2 Hz范围内,车身质心垂直位移变化不大, 而俯仰角位移幅值有所增大,在2~3 Hz范围内,
图12后悬架刚度系数对车身俯仰角位移的影响
车身质心垂直位移和俯仰角位移都大幅增大。故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乘员的乘 坐舒适性,并影响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发挥,
是车辆在市场竞争中争夺优势的一项重要性能指
标【1]。因而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
中所产生的振动,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
本文以某A级轿车为例,对其进行力学分析,
建立四自由度半振动微分方程,以不同等级路面 和不同车速下的随机路面激励谱作为输入,利用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动态模型,进行
在设计前减震器时可以适当减小其刚度。所以在 设计前悬架时,可以将其设计的刚度适当减小些。
由图11、图12可知,增加后悬架的刚度系 数,在1~2 Hz范围内,车身质心垂直位移略有
增大,俯仰角位移大幅减小。但是基于行驶的安
机电技术 全性和操纵的稳定性以及前面所述减小其阻尼而 言,适当增加后悬挂的刚度是很有必要的。 3.3轮胎刚度系数K。的影响
鸭
, 0 0 0 0 D= 一K、f 0 0 m2 0 0 一Kl, 0 0 0 0 0 0
1
鱼一—abC—2y生。堕
,他 0 0 0 0 I,他 0 0 0 0 1
一鱼±生.—abC2l-—b2C2, !鱼』二丝:.—a2bC2/—+b3C2,
,吃 0 0 0 0 1
鸭
,
0 0 0
0
C2,
鸭
C2,
福建j二程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GY-Z120041
作者简介:谢俊淋(1976--),男,工程师,研究方向:动力底盘技术。
第1期
谢俊淋等:基于Simulink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15
2)采用乞、矽坐标系时的自由振动方程
以车身为研究对象,由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和
绕质心的力矩平衡得
m2j c+K2ftz2,一zif、)+C2f心f_ilr)+
=[三2/,z2,,Z2/一Zlf*,z2,一Zl,,
aK2/(zzi—z1,)一aQ/(之,一之,)=0
(5)
Klrtzt广qi),K1,tzl?一q,、),(z2,d+i2f幻i
上,(艺2,一艺2,)/£]7
式中:≯为车身纵向角振动角位移(逆时针为正)。
1.2状态空间模型
建立如下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0 O
1
一
A=
。 。㈣~%
o
砀
nls
Gr
o
鱼
r,ti
鱼
%
B=
o
%
,一
笠±垒
m,
巧
,,{,
o堕%鳖%
0
‘
矾,
G
■,
坞
啊,
厂
K一~o
o o
砀
砚
巧
%
吃,+屹
,住
G,
巩
o
%
白+G吻一%
慢
砣
I
墨一%0
O
屹
l
%
f
凼厂%
I
堕坚 等掣
鸱,
I
%吩一%矛白+炉q
l
I
生—a2一K2i , %
KV abK2f 』 一1 C= 0
【6】6黄治潭,张孝祖,乐巍.汽车一般双轴悬架模型及其平顺性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3,24(1):51.54
【7】顾信忠,张铁山.悬架刚度的匹配[J】.机械工程师,2011(1):3.5. 【8】唐天德.基于Simulink的汽车双轴悬架动态仿真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4):24.30. 【9】9陈士安,刘红光,陆森林,等.汽车主动悬架四自由度模糊控制系统川.汽车工程,201 1,23(6).
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在此选取状态变
量向量为
J肛AX+B甜 Y=CX+Du
‘
… (7) ~
X=h,X2,x3,X4,X5,X6,X7,xs]7
其中A、B、C、D为
=[z。,,z。,,z。,≯,毛,,三∽zc,≯r
o o o
1 U 1 0 0 U 0 l 0 U 0 0
o o o
0 0 0 0 0
0
觞,如憋,
豳厂%,∥K,+∥K,
鸭
,
%
生+堕一丝+些』二12垒!
,纪
,
鹏厂蜒,矛%,+63岛,
触
,
%
,
%
I
o
o
o
K_厂
0
K_r
%
鹏,
,
K巧一%坞一,
。 一% ,
吲6。一% ,
16
机电技术
2013年2月
鱼.—a2C—2/生一旦堕
m2 I
m2
C2,+C2,d2C2,一口6C2,
—aC2/-—bC2,..竺3f:,!z+..t.2f:,2
K,(zl,一q,)=0 %,三I,+心,(zl,一z2,)+c2,(三l,一三2,)+
墨,(z,,一g,)=0 (4) (3)
四自由度半车模型自由振动方程【7’9J
1)采用z2-r、z2,坐标系的自由振动方程
式中:q,、q,为前、后轮路面不平度激励。
+国家863计划Yf丽目(2012AAI I I 105);福建省科技厅项ff(200811002):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 1-PT-12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lOCDB01802)
图1四自由度半车模型图
计算机仿真,并分析了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对汽车
行驶平顺性影响。
1
以车身为研究对象,对前、后端取力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