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知识提纲1、请简要说明电子政务的功能【参考答案】: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政府公文处理和政府信息发布的解决方案,打破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使互联网在发挥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面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知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显得重要。
电子政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改善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开放形象,更好地适应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
(2)改善政府对社会的信息开放与增强服务,提高服务办事效率,提高社会的满意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协调的程度,进而提高社会的GDP。
(3)促进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更好地向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政府部门的服务,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4)改善监管工作的效率。
目前我们在监管方面漏洞很多,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工具来提高政府在税务、海关等领域中的监管已取得了相当成效。
(5)推进政府工作勤政、廉政。
电子政务能有效地推进政务工作的公开与透明,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腐败,增加社会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6)实现决策科学化。
(7)带动IT产业的发展,带动电子商务,拉动 IT 业的增长,进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请简要描述电子政务的效益【参考答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就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益,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增强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实现政务创新,使政府的管理职能有根本的转变,即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这是一场政府管理领域里行政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的革命,而电子政务则是这场革命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势在必行。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政府、IT企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突出表现是,有愈来愈多的政府机构在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内部办公系统建设的同时,开始关注电子政务的应用,一些地区、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加强政府内部管理,获得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少人员开支,基本实现无纸办公等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监管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3、电子政务的应用分为几类【参考答案】主要分为四类:(一)政府对政府G to G模式;(二)政府对企业G to B模式;(三)政府对市民G to C模式;(四)政府对公务员GtoE模式。
4、电子政务安全框架【参考答案】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框架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安全服务、安全技术与产品、安全基础设施。
5、电子政务主管的职责【参考答案】:参与部门高层管理决策;负责组织制定政府信息政策和信息基础标准;负责组织开发和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协调和监督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工作;负责组织和领导本机构信息资源管理具体业务工作。
6、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参考答案】: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宏观管理,主要是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地方或系统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国家、地区或系统内部电子政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管理目的。
微观管理,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对本部门点子政务实施具体管理工作。
微观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在宏观管理的指导下,根据本机构政务管理需求,合理开发电子政务管理系统,通过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检索、开发、传播和服务等,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7、政府职能转变“十六个字”的解释【参考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
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
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
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公共服务。
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8、电子政务如何改变政府职能【参考答案】: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从三个层面彻底改变传统政务工作模式: 首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数字化、电子化; 其次,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政府职能的再造和结构性调整, 从而促进政府行政的高效、科学、民主; 最后, 改变管理和工作的传统观念。
可见, 政务电子信息化, 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也不仅仅是原有工作内容、方式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简单相加, 实施电子政务实际上要把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
其中, 高新技术手段为体制创新增强动力, 体制创新又为技术创新营造必要的环境。
依靠技术手段的“单兵作战”, 很难达到整体改观的目的。
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我们转换政府职能, 改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优化政府的业务工作流程,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方位提高政府效率的一场革命。
实施电子政务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电子政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共享、交流、协作为核心, 以政务的信息流、工作流集成为基本结构。
政府工作从本质上来讲: 一是推行政令; 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
其中, 推行政令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为人民服务。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过多地强调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而忽视了政府的服务职能, 使服务变成了口号。
发展电子政务, 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 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电子政务可以使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有效集中群众智慧, 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作风, 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和流程再造理论, 优化政务流程, 发展电子政务, 将避免政令传递速度慢、决策与执行脱节等发生。
增强推行政令的时效性, 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电子政务可以对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监督, 提高透明度和政府的监管能力, 杜绝“暗箱操作”, 防止以权谋私, 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操作上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政务容易疏远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也容易使中间环节发生腐败和不畅。
传统政务实际上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则通过先进生产力来解放管理能力, 它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 却在提高管理效率。
其最终的目标将是政府对群众的要求进行更快捷的反应, 更直接地为人民服务。
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电子化, 直接与人民群众沟通, 收集群众意见, 传达政府信息, 从而高效率、低耗费地实现“为人民服务”。
发展电子政务有利于树立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在网络上的形象,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 促进政务公开, 极大的丰富网上信息资源, 拉动IT 产业的需求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优化政府管理模式、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减少政府决策失误、解决老百姓们抱怨的机构程序迷宫、政务暗箱操作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使权力展现在阳光之下, 有利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电子政务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对原有的政府结构以及政府业务活动组织的方式和方法等进行重要的、根本的改造, 不断促进政府、企业、民众三个行为主体间的互动, 使其更友好、更精简、更透明、更有效率, 从而最终构造出一个信息时代的政府形态, 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9、电子政务专网基础知识【参考内容】北京市有线政务专网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
政务内网面向党政机关内部应用、与互联网物理隔离。
政务外网主要承载各委办局的纵向业务系统及跨部门的横向共享信息系统,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北京市无线政务专网是为北京市各级国家机关提供政务业务无线通信指挥调度服务的网络平台。
10、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参考内容】: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的所属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应当明确一名主管领导负责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配备相应的安全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